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有创新,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任务,赶紧来制定一份教案吧,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长与短音乐教案模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长与短音乐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小手爬》是小班上学期主题活动三《我自己》次主题二《小手和小脚》中的一节活动。歌曲活泼、富有儿童情趣,旋律简单优美、内容生动有趣,速度为中速,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边唱边做动作的学习特点。简短的的两句歌词描述了小手爬上爬下的动作。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音乐中感知手的动作变化,进一步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并借助小手的上下爬动,感受音乐的上行和下行,进一步发展其精细动作,进而产生愉快的情绪。在活动中还渗透了语言、健康的有关内容。
幼儿分析:
幼儿从出生几个月开始,就对小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最初的吃手、玩手到用小手做游戏,小手都给幼儿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小班幼儿通过本主题前面几个活动的实施对自己的五官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用动作来表现音乐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他们对游戏非常感兴趣,通过本活动,可以让幼儿知道小手能跳舞、做游戏,用处非常大,从而也能加深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并发展其精细动作。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歌词内容做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动作,感受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乐趣,进一步了解身体不同的部位。
2、借助小手的上下爬动,感受和表现音乐旋律的上行、下行,发展精细动作。
活动准备:
歌曲磁带、录音机、实物若干。
活动重点:
能根据歌词内容做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动作,感受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乐趣,进一步了解身体不同的部位。
活动难点:
借助小手的上下爬动,感受和表现音乐旋律的上行、下行,发展精细动作。
教法:
整体教学法、完整示范法
学法:
游戏法、体验法、表演法
活动流程:
玩手指游戏“爬山”——学习律动,感受和表现旋律的上行、下行——替换歌词和动作——情感教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爬山”.(4分钟)
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兄弟,小妞妞,来爬山,爬呀爬呀爬上山。(感受小手爬动的乐趣。)
1、能干的小手还能爬到哪里?
2、小朋友用小手互相爬一爬。
分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吸引幼儿去参加各种活动,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从而发展各种能力。小班孩子在活动前情绪容易不稳定,运用做手指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为以下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律动,感受和表现旋律的上行、下行。(13分钟)
1、教师以较慢的速度边唱边示范。“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小脚上”。让幼儿说说小手先爬到哪里?后来又爬到哪里?
2、教师完整示范表演,突出在每句结束时小手爬到头顶上或小脚上,关注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3、教师与幼儿共同听音乐做上行、下行的动作。
4、这首歌里的小手真可爱,爬来爬去到处走,在小手向上爬和向下爬的时候,音乐有什么不一样呢?
小结:小手爬到头顶上的时候音乐慢慢高起来,小手向爬到脚背上的时候音乐是慢慢低下来的!
5、听音乐师幼共同做律动,进一步感受和表现旋律的上行和下行。
6、替换歌词和动作。
小手除了可以爬到头顶上和小脚上,还想爬到哪里?
(教师帮助幼儿整理、替换歌词,引导幼儿一起唱唱、做做。)
7、鼓励幼儿改变小手爬的动作,如:跳呀跳呀……一跳跳到……滑呀滑呀,……一滑滑到……
活动延伸:(3分钟)
教育幼儿要勤剪指甲、勤洗手,保护好我们的小手,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长与短音乐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欣赏解放军叔叔的日常生活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进行曲坚强、有力的风格,用动作模仿解放军神气挺拔的姿态。
2、萌发热爱崇拜解放军的情感。
3、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初步学习弱拍后半拍起唱,学唱第一段。
4、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学会四二拍歌曲,体会歌曲的雄壮有力的节奏
2难点:学习歌曲变化的唱法,学会齐唱,分唱等方法。
活动准备:
解放军帽子、一把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手腕转动、师生问好(由弱到强的演唱)
2、感受歌曲坚强、有力的进行曲风格,喜欢解放军。
——复习演唱《弯弯的小船》,引导幼儿三拍中的第一拍唱得稍强些。
——说说这首曲子是什么样的感觉?(温柔、抒情、每个音都很连贯)
——这里有一首请你来听一听是什么样的感觉?(弹奏旋律)
——听到这样的音乐想到什么?
——请你听着音乐学做解放军神气的样子,表现出他们很有力量。
3、理解并学习第一段歌词,渗透弱起半拍。
——(老师一边表演解放军,一边示范唱歌,让幼儿理解歌词。)请你来看解放军表演。
——你喜欢这个表演吗?再看一次表演,听清楚老师唱了什么?
——你听到了什么?(学说歌词)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请小朋友数1234,嘴巴里数到3时4在心里数,老师听到你们数到3就说歌词。我们来试试。(第二遍教师数幼儿说歌词)
4、学习由弱拍后半拍起唱。
——请小朋友仔细的听老师开头怎么起唱的。(歌曲的开始没有马上唱稍微停了一下,是弱拍起唱的,我们要注意听前奏,当听到老师数123后马上唱出来)
——我们要象解放军一样整齐的起唱。(幼儿跟老师学习演唱三遍)
——我们一起来做解放军,一边唱一边自己编动作好吗?
——用有力坚强的声音来唱歌。
长与短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感受演唱歌曲的快乐。
2、学习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感受做勤快人的积极情感。
3、能尝试创编更多的歌词来表现劳动场景。
活动准备:
1、与歌曲相关的图片。
2、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什么人是勤快人?什么人是懒惰人?”。
2、初步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说一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
(3)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师幼一起检查图片顺序,并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歌词。
(4)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段,师幼检查图片顺序。并提问:第一段和第二段有什么不同?
3、学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1)老师弹唱歌曲,幼儿跟随老师哼唱。
(2)师幼对唱歌曲。
(3)幼儿分组接唱歌曲。
4、幼儿集体演唱歌曲,并尝试创编更多的歌词。
(1)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勤快人做事特别认真、有激情,演唱时速度较欢快。懒惰人不做事,没力气,演唱时速度较慢。)
(3)幼儿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4)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更多的歌词。教师:勤快人还会做些什么事情?
(5)幼儿尝试用自己创编的歌词演唱歌曲。
活动延伸: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勤快人和懒惰人》。
长与短音乐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春》这首外国音乐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开展想象、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三年级下学期音乐第一单元2《春天举行音乐会》教案、孙青芸。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春天举行法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创编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乐于主动的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享受到春天带来的喜悦。
2、能通过学习掌握教学中的乐理知识。
三、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教学磁带、图片等。
四、学习新课:
欣赏《春》
1组织教学:精彩2分钟展示,师生问好。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美,春天里有这么多的美丽的景色,音乐大师们用他们美丽的音符描绘出一副副精彩的画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来自意大利的作曲家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春》,教案《三年级下学期音乐第一单元2《春天举行音乐会》教案、孙青芸》。
2、初听乐曲《春》第一部分。(因为乐曲太长,我只选择了最有特点的第一部分给学生欣赏)
思考:(1)你能想象出春天什么样的景色?
(2)乐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情绪?
3、学生谈感受。
4、再次完整地聆听,用彩色笔图色块,描述音乐的
五、学习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春风的声音?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范唱。
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春笋)这首歌多么富有想象。
4、有感情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5、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歌曲。
6、有感情的演唱。
六、创编
1、根据歌曲创编舞蹈。
2、各小组进行评比。
七、小结:
下课,音乐课礼式。
msn(中国)
长与短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含义,学会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3/4拍的舒缓和优美。
重点难点理解歌词含义,学会演唱歌曲。
环境与材料1、带幼儿到户外找一找小草,晒一晒太阳,观察周围景色的变化,感受春天的来临。
2、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感受歌曲3/4拍的舒缓和优美。
一次备课
一、谈春天
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说歌词
1、教师朗诵歌词,幼儿倾听。
2、请幼儿两两一组,互相拍手打击节奏说歌词。
三、听歌曲
1、教师放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形式为歌曲拍节
奏。如:①强拍拍手,弱拍拍腿;②强拍拍手,弱拍拍头;③全体幼儿围成圆圈并
逆时针转身强拍拍手,弱拍拍前面小朋友的后背;④全体幼儿将左手放在腿上,手心朝上强拍拍自己的左手,弱拍拍右边小朋友的左手
幼儿每听一遍歌曲,就换一种排击方式,在拍节奏的过程中,教师引领幼儿跟唱。几遍之后,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首歌曲。
三、唱起来
1、教师弹琴,请幼儿齐唱歌曲。
2、变换演唱形式。如:表演唱、分组合唱、加入打击乐演唱。
长与短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愿意在情景中听听、做做、唱唱,感受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活泼、欢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物质环境准备:歌曲flash、小乌龟毛绒玩具。
幼儿经验准备:幼儿在养殖角观察小乌龟。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师:动物王国里的朋友真多,我们跟着钢琴一起唱一唱好听的《找朋友》吧。
2、边唱歌边表演。
二、感受旋律
1、(播放歌曲的音乐)你们的歌声真好听,有一个好朋友要来和你们做游戏了,看一看它是谁呀?
2、(再次播放音乐,师用“嗨”的声音范唱)我们来和小乌龟打个招呼吧。
3、提问:小乌龟在干什么呀?(播放flash,完整欣赏歌曲)
4、师:原来小乌龟在爬山坡。它是怎样爬山坡的?我们来学一学它的样子吧。(教师范念歌词)
5、师:小乌龟爬山坡真勇敢,我们一起拍拍手,给它加油好么? (更换肢体动作)
6、师:小乌龟一边爬山坡,一边还用歌声给自己加油呢,你们听小乌龟唱了什么给自己加油呢?我们也用“嗨嗨呦”给小乌龟加油好不好?(跟音乐有节奏的念歌词的“嗨嗨呦”部分 )
7、小乌龟:谢谢你们为我加油,想不想和我一起来爬山坡呀?
8、师:刚才我发现有几只小乌龟很厉害,能边唱歌边爬山坡,我们也像她们一样好吗?
9、师:山顶好高呀,我们要跟小乌龟一起加油哦。(幼再次演唱2遍后小乌龟爬到一半)
三、理解歌词
1、师:咦?小小乌龟爬到一半怎么不爬了?
2、幼儿交流讨论。
3、我们来一起问问小乌龟好不好?小乌龟,你怎么了?
4、小乌龟:我肚子好饿,爬不动啦。
5、肚子饿了,怎么办呀?
6、师:听一听,小乌龟带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小乌龟演唱)
*师用歌唱的形式补充幼儿的回答。
7、师:看一看,这次小乌龟有没有爬到山坡上呢。(小乌龟演唱)
8、师:我们跟着小乌龟,一起带着面包和牛奶去爬山坡吧。(幼儿演唱)
9、师:我看到有一只小乌龟本领真大,它是唱着歌告诉我带了面包和牛奶的,我们也学学它好么?
10、师:小乌龟你为什么没爬到山坡上呢?(小乌龟:你们带了什么我没听到呀,当然爬不动咯)原来是这样啊,那这一次,我们我们要加油了哦。
四、结束部分
小乌龟爬到山顶上,玩的很累了,我们爬下山回家休息吧!
长与短音乐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感知歌曲的活泼、轻快。
2、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毛毛虫、小花花形象。
3、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主动参与游戏、体验快乐地情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教具、毛毛虫指偶、毛毛虫头饰、音乐磁带、录音机
2、请配班教师协助表演。
活动过程
一、集体表演律动《劳动最光荣》
二、看图片,引起兴趣
“花园里的花儿开的很美,蜜蜂、蝴蝶都来找小花花来做朋友了,看看谁也来找小花花玩了?”
三、欣赏歌曲《毛毛虫与小花花》
1、教师清唱一遍歌曲,结合图片,让幼儿感知歌曲内容。
“毛毛虫是怎样找小花花玩的?小花花它开心吗?仔细听!”
提问:
(1)“毛毛虫它怎么来找小花花?”(扭呀扭、教师操作教具)
(2)“毛毛虫一扭扭到哪里?”(小花花上、教师操作教具)
(3)“小花花开心吗?”(开心)“它开心的也扭呀扭,扭呀扭”(教师操作教具)
(4)“小花花一扭扭到哪里?”(草地上)教师操作教具,“原来小花花是这样玩的呀!”
2、感知第一段音乐,动作表现毛毛虫
“这首歌好听吗?它的名字叫毛毛虫和小花花,我们在来听一遍”(教师操作教具)。
(1)放音乐做毛毛虫动作。出示毛毛虫指偶“毛毛虫来找它的好朋友了,看看谁扭的最漂亮!”
(2)个别幼儿上前示范自己想的动作
(3)幼儿听第一段音乐,集体用动作表现毛毛虫。
3、感知第二段音乐,动作表现小花花形象
“毛毛虫一扭扭到小花花上,小花花也高兴的怎么样了?”“那我们一起学小花花扭给毛毛虫看好吗?”(放音乐操纵教具)
(1)一起练习小花花动作。
(2)请个别幼儿示范所想动作。
(3)幼儿听第二段音乐,集体表演。
四、分角色游戏再次感受音乐
“你们谁知道毛毛虫身上长着什么?”(脚)“许多脚如果爬到你身上,你会感到怎么样?”(痒)“这朵小花花也痒的倒在地上了真好玩,我们也玩玩好吗?”
(1)教师戴上毛毛虫头饰,讲解游戏玩法。
(2)集体游戏2遍。
五、结束活动
“我们一起到外面找更多的好朋友玩!”幼儿与老师一起出室。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长与短音乐教案模板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