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折手帕教案6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与家长和同事进行沟通和合作,促进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优秀的教案应当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折手帕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折手帕教案6篇

幼儿园折手帕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小手帕,初步了解手帕的形状和作用、

2、喜欢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与节奏。

3、能均匀的用蜡笔涂色,体验涂色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小手帕一块,红、绿蜡笔人手一份,白手绢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宝宝我们来做个吹泡泡的游戏好吗?老师和宝宝一起做吹泡泡的游戏。(老师吹宝宝,宝宝抓泡泡)

2、哎呀!宝宝的小手弄脏了,怎么办呀?

1、今天老师带了个礼物藏在身上可以帮助宝宝,我请一个宝宝来找一找。

2、出示小手帕提问:

(1)、小手帕是方方的还是圆圆的?

(2)、小手帕可以放在宝宝哪里?

(3)、小手帕有什么用?

3、老师手拿小手帕有表情的范念儿歌。

宝宝拍手做动作,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

请每个宝宝上来念儿歌,并表扬念得好的宝宝

4、出示一块白白的手帕,问宝宝:漂亮吗?老师出示蜡笔,我们来用蜡笔宝宝给白手帕穿上漂亮的衣服好吗?

(1)、老师示范用蜡笔在纸上涂色。

(2)、请宝宝拿取自己喜欢的颜色,在白手帕上涂色。

(3)、将宝宝的作品展示出来,和其他的宝宝一起欣赏。

宝宝在用蜡笔涂色时,老师要提醒宝宝均匀用力,将颜色涂在一定的范围内,用完后将蜡笔收好,养成良好的习惯。

附儿歌

?小手帕》

小手帕,四方方,|

天天带在我身上。

又擦鼻涕又擦汗,

真是我的好朋友。

幼儿园折手帕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图谱,能根据音乐的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示。

2、认识一些简单的乐器,知道他们发出的声音,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演奏。

活动过程:

一、语言导入:

1、“今天,张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看看谁最聪明:一个东西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

2、“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手帕擦了汗,擦了嘴巴,变脏了怎么办呢?(幼儿:洗手帕)都知道呀,那手帕怎么洗呢?请小朋友们来模仿一下洗手帕的动作,好不好?”

3、听着音乐幼儿模仿洗手帕时的动作。

二、探索过程:

1、“小朋友表演得真棒。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用拍手、跺脚呀来表示洗手帕的动作。那么,请你们来说一说,‘嗨嗨’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跺脚)‘用力搓’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拍手)‘嚓嚓嚓嚓用力搓’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拍手)”

2、“那我们一起边听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示洗手帕吧!”

3、“看,老师把乐器宝宝都请来了。这里请的是哪个乐器宝宝啊?(鼓)大鼓怎么敲?”幼儿试敲。“这里请的是哪个乐器宝宝啊?”(铃鼓)“铃鼓怎么敲得?”幼儿试敲。

三、利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1、“乐器宝宝看了小朋友的表演,心里也痒痒的,也想来表演呢!我们一起把乐器宝宝请出来吧。”听着音乐演奏。

2、“小朋友们演奏得真好听,再来演奏一次吧。”

3、“老师敲鼓敲累了,想请小朋友们来帮老师敲一下,谁愿意来试一试?”

4、指明一名幼儿敲鼓,其余幼儿拍铃鼓。“我再请一名小朋友来敲鼓。”

四、活动结束。

“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啊?那我们回教室和小朋友们一起试一试吧。”

幼儿园折手帕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浸染的方法装饰手帕,感受作品的美感。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宣纸若干张,报纸垫在桌上。

2、ppt课件、广告颜料,娃娃。

配套课件:小班美术浸染画课件《花手帕》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小班美术优质教案《花手帕》含ppt课件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一样新本领——装饰手帕

小朋友们看现在老师手中拿了一张正方形的宣纸,(宣纸侧翻)小眼睛看仔细喽,小耳朵听好了,现在老师要变魔术了:将宣纸对边折成正方形。然后把折好的宣纸一角放到颜色盘中染一下,时间不能太久,再换一种颜色染。然后小心打开,平躺在报纸上。

(提醒幼儿染色要掌握好时间,宣纸浸染时间太久会浸烂,时间太短会染不上去。提醒幼儿宣纸浸染打开时一定要轻轻的,小心些)

3、幼儿操作,动手染画

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多种颜色去尝试,体验颜色渗透带来的美感和特殊效果。

现在请小朋友来帮娃娃把白手帕变成美丽的花手帕,好吗?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都很能干,把手帕变得很漂亮,对吗?小朋友现在把小椅子轻轻搬到位子上,可以开始了,但小朋友们在选颜料的时候要小心点,别把颜料打翻了,选你喜欢的颜色来装饰手帕。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出示开心娃娃)

幼儿园折手帕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愿意尝试操作活动。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

3、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玻璃弹珠若干,衬衫包装盒人手一个,里面放“手帕”(白纸)。

2、广告颜料(红黄蓝绿)放在盆里。抹布若干。

3、娃娃一只,贴剪的嘴角下垂和上扬的嘴各一个。

4、小椅子排在教室中间,桌子上放操作材料放在教室边上。

?活动过程】

一、出示贴着嘴角下垂嘴的娃娃。

小朋友们看,今天娃娃来和我们一起玩,咦?娃娃怎么不开心?老师来问问,噢,原来娃娃妈妈,给娃娃一块没有花的手帕,娃娃不喜欢。出示白纸一张,小朋友我们来帮帮娃娃把手帕变漂亮。咦,这又是谁来了?出示弹珠,弹珠你来干嘛?你要和小朋友一起帮娃娃把手帕变漂亮,小朋友你们愿意吗?那怎么帮娃娃呢?

二、老师教小朋友一样新本领——弹珠滚画。

看,这是颜料,拿弹珠在颜料里蘸蘸后放到盒子里,擦擦手,拿起盒子轻轻滚动,左右滚滚,上下滚滚,四面八方都滚到,再拿弹珠放到你喜欢的颜料里蘸蘸,拿出,擦手,滚弹珠,看,(师出示作品)白手帕变成花手帕了,漂亮吧?

三、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操作。

现在请小朋友来帮娃娃把白手帕变成美丽的花手帕,好吗?老师相信小朋友一定比老师能干,把白手帕变得比老师变的还漂亮,对吗?小朋友现在去吧,记住,别把颜料打翻了,选你喜欢的颜色。

四、评价:

小朋友把手帕变得真漂亮,看娃娃现在可开心了(把娃娃嘴换上嘴角向上的嘴),它有了这么多的手帕决定开一家手帕店,请小朋友们一会儿去娃娃手帕店买你最喜欢的手帕。

幼儿园折手帕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

2、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变化。

3、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具准备

手帕一块(可用红领巾代替),浓度70%的精度一些,盘子一个,盖一个,火柴等。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情。

1、教师取出二块事先准备好的布手帕(我用红领巾代替),问学生:“这是什么?”

2、点燃其中一块红领巾,观察其结果?(红领巾被烧坏。)

3、拿出第二块红领巾,师:这块红领巾,老师给它施了魔法,不怕火烧,为了使火烧得更旺,我还要在它上面倒上酒精,来帮它燃烧。你们信不信啊?

不信啊!那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看看结果到底怎样?

(二)做演示实验。

1、指导观察:

听清实验前老师的介绍,看清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时同学们的神情、动作,体味自己的心情变化。

2、实验步骤:

①把红领巾放在酒精中浸湿。

②把红领巾点燃。

③酒精未燃尽之前,用大碗扣住盘子灭火。

④检查红领巾有没有烧坏。

3、明白道理:

请学生猜猜红领巾没有被烧坏的原因。

师说明原因:酒精燃烧时上面火焰的温度高,下面的温度低。老师用的是70%浓度的酒精。30%的水不烧干,红领巾是不会烧坏的。说这块红领巾被老师施了魔法是一句趣话,其实是酒精里30%的水分起了作用。是科学知识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三)列作文提纲。

1、学习“学习提示”第二部分,明确提纲的内容和顺序。

提问题——做实验——出奇迹——明原理

2、学生列作文提纲。

3、交流、评议。

(四)试、写作文。

1、学习“学习提示”第三部分,明确.写作的要求。

不光写实验时的惊奇、诧异、紧张、兴奋的心情,还要写实验前后老师同学的动作、语言、神情等。

2、放手试.写作文。

3、组织交流。

(1)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师生共同讲评。

(2)学生各自修改

同桌互相提修改意见

自己再次修改。

4、誊抄习作。

幼儿园折手帕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掌握手工扎染、折纸、点颜色等技巧,初步了解色彩搭配的规则。

2.培养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3.养成良好的作业行为和卫生习惯。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讲卫生的小猫咪》。

2.8开、16开宣纸每人4~6张、调好的各色中国画颜料、旧报纸、扎染ppt、围兜及袖套每人一套。

3.课前给幼儿观赏贵州苗族的各种蜡染制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听故事《讲卫生的小猫咪》,小猫咪感冒了,又流鼻涕又打喷嚏,小猫咪讲卫生,赶紧到商店买来花手帕。

提问:花手帕有什么作用?

分析:这不只是一个美术活动,也是一个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品质的好机会。

二、播放扎染ppt,欣赏并讨论

引导幼儿说出商店里的花手帕都有哪些图案和颜色。(图案有圆形、长条型、蝴蝶型、波浪形……学会说五颜六色。)

分析:孩子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了审美感,多变的图案和艳丽的色彩引发了如何制作这样美丽花手帕的兴趣。

三、指导幼儿制作扎染作品

1.戴好围兜和袖套,防止颜料弄脏衣服。

2.将白色的.宣纸进行多层折叠,注意对角和对边。

3.将折好的宣纸不同的部分,放入装有颜料的小碗里点颜色。

4.将点好颜色的宣纸放在报纸上打开晾干。

5.提问:在给“小手帕”染色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分析:幼儿要掌握折纸和点颜色这两个主要步骤,因点颜色是新技巧,所以是这个活动的一个难点,首先要把颜色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进行排列,引导幼儿有秩序的选择;其次要把握一边折一边点颜色的技巧,并通过实践慢慢掌握颜色的用量。最后要注意因打湿的宣纸打开难度很大,所以这个步骤必须由老师来完成,以免损坏作品。

四、幼儿自主探索如何做出漂亮的“花手帕”

1.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能够知道,不同的折纸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图案,并能初步找到其中的规律,如对折后从折点再折成三角形染色会形成中心扩散的圆形图案等。

2.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能意识到深色和浅色的搭配会更好看,从开始的自由选择颜色,到逐渐掌握深浅色的搭配。

3.过少的染色会使宣纸原本白色的地方过多,没有那么好看,颜色过于混合也会降低作品的质量,而且过多的颜色带来的水分还会使得作品在打开的时候容易破损。

教学反思:

本意为了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更亲近,更便于孩子观察浸染时候颜料慢慢的扩散现象,因为考虑到站到前面来有些拥挤,所以,给孩子们准备了地垫坐下,没想到的是孩子们对地垫太感兴趣而人又较多,在听小朋友交流方法,老师示范小结时,在两边的孩子注意力都到地垫了那里去了,更有甚者玩起地垫来。看来,要用这个方法还应注意两点:事先应让孩子先适应一下,第一次用孩子太兴奋了;这种方法可能更适合人少的时候采用。

小百科:手帕,指手绢;礼物的代称。

幼儿园折手帕教案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绘画青团教案6篇

幼儿园中班认识雪教案6篇

幼儿园看花灯教案6篇

幼儿园腊梅花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教案6篇

幼儿园优秀体育教案6篇

幼儿园美术线条教案6篇

幼儿园学汉字教案6篇

幼儿园扔沙包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模板6篇

幼儿园折手帕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