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桥教案6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富有创意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果教案无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就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独木桥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独木桥教案6篇

独木桥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aba的结构和性质,学习在a段音乐处较合拍地做兔跳动作。

2.在教师启发下,学习用不同的身体动作创编“花”的各种姿态。

3.游戏中,知道寻找空地方进行活动。

活动目标:

小兔子布偶,《飞飞曲》音乐

活动内容:

一、教师启发幼儿用身体的不同姿态创编“花”的造型。

开火车去郊游,看,草地上开了许多美丽的花,花是什么养的.?谁来做做看?

二、教师出示小兔子布偶,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

瞧?谁也来看花了?(教师演示布偶,跟a段音乐有节奏的跳)

三、教师鼓励幼儿边欣赏a段音乐,边用拍手

动作感知a段音乐节奏。

1.提问:小兔是怎样来的呢?(蹦蹦跳跳)我们一起来拍手欢迎它,好吗?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兔跳。

提问:小兔是怎样跳的呢?谁能学一学?

小兔跳的时候声音怎么样?(很轻)

那你们觉得用什么地方跳,声音就会轻轻的呢?(用脚尖跳)

3.教师带幼儿听a段音乐一拍一拍做兔跳。注意,要跟着音乐来跳哦!

教师带幼儿一起用手指在腿上学小兔子轻轻跳,好吗?

四、完整欣赏音乐,听辨出b段捉迷藏音乐。

提问:小兔玩得真高兴,还和妈妈捉迷藏呢,我们来听一听音乐中什么地方是小兔子在跳?(前、后)什么地方小兔子藏了起来?(中间)

五、游戏,创编花造型

小兔和妈妈捉迷藏时,变成了一朵花,妈妈就找不到了。

独木桥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2、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幼儿的体育游戏,不仅能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增强幼儿体质,减少生病的几率。

准备:

40块砖排成两条5米长的平行线玩法:2人为一组。男女共6组。哨声响后各走由砖铺成的独木桥,脚一直踩砖块到五米处再返回,先到起跑线为胜。班主任为其发奖品。

活动反思:

本教案设计突出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从幼儿随音乐自主做小动物模仿操;教师和幼儿一起动手搬运器材做成小桥;自己选择拿玩具;走怎样的小桥;到幼儿按自己喜欢的动作方法过桥,无不体现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最大限度地自主运动,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充足而符合幼儿兴趣的运动器材为幼儿的自主探索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在本节活动《小动物过桥》的游戏中,我给孩子们准备了多种玩具器材,我不再给孩子们一个单一的平衡木当桥,而是让孩子们在了解了游戏内容和规则后,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我给他们准备的各种器材自己搭建小桥,孩子们非常开心,也非常配合我。我选出三个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当小组长,每个幼儿都戴上小动物的头饰,由每组的组长带领他们走过自己搭建的小桥。

孩子们非常聪明,积极动脑,有的组把塑料盆翻过来当小桥,有的组把梅花桩一字排开当成小桥,有的组把平衡木抬来当小桥,由于桥的数量增多,每个孩子也不再为等待过桥而发生打闹、跑开的现象,整节活动孩子们的兴趣都非常高,活动井然有序进行得非常顺利,我也觉得轻松愉快。

在环境创设上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平衡器材,例如:平衡木、梅花桩、塑料盆。鼓励孩子们自由结伴、自由选择器材探索多种搭桥、过桥的方法,充分调动他们自主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平衡能力。在学习方法上,考虑到一味的平衡训练会使幼儿感到单调乏味,因而我给幼儿戴上他们喜欢的动物头饰,以小动物过桥来贯穿整节活动,使幼儿在有趣的活动情节中积极主动地投入游戏。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合理安排十分重要,并不是任何环节可随心所欲地改动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科学安排,全方位重视,才能更好发挥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健康的实际功能。

独木桥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角色表情,理解各角色的心理活动。

2、观察画面细节进行合理的预测和推理。

3、体验阅读的乐趣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独木桥、《过独木桥》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让幼儿体验过独木桥

1、师:小朋友,在河的对面准备要播放电影了,你们想去看吗?我们怎么样过河呢?

2、分享过独木桥时的心情。

二、学习读本

封面:

1、会有多少动物来看电影?

2、会有哪些动物来看电影呢?

第一页:

1、小鸟拿着喇叭会对小动物们说什么?

2、谁会第一个走过去,为什么?

第二页:

1、小蛇现在在想什么?

2、小鸟会对小蛇说什么?

3、小蛇过桥后会坐到在哪个凳子上?

第三页:

1、小鹿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

2、你觉得小鹿会安全过桥吗?为什么?

3、下一个过桥的会是谁?

第四页:

1、青蛙是怎样过桥呢?他这样过桥会发生什么事?

2、青蛙能安全过桥吗?

3、下一个过桥的又会是谁?

第五页:

1、青蛙去哪里了?

2、大象过桥了吗?

3、他过桥的时候是轻松的还是紧张的?

4、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大象会坐在哪个位置上?

6、接下来是谁过桥?

第六页:

1、袋鼠妈妈过桥的时候害怕吗?袋鼠宝宝怕不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袋鼠妈妈过了桥应该坐在哪个地方?

3、青蛙现在在哪里?他还能回来看电影吗?

第七页:

1、犀牛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他在想什么?

2、袋鼠妈妈坐到哪里去了?她的小凳子刚才是在这个地方吗?她为什么要换位置?

3、小青蛙还能回来吗?

第八页:

1、青蛙为什么不坐着看电影?

2、小鸟也来看电影,你帮他们找个位置吧。

三、为读本起名字

四、幼儿过独木桥离场

教学反思

1、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考虑到以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主,而且活动的趣味性也吸引幼儿能积极参加,虽然活动的材料不是很丰富,但却能够让幼儿沉浸在游戏的快乐。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积极性很高,能自觉的遵守纪律,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活动,当然,还有极少个别幼儿有胆怯,不敢参与活动的想法,但最后,通过耐心引导,最终还是参加了活动。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因为我是带班老师,所以对本班的幼儿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的,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的特点和个性个征都有一定的掌握,所以能够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活动开始是由教师示范,给幼儿讲解游戏的.玩法,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活动设计上多花点心思,把活动过程设计得更有趣些,而且再设计一些环节,比如,在过独木桥时会遇到障碍物等,而且还可以考虑到,针对胆子比较小的幼儿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使全体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活动的快乐中。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对于一些有趣,好玩的事特别的感兴趣,根据他们的发展需要,相对本班幼儿的基本情况,在满足幼儿喜爱游戏的心理下,发展幼儿在动作协调能力,以及极少个别幼儿不够大胆的情况加以引导。

小百科:独木桥,拼音dúmùqiáo,比喻困难危险的路程。

独木桥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幼儿能在高20cm的平衡物上,眼脚协调的正面、侧面安全通过。同时锻炼幼儿能在平衡物上躲闪的能力和反应能力。

3、培养幼儿创新、勇敢坚强、乐于助人的心理品质。

活动准备:

1、长3米的平衡木两个或者20把小板凳

2、动感音乐、轻音乐、报纸棒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从森林里回来了,在森林里老师发现了好多好玩的东西,其中有两座独木桥特别好玩,小朋友你们愿意跟老师一块去玩吗?但是森林里什么动物都有,独木桥下面就有一只可怕的动物你们害怕吗?(引导孩子要坚强勇敢)

2、活动环节:

首先让孩子们安静的把手打开,正面从桥面上通过。(引导创新环节:引导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通过,鼓励幼儿创新,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通过时老师观察,取出好玩的方法让所有幼儿尝试一下,侧面通过可以包含在创新环节当中。)

3、接入情景:

(1)引导告知幼儿,桥下的动物睡醒了,它把手臂放在了桥的上面,你们要怎样通过?(游戏方法:老师把准备好的报纸棒拿出来,手打开侧平举,蹲在两平衡木中间,举在离平衡木40厘米的地方,让孩子低头弯腰从平衡木上钻过去,游戏次数跟时间而定)

(2)引导告知幼儿,桥下的动物生气了,现在他舞动手臂要抓你们,你们要躲开他的手臂,不要被他抓住。(游戏方法:手臂姿势同(1)一样,左右晃动起来,速度老师自己把握,孩子眼睛观察,等手臂升起时再通过,落下时要等候)注意事项:游戏时孩子前后保持距离,不能拥挤,不能推人,老师要控制得当。最后引导,现在桥下的动物困了,你们不要吵,慢慢的静静地通过,让孩子静下来,慢慢的通过一次,平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运动曲线。

4、放松部分:

播放轻音乐,让孩子跟老师一块深呼吸手打开,做放松运动。

5、活动中难点部分:

幼儿自主创新环节,解决方法:日常生活中多引导,多给孩子这方面的机会。

6、活动中重点部分:

孩子在平衡木上的技能训练。

独木桥教案篇5

一、 活动背景

在每天的早锻炼中,我们大班的小朋友总是喜欢在很高的地方往下跳,我问他们“害怕吗?”

有的说:“这有什么好害怕的,又不高”;有的说:“我一开始害怕的,但看见他们都能跳,我也跟着一起跳,就不害怕了!”。

捕捉到这个兴趣点后,我翻阅了许多幼教杂志。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 ,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根据以上的情况便生成了这个活动。

二、 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双脚行进跳,两人前后合作跳,锻炼腿部肌肉,掌握协调能力。

2、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能勇敢的尝试各种挑战。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只布袋

2、准备活动的音乐,小红旗四面,四枝小树枝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运动吧!”

听音乐跟老师做准备活动。

2、导入:探索布袋

“小朋友,这是什么?”(布袋)

“你们以前和布袋玩过游戏吗?现在我们就和布袋来玩游戏吧!”

老师的要求:“请你开动的小脑筋,玩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花样来!”

幼儿探索,老师辅导。(捕捉跳得像只袋鼠的孩子)

(评析:在活动的开始让幼儿自由探索,考虑到大班幼儿

>有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自己想到小袋鼠进入主题,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想像空间,调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学习双脚并拢跳

“小朋友们,快来看呀,她跳得真像只袋鼠,好棒!”

“我们请她为我们表演一下,好吗?”

请这位小朋友演示,其余的坐下休息。

“还有谁有不同的玩法?”

请出那位跳的像袋鼠宝宝的幼儿来演示,其他幼儿观察:她是怎么跳的?

演示后请她介绍是怎么想到的以及这样跳的方法。(介绍布袋)

小结:双脚并拢,起跳时膝盖稍弯,双臂自然放于胸口,前脚掌用力往上蹬,落地时轻轻着地。

“那我们也来学她的样子,做袋鼠宝宝跳,好吗?”

提醒幼儿穿布袋可与同伴互相帮助

“袋鼠宝宝们,用力跳,跳的高又远,跳到老师这里来。”

幼儿朝着老师的方向向前跳。

(评析:这部分是重点,在活动中,利用布袋来束缚孩子们活动,让他们尝试探索怎样跳得又稳,又轻,又快,又高;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鼓励:能力弱的可以多跳几次,直到战胜自己,克服恐惧心理;能力强的为他们加油鼓励,体现同伴间的相互关心。)

4、游戏:挑战自我《过独木桥》

(1)、选择一条独木桥(一高一矮)勇敢的跳过去。

师:“大家看,前面有两条独木桥,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幼儿说一说。(一高一矮)

独木桥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3、培养幼儿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培养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难点:引导幼儿能积极的参加集体活动以及个别不够大胆的幼儿能感受游戏的乐趣,并逐渐勇敢参加。

活动准备

1、准备3个平底的茶杯

2、准备场地(用粉笔画好3道长5米,宽20厘米的跑道)

3、准备3面小红旗

活动过程

1、开始

教师以开火车的队列带领小朋友进入准备好的场地,并安排幼儿在跑道两旁站好。

2、游戏

a、教师给幼儿讲解游戏的玩法

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这里,是要和你们一起玩一个好玩的新的游戏,让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游戏怎么玩,好吗?

(1)首先,教师出示一个茶杯,问:小朋友,认识它吗?我把它放在头顶上;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2)教师动一下,茶杯掉了下来,问: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你又发现了什么?

(3)告诉幼儿,要把茶杯平稳的放在头上,头不要动,手伸开,眼睛往前看,身体笔直慢慢的在1、2、3个跑道上慢慢走,这样,茶杯就不会掉下来了,而且也能胜利到达终点。

b、过程

(1)、分别让在平时观察中,灵活性和协调性比较强的小朋友先比;引导幼儿助威喊“加油”!

(2)、对幼儿在刚才的游戏情况及时的进行指导与纠正;

导语:刚才谁胜利了?谁的茶杯掉了?为什么会掉下来了呢?

(3)、在接下来的活动时,教师一边给幼儿强调怎么样才能完美的完成任务,一边做好幼儿的心理安抚,即使茶杯掉了,不用气馁,告诉幼儿还有机会,让幼儿认真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

(4)、师生互动,导语:老师看到小朋友玩得好开心呀,老师也想玩,你们愿意和老师比赛吗?为了公平起见,老师可以倒背面走哦!

(5)、再请在第一轮胜利的'小朋友进行第二轮的比赛,以及在第一轮茶杯掉下去的小朋友在来一次,问:小朋友,在第二轮过独木桥时,在第一轮掉了茶杯,现在还掉吗?

导语:小朋友,谁拿了两次胜利了?

c、和幼儿一起分享活动的快乐和成果。

3、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考虑到以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主,而且活动的趣味性也吸引幼儿能积极参加,虽然活动的材料不是很丰富,但却能够让幼儿沉浸在游戏的快乐。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积极性很高,能自觉的遵守纪律,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活动,当然,还有极少个别幼儿有胆怯,不敢参与活动的想法,但最后,通过耐心引导,最终还是参加了活动。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因为我是带班老师,所以对本班的幼儿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的,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的特点和个性个征都有一定的掌握,所以能够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活动开始是由教师示范,给幼儿讲解游戏的玩法,

3、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活动设计上多花点心思,把活动过程设计得更有趣些,而且再设计一些环节,比如,在过独木桥时会遇到障碍物等,而且还可以考虑到,针对胆子比较小的幼儿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使全体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活动的快乐中。

独木桥教案6篇相关文章:

小学英语教案优秀教案6篇

大班教案悟空分桃教案6篇

感恩节教案中班教案优秀6篇

三八妇女节教案大班教案6篇

小班教案我上幼儿园教案优秀6篇

大班体育教案两人三足教案6篇

教案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活动教案大班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美术教案优质6篇

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下册教案模板6篇

独木桥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