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教案5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需要在教案中清晰描述每堂课的重点知识与难点解析,具有创新性的教案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下面是汇报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猫咪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猫咪教案5篇

猫咪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在《玩具真好玩》的主题活动中,我班家长为幼儿制作的一个小藤球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常常追着小藤球奔跑、扔掷。小藤球玩具,制作简单,玩起来花样多,又安全,非常符合小班幼儿各个肢体的活动内容,能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全面、协调地发展。为了使小藤球更能吸引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玩拖拉、声响玩具的特点,我在藤球上添加了铃铛和拖拉绳,使小藤球的玩法更多,并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主动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使幼儿不断获得经验和成功。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2、练习投掷等动作。

3、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

4、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快乐体验。

5、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打包带制成的.铃铛球人手一只,用长度约55厘米的绳拴上;

2、充气不倒翁四只(装饰成老鼠),放于场地四周隐蔽处;

3、场地布置,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教师(扮演猫妈妈)带幼儿(扮演小猫)入活动场地。

二、热身运动。

1、寻找铃铛球。(幼儿在草丛中找出铃铛球)。

2、带铃铛球散步。(幼儿跟着教师带着铃铛球进行钻山洞、爬草地、穿花丛、跨栅栏等动作练习。

三、玩铃铛球。

1、幼儿自由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教师注意观察不同玩法的幼儿,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玩铃铛球的方法)

2、交流铃铛球的多种玩法。(请幼儿演示自己玩铃铛球的方法,幼儿互相学习,体现生生互动)。

四、游戏:打老鼠。

1、设疑引起幼儿注意:“妈妈发现四周有老鼠,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可用铃铛球当武器去打它)

2、幼儿自由“打老鼠”。(将场地四周的老鼠抬出来,幼儿用铃铛球打老鼠,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打老鼠的方法)。

3、交流“打老鼠“的经验,(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用铃铛球打老鼠的)并总结打鼠的方法(投掷的基本方法)

4、幼儿再次玩游戏“打老鼠”。

五、放松活动:收拾铃铛球,幼儿抬着“老鼠”念儿歌(自编)绕圈一周后离开活动场地。

猫咪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猫的外形特征,并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2、喜欢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活动准备.

1、不同款式的猫粮。

2、有关猫的图书或影片。

3、有猫叫声的音乐。

4、《小花猫洗澡》儿歌。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

1、请家中养了猫的幼儿介绍猫的生活习性,例如:猫吃什么食物?(教师可向幼儿出示猫粮。)它最喜欢做什么?它怎样去厕所?它怎样清洁身体?你和家人会怎样照顾它?它生病时怎么办?

2、与幼儿一起欣赏有关猫的图书或影片,引导幼儿观察猫的动作及外形特征。可强调猫脚有肉垫,因此在跳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3、播放有猫叫声的音乐,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小猫,模仿猫叫、洗脸和清洁身体等动作。

4、出示《小花猫洗澡》儿歌,学儿歌:小花猫洗澡小花猫,爱干净,洗洗脸,洗洗脚,不用水,真方便,洗干净,去睡觉。

5、请幼儿想象自己是小花猫,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活动评价

1、能说出猫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2、能模仿猫的叫声和形态。

3、能说儿歌《小花猫洗澡》。

活动建议:

活动前几天,教师可以请几位家里养猫的家长配合,让幼儿参与照顾小猫,观察猫的生活习性。最好能将过程以录像或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待到活动时用。增加幼儿的感性经验。活动后,还可以把图片放在展览区,在区域时间或过渡环节重复播放录像。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有好奇心、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课程的开头以情景引题,肯定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观察图片的同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大胆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增长更多的知识。

猫咪教案篇3

教案目标:

1、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乐于参与教案。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知道有东西要学会与同伴分享。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案准备:

铃铛一个,故事动画《猫咪的小铃铛》,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的图片。

教案过程:

一、出示小铃铛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对教案产生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件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那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我们先听听声音,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小铃铛)

2、师:红色的小铃铛摇起来就会发出叮当叮当响的.声音,小朋友想不想玩?(想)不过要认真听老师讲故事才能玩,你们能做到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猫咪的小铃铛》。

二、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讲故事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你听到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教师依次出示动物的图片)

3、谁的脖子上戴有小铃铛?

4、故事中的小铃铛是谁的?

(师:那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故事中的.小铃铛是不是小花猫的)

三、幼儿观看故事动画,提问:

1、小铃铛是不是小花猫的?

2、小花猫脖子上戴了一个小铃铛,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都觉得小铃铛很漂亮,都很想戴,于是它们都跟小花猫借,小花猫愿不愿意借给它们?

3、你们觉得小花猫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四、欣赏最后一段故事。

1、小花猫后面走到河边发生什么事情了? (掉进了河里)

2、小花猫掉到河里后,谁去帮忙了?(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3、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花狗先拉小花猫,拉不动时,小白兔和小山羊看见了,连忙跑过来帮忙。大家一起拉,才把小花猫拉上岸来的)

4、小花猫上岸后觉得多难为情,它最后怎么做了? (低下头,拿下脖子上的小铃铛,说:“你们也戴戴小铃铛吧!)

五、幼儿讨论——如果你有新玩具时你会怎么做?

六、师:今天小朋友表现真棒!小花猫也把小铃铛给我们分享,现在让我们拿着小铃铛到外面玩玩吧!

教案反思:

在这个教学教案中,我一步一步引导幼儿说出短句和词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是让幼儿帮助小娃娃说出的短句和词语,因此,他们主动性和兴趣都十分高在每个环节里,我都选择性的让幼儿有展现的机会,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快乐的教案中来。在这样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参与到这样的情景中的教案,小朋友可以真正一起体验游戏和故事的快乐。

猫咪教案篇4

课题:

5 小猫咪穿鞋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增长见识,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从自身做起,不能盲目学样。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9个生字和部首“革”,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文中对话。

教学难点:

读懂猫妈妈说的话,知道小猫咪再也不想穿鞋子的原因。

课前准备:

挂图。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导言:同学们都认小猫咪吧!(认识)今天的小猫咪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们读课文就知道了。

1.指书。

2.借图导课,就题设疑

问:什么原因使小猫咪穿鞋子?

它就让谁穿鞋子?

结束什么样?谁的话对?

从中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3.以读为本,合作学习。

(1)通过全文

学轻声读借助拼音把难读的生字、词语、句子标记出来反复练读。

(2)学生合作读课文,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关键把握角色特点)

评选最佳扮演者合作奖。

4.练习根据课文连线

大白鹅抓树枝

大黄狗刨土

麻雀感觉地面动静

公鸡奔跑

猫游泳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要求读熟,读书感情)

二、认识文中的9个生字。

1.学生自己试着认。

2.师领读。

3.生领读。

三、学习会认、会写10个生字。

1.先观察10个生字

2.认识10个生字

3.指导写10个字

4.反复认、写、组词、说话等。

四、练习:填空

再()见()家里()前边

在()也不想()来一次生()

五、独立完成课后32页练习。

板书设计:小猫咪穿鞋子

大白鹅抓树枝

大黄狗刨土

麻雀感觉地面动静

公鸡奔跑

猫游泳

猫咪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攀爬动作,发展手脚协调能力。

2、学会躲闪(人、物),培养敏捷和自我保护能力。

3、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活动准备:

场地:户外大型玩具、人手一个软性皮球、“小”若干、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引起活动兴趣。

教师:“今天,妈妈要和小猫一起去买西瓜,买到西瓜以后要想办法把西瓜拿回家,但不能把西瓜掉到地上。”

2、鼓励幼儿想出各种不同方法,持球听音乐沿场地四周做动作。如:夹球跳、单手举球走、坐地夹球走……

3、小猫学习“抓”的本领。

出示“小”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练习一:钻过小小洞。

要求:匍匐钻爬过高为20厘米的滑梯底部。

提示:身体尽量放低,屁股不撅起来。

★练习二:追抓小。

配班老师扮小突然出现在大玩具的支柱下,幼儿发现了就在器械的支柱和滑梯中穿梭追赶抓小。

提示:要弯腰钻过,学会躲闪,不碰到柱子,也不碰到别人。

★练习三:倒爬上四面的滑梯,走过绳网去捉高处的。

提示:

(1)倒上滑梯注意手脚协调,抓稳用力爬上去。

(2)攀网时不拥挤,一个跟着一个横攀或走过绳网,爬到最高一层网攀过去。

(3)抓到后用最快的速度拿回家来。幼儿可从四面滑梯滑下来,可从消防柱滑下来等。

(4)可把按大小或衣服颜色分类放。

4、游戏:“送西瓜”,练习持球倒上滑梯的本领。

教师:“小猫真聪明,我们刚才都学了许多捉的本领,现在妈妈要让你们把这些西瓜送到山那边奶奶的家里,你们行吗?你们想一想,一只手要拿着西瓜,一只手要扶着滑梯,倒上滑梯行不行?试一试,不行怎么办?”启发幼儿自己想办法(如把球塞到衣服里包着)。

提示:(1)倒上滑梯后可用各种动作把西瓜带过绳网,然后自由选择下来的路口,下来把西瓜送到奶奶家(放在框里)。

(2)注意既不能把西瓜摔坏(掉球),自己又能安全地下山。

5、小结表扬:今天小猫都很能干,是最勇敢、最聪明的小猫。

6、整理活动:舞蹈“小猫咪”结束。

活动反思:

这节小班体育活动课上得非常好,可以说是一节高效、质优的活动。具体我们从这几方面看到:

1、教师对户外大型玩具的特点、功能非常了解,能根据小班的动作发展水平,利用大型玩具自身的特性,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游戏,改变了过去组织孩子大型玩具时出现的目的不清、计划不强、孩子蜂拥而上的现象。

2,把握好游戏情节的安排,在“变”字上下功夫。

幼儿玩游戏“常玩常新,百玩不厌”这句话,道出的实质意思是一个“变”字,只要不断变化(情节、角色、甚至内容等)、创新,才能深深吸引幼儿进入角色,参与活动过程。如活动开始时,“小猫与妈妈去买西瓜,买到瓜在返家途中不能把瓜掉到地上”(幼儿手拿球当西瓜,跟老师一起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做各种新颖有趣的夹球跳、夹球走)。活动结束时,自己想办法将“西瓜”送到奶奶家(必须要倒上滑梯,通过绳网才能滑下来)。又如,在“小猫学习抓”游戏中,特别设计钻进小鼠洞(滑梯底部离地25厘米高),在大型活动玩具的绳网区挂上各种颜色的小,幼儿想办法去捉到,然后尽快选择捷径回家,这一来,将以往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要练”,整个活动中不断听到孩子们呼喊声、笑声。

3、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强,能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运用得法。

整节活动,老师教学语言的运用和小班幼儿对语言的感知接受程度把握准确,如:有时需要大声一些(如勇敢些、大胆些、滑下来),有时轻声一些(如“从洞里出来了,不要出声”)等等,幼儿从教师的语言中得到了肯定的信息,非常有利于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的开展,这是上好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猫咪教案5篇相关文章:

幼儿数字教案大班教案5篇

8的减法教案大班教案参考5篇

4的分解教案大班教案5篇

认识数字6教案中班教案5篇

花与瓶教案美术教案5篇

大班社会教案交通标志教案5篇

漏教案设计优秀教案推荐5篇

蒙氏教案大班科学教案5篇

节约用水教案中班教案5篇

中班教案我爸爸教案5篇

猫咪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