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制定出高质量的教案,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理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中应考虑加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案例进行探讨,下面是汇报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韵律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韵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狗的本领;
2、初步学习儿歌,尝试用动作表现儿歌,感受儿歌的趣味性;
3、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大挂图,儿歌光盘,狗的图片若干,大挂图城堡
活动过程:
1、教师:今天有一个神秘的客人,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声音。
2、播放音乐动物的叫声,让幼儿倾听,自由回答问题。
教师:那位神秘的客人是谁呢?
3、教师出示布娃娃小狗。
教师:大家好,我是狗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派来的使者,它们想邀请你们参加我们的舞会,但是国王和王后有个要求,所有去参加舞会的小朋友都必须要学一段咒语,这段咒语的名字叫《小狗》。
4、欣赏儿歌《小狗》。
教师出示大挂图。
一句一句解释儿歌。
教师:小朋友们小狗应该怎样叫啊?幼儿:汪汪叫。
教师:那小狗有什么本领啊?幼儿:看家。
教师:那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狗的鼻子很灵敏能闻到很多气味儿小狗还是一个看家的好功臣。小狗聪明比聪明能干不能干啊?幼儿:聪明能干。
教师:那小狗经常做的动作是什么动作啊?幼儿:摇尾巴。
5、学习儿歌。
(1)小朋友先不要出声音,认真听老师先给你们朗读一遍。
(2)教师领读儿歌,让幼儿一句一跟。
(3)教师和幼儿一起读儿歌带有动作的表演儿歌。
(4)教师引导幼儿自己读出儿歌。
6、小朋友们非常棒,我们一起去狗王国参加舞会吧!
教师:狗王国到了好漂亮的城堡呀!看城堡门打开了,国王和王后迎接我们了。
国王和王后说:小朋友好。
国王:欢迎小朋友来到狗王国参加舞会,但是我们必须得听到一段咒语才能把我们国家的小标记奖励给你,这样你们才可以到舞会上唱歌跳舞!
教师说:我们把我们的咒语说给国王听吧!(幼儿与教师一起说儿歌)。
国王:小朋友非常棒,这是我们国家的小标记粘上它,你们就去舞会上唱歌跳舞吧!
教师给幼儿发小狗图片粘在衣服上,粘完后,我们去参加舞会吧!
教师播放音乐《小狗》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跳舞。
舞会结束了我们谢谢各位老师吧!
小班韵律教案篇2
挑战4:交换角色,随乐进行游戏
挑战3:随乐进行“找不同按摩师”游戏
挑战2:站成单圈双圆并随乐原地做动作
挑战1:面向圆心站成单圈感知按摩的顺序和手法。
动作、音乐:随乐复习动作模型(座位上1遍、座位前原地1遍)
故事
动作建议:
[1-8]小节安静等待,7、8小节预令:“准备开始”
[9-10]小节(坐飞机去泰国)右手、左手依次抬起做“飞机飞”的动作
[11-12]小节动作同9-10小节
[13-14]小节(水果美味极了)右手向右边推开,左手向左边推开,左右摆动双臂
[15-16]小节动作同13-14小节
[17-18]小节(太阳晒的真舒服)双手拍头、拍肩、叉腰、身体上下摇摆
[19-20]小节动作同17-18小节
[21-2]小节(风景如画心情好)双手上举扩指,摇晃双手下来
[23-24]小节(见面问好“萨瓦迪卡”)双手胸前合拢,鞠躬说:“萨瓦迪卡”
[25-26]小节踏步走,一拍一步,双臂前后摇摆
[27-28]小节双手指尖相对放到额头位置,做看的动作
[29-40]小节动作同25-28小节
[41-48]小节拍手动作,一拍拍一下,最后一拍随意摆照相时的'造型
游戏玩法:
1、幼儿站成单圈双圆,“按摩师”和“顾客”面对面站好,a段音乐做原地动作,b段音乐“顾客”
开始向前走换四次不同的“按摩师”,“按摩师”原地不动,给“顾客”从上到下依次用不同手法按摩。
2、交换角色再游戏一次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基础上,用动作随乐表现泰国游玩的体验。
2、借助标记,初步明确换朋友时的行进方向,通过故事情景理解并掌握“spa按摩”的顺序和手法。
3、体验和同伴合作舞蹈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班幼儿(56岁)16名,男8名,女8名,配课老师一名“高级按摩师”。
2、需要提前熟悉幼儿,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和动作模型。
活动教具:
投影仪、电脑、音响、音乐《咖喱咖喱》剪辑好、手腕花16个、"spa体验师牌子8个、按摩手法顺序图4张、spa馆的pt照片1张
活动过程:
1、导入,复习动作模型。
(1)教师边念儿歌边同幼儿一起梳理动作
(2)教师带幼儿随乐座位上完整做动作
(3)创设去“spa馆继续旅行”的情景,引导幼儿原地跟音乐完整做动作。
2、站成单圈,明确按摩时的手法和顺序。
(1)面向圆心,站成单圈,幼儿通过观察,学习按摩手法和顺序。
(2)练习两两合作体验按摩师和顾客。
3、教师引导幼儿借助手腕花标记交换“按摩师”。
(1)教师示范向前换一个按摩师
(2)幼儿关注换舞伴时“按摩师”要原地不动
(3)合b段音乐练习换四次不同按摩师
(4)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在单圈双圆上完整做动作,幼儿反思交换“按摩师”的困难
4、交换角色,继续单圈双圆上游戏。
(1)交换角色,单独练习
(2)完整随乐舞蹈
5、结東部分
小班韵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情景表演于歌曲,理解歌曲内容,知道不讲卫生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2、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地用动作来进行表演。
3、初步学习创编演唱并表演。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动物的头饰(小羊、小兔等)
(2)歌曲flash、中班幼儿的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猪小弟
1、今天我们这来了一位下动物要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做游戏呢。这个小朋友长得肥头大耳,胖乎乎的,吃饱就睡,走起路来摇着小尾巴,嘴里唱着“哼哼”调,谁呀?
(小猪)
——这只小猪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猪小弟”
2、瞧,他来了——(看flash)
3、你们看,这猪小弟长得怎么样?
咦,他这是要去哪啊?去干什么呢?原来他想去找朋友玩啊,那他会找谁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4、幼儿猜测讨论。
二、欣赏歌曲情境表演,初步理解歌曲内容。
1、欣赏第一段情境表演。
——刚才猪小弟去找谁做游戏?小羊有和猪小弟做游戏吗?小羊是怎么说的呢?为什么这么说呢?
2、引导幼儿一起学学小羊说:哎呀呀,你的身上都是泥,快去洗洗吧。
3、猪小弟还会去找谁做游戏呢?
小动物们会怎么说呢?
4、欣赏情境表演第二段。
提问:猪小弟去找谁?
小兔有没有和他玩?小兔是怎么说的?
5、引导幼儿学习小兔的话,要做出厌恶的表情。
三、学唱并进行表演。
1、带领全体有人当小羊,请中班情境表演的幼儿当猪小弟,进行情境表演,初步学习演唱歌曲。
2、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演唱,一人当小兔一人当猪小弟进行表演。
四、创编。
1、猪小弟还会去找谁玩呢?
小动物会怎么说呢?(全班幼儿一起说)感受歌曲中重复的特点。
2、全班幼儿一起边表演边演唱。
3、没有人和猪小弟玩,怎么办?(去洗澡)
4、带猪小弟去洗澡。听音乐,做洗澡的动作。
5、flash演示干净的猪小弟:洗完澡啦,猪小弟变得怎么样?
引导幼儿讨论:这时猪小弟去找朋友玩,朋友们会怎么说呢?会和猪小弟玩吗?
6、欣赏歌曲最后一段。
7、师小结:干净的宝宝人人爱,要讲卫生、爱清洁。
五、结束部分。
和干净的猪小弟一起做游戏。
小班韵律教案篇4
一、活动背景
现在的小班孩子对鹅的动态非常的不熟悉,印象模糊,在系列活动“动物的身体”后,幼儿对鹅的生活习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自由活动时,常发现幼儿在自发地模仿鹅“唱歌”,“走路”,做着各种动作。因此,以《鹅妈妈带小鹅》为主题的韵律活动为幼儿制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通过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使幼儿能根据乐曲的旋律自然而然地参与进来,并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大胆地表现,整个活动以有趣、生动的情景式串联而成。
二、过程实录
(一) 活动目标:
1、喜欢音乐活动,从中体验愉快的情绪。
2、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地参与活动。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鹅的形象。
(二)活动准备:
1、鹅妈妈头饰、围裙、头巾、挂图(小鹅游泳)
2、录音机、磁带:录有《鹅的叫声》、《鹅妈妈带小鹅》。
3、请一名教师扮演太阳公公。
4、场地布置:池塘。
(三)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位小客人,大家猜猜它是谁呀?(出示鹅妈妈头饰)并放录有“鹅叫声”的录音。
师:瞧,我来啦!(戴上头饰,走向幼儿)
2、学习律动《鹅妈妈带小鹅》。
(1)讨论鹅走路,鼓励幼儿创造想象。
师:鹅是怎样走路呀?
幼a:翅膀放两侧,慢慢走。
幼b:伸长脖子慢慢走。
幼c:鹅走路,尾巴摇啊摇。
(幼儿在回答问题的`同时都很自然地配以相应的动作)
(出示挂图)师:鹅妈妈带着小鹅在池塘里快乐地游着,瞧!有的在洗脸,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比赛游泳呢。它们玩得可高兴啦!(放音乐,幼儿拍手,从中体验音乐的愉快情绪)
师:鹅是怎样洗脸的?
幼a:把头伸进水里洗脸。
幼b:用翅膀洗脸。
师:你们会不会像鹅那样洗脸呢?
(先请个别幼儿表演,再集体听音乐练习鹅洗脸)
师:鹅是怎样梳理羽毛的?
幼a:它站在水里抖呀抖。
幼b:用脖子梳理羽毛。
幼c:用嘴巴在身上嘬啊嘬的。
(请个别幼儿表演,再集体听音乐,练习梳理羽毛)
(评析: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大胆、愉快地合理创编各种动作,如:洗脸、走路、梳理羽毛等,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及时鼓励孩子并给予充分肯定。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教师灵活地组织律动活动,孩子们兴趣盎然,真正地体现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2) 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随教师学习律动。
① 将动作与音乐匹配起来。
师:瞧!太阳公公出来啦!鹅宝宝们,跟着妈妈到池塘去游泳吧!
鹅妈妈带着小鹅一起走(有快走、慢走)
师:啊!池塘到啦!我们去游泳啦!
师幼一起随音乐律动。(一遍)
(评析:教师在幼儿创造想象的基础上随机整理动作,并配以音乐,初步形成律动。)
② 带领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进行律动。(三遍)
幼儿在进行律动时,加入了自己创编的动作,不同的“洗脸”“梳理羽毛”,老师及时鼓励,幼儿兴趣盎然,积极探索,积极创造,整个活动幼儿情绪愉快。
③ 太阳公公回家啦!我们也回家啦!(在回家的路上又看见河,鹅宝宝边做动作,边回家休息。)
(评析:太阳公公作为一个情景,使幼儿在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学习和巩固,教学过程生动活泼,不生硬。)
三、活动评价
首先从幼儿兴趣出发,精心选材,所以幼儿对该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以鹅的角色积极参与,身临其境,表现出愉快的情绪。
整个活动在构思、设计、教学程序、组织形式上都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幼儿一贯的模仿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
整个活动中,教师以肯定的目光、微笑的神态、赞许的语言鼓励幼儿积极探索,积极创造,以好朋友的口吻和他们交流,激发幼儿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整个教学过程动静交替,让幼儿在活动中没有压力和疲劳,感到轻松自如,留下愉快的情绪,体验了创造的快乐。
小班韵律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欢快旋律。
2、能根据音乐节奏交替做挠和变的魔法动作。
3、在挠痒痒、变的游戏中,感受和同伴一起玩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魔法小勋章
2、课件
活动过程
1.由“教师变魔法”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师:宝贝们会挠痒痒吗?是怎么挠的?小手伸出来挠一挠。
师:看,王老师手里是什么呀?是魔法勋章,今天王老师是一位魔法师,我会用挠痒痒变动动物哦,看看我会变成谁呢?
2、幼儿倾听音乐,初步熟悉动作顺序。
(1)教师跟随音乐做魔法动作(挠痒痒)并变出小兔造型。幼儿初步感受动作。
师:王老师变出了谁呀?我是怎么变出小兔来的呀?做了什么魔法动作?
(2)教师第二遍跟随音乐做动作,幼儿观察,初步感知动作顺序。
师:王老师变魔法的时候除了会做动作,还会说神奇的密语呢,听听我说了什么。
师:王老师说了一个字就变出了小白兔,是什么字呀?“变”!说变之前还要记得做什么动作?
师:我先做了什么动作?变成了什么?
(3)结合音乐,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学做魔法师挠自己,变造型。
师:我们一起做小魔法师变变变吧。
(4)幼儿挠教师,教师变造型。
师:刚刚小朋友们挠自己把自己变成了好多可爱的小动物,这次呀老师想请我们的小魔法师给王老师变成小动物,你们可以吗?
师:那给王老师变魔术,小朋友要挠一挠谁呀?
(5)幼儿挠电脑,电脑屏幕变变变。
教师:我们的小魔法师好厉害啊,把王老师变成了小兔子和大老虎,电脑看到了,说它也想和宝贝们玩变魔法的游戏,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挠一挠电脑,看看能把它会变出什么吧。
3.幼儿完整表演,挠出小怪物。
教师:谢谢小魔法师,把大怪物小牛救出来了。
4、师幼一起到户外玩变魔法的游戏。
教师反思:
本次活动选用的音乐欢快活泼,诙谐有趣。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掌握乐曲的结构和节奏,我为音乐创编了生动的魔法师变魔法的情境和有趣的身体动作。幼儿当魔法师伴随音乐快乐地给自己、给老师、给电脑变魔法,从活动过程看,本次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变魔术时能大胆的展现自我,体验着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在创编动作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创新变换变魔法的动作,增加趣味性。
小班韵律教案篇6
动作建议:
a段:[1-2]小节:小猪唱歌:求求你,求求你,给我洗个澡
[3—4]小节:狐狸明歌:真好呼!真好呀!于净更好吃。
a段重复第二遍:[1-2]小节:小猪唱歌:求求你,求求你,给我吃东西。
[3-4]小节:狐狸唱歌:真好呼!真好呼!胖了更好吃。
b段
[5-8]小节:狐狸给小猪即兴按摩
b段重复第二遍:[5-8]小节:狐狸给小猪即兴按摩
c段加重复第二遍[9-12]小节:小猪尾随狐狸、狐狸走小猪走:狐狸回头,小猪假装睡着不动:尾声:狐狸睡着,小猪成功逃跑
活动目标:
1.在《狐狸与小猪》的游戏情境中感知音乐abc的曲式结构,体验音乐轻快、悠长的曲风以及快乐、诙谐的情绪。
2.用身体动作创造性的表现狐狸按摩的动作和小猪享受的样子,合乐的同时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3.在狐狸睡觉和小猪选离的游戏情境中,大胆自主设计结局和游戏方式,学会自我控制,智慧淡定的面对狐狸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6名幼儿围坐半圆,地上一根绿线表示猪窝,红线表示狐狸的家
经验准备
?幸运的一天》)绘本故事经验;a段歌词经验;自控身体的游戏经验
活动过程
1.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
2.欣赏并学唱a段,进行角色扮演,使用情绪和动作表现小猪智狐狸“洗澡和喂养”的环节。
(1)回顾语词经验
(2)引导幼儿用唱的方式来表达(倾听教师的演唱,幼儿模仿)
(3)播放音乐,s扮演小猪,t扮演狐狸(加入表情与动作进行跟唱)
3.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创造性的表现狐狸按摩的动作和小猪享受的样子,体验合作的快乐。
(1)鼓励幼儿自主创编按摩的动作(随乐段)
(2)教师示范,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并表现小猪享受的表情成动作。
t对t
t对s众
tss对s众
(3)随乐合作表演
s1对s1
s1对s1
4、感知c段,根据音乐及故事鼓励幼儿自主创编故事的结局,并用动作表达。(倾听音乐,幼儿们自主设计故事的结局,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游戏。)
5、随乐完整游戏。
玩法建议:可师扮演狐狸vs幼儿众扮演小猪;也可教师+s众扮演狐狸vs幼儿众扮演小猪教师是否退位得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来。
小结:遇到危险时,我们不要害怕,像故事里的小猪一样,用智慧战胜困难。
小班韵律教案篇7
一、游戏玩法建议
◎角色设计:
1、大部分幼儿扮演小老鼠;
2、一名幼儿扮演“爱臭美,喜欢跳舞的猫”。
◎游戏玩法:
a段:小老鼠随乐跟着“爱臭美,喜欢跳舞的猫”出门散步,大猫走一段,小老鼠跟一段。
b段:猫戏老鼠(猫用爪子去挠老鼠,老鼠保持造型不动。)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诙谐、欢快、跳跃的风格,了解其所表达的故事情节。
2、通过手部游戏、动作创编、故事情节累加,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变化。
3、体验音乐带来的想象以及模仿大猫、一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1、了解游戏情节“爱臭美,喜欢跳舞的猫出门散步”,倾听乐曲a段,区分乐句,即哪一句是大猫走?哪一句是小老鼠跟?
2、教师扮演大猫,幼儿扮演老鼠,让小手在身体各个部位“行走”,分角色体验不同乐句。
3、创编大猫走路的动作并随乐练习。
4、共同讨论b段中猫戏老鼠的动作并随乐练习。
5、教师扮演大猫,在第二次游戏时替换新的“散步动作”,幼儿扮演小老鼠,完整游戏。
6、个别幼儿扮演大猫,带领大家随乐游戏。
7、观看教师扮演的“急性猫”,猜测其动作含义,并和“急性猫”共同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引导幼儿创编大猫走路的动作时,教师需用准确精炼的语言描述出幼儿的劫作特点,如行进的方向、位置的高低、肢体的动作变化等,让个体的经验在集体中得到共享,也为其他幼儿提供创编动作的线索和元素,拓宽创编的思路。
2、为帮助幼儿在游戏时控制自己的动作,教师扮演的“大猫”可时不时回头看,或用游戏化的语言与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不被大猫发现?
3、教师扮演的“急性猫”可在动作节奏和游戏情节上有所变化。如动作节奏加快一倍、特殊的动作表达特别的含义:走路太快摔了一跤、一瘸一拐的往前走等。
小班韵律教案篇8
动作建议:
第一遍:a段:双手做小兔耳朵,做上下跳的动作
b段:双手放嘴边做吃的动作
c段:单手交替放耳边听敲门的声音
第二遍:a段:双手做小兔耳朵,做上下跳的动作
b段:创编打扫卫生的动作
c段:单手交替放耳边听敲门的声音
第三遍:a段:双手做小兔耳朵,做上下跳的动作。
b段:玩游戏的动作
c段:单手交替放耳边听敲门的声音
游戏玩法:
1.音乐尾奏处幼儿听音辨别敲门的是兔妈妈还是大灰狼。
2.想出一个办法辨别是妈妈还是大灰狼。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结构,随乐做动作,在音乐结尾出辨别兔妈妈与大灰狼的声音。
2、通过故事情境,语言提示,随乐一下一下做小兔吃东西玩耍游戏的动作。
3、体验游戏中与大灰狼互动的游戏乐趣。
活动准备:
大灰狼头饰及尾巴、小白兔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故事音乐动作
l、师随乐做兔宝宝动作
?小兔乖乖>里的小兔们可乖啦,妈妈出门了,它们就在家里玩好玩的游戏,吃好吃的东西,真开心!有一首音乐说的就是《小兔乖乖》的故事,请你们仔细的听着音乐看看小兔都做了那些事情?
二、幼儿初步感知音乐,学做动作。
t:小兔在吃什么?我们一起吃。(哦,原来是一下一下吃的)还做了什么动作?(听)小兔在听什么?(这边听一听,这边听一听)
t:我们一起来吃好吃的东西吧。
三、故事角色进入,幼儿听声音辨别兔妈妈与大灰狼。
l、幼儿整体做动作,兔妈妈角色进入。
t:是谁回来啦?是妈妈吗?你怎么知道的呢?
2、幼儿座位前游戏,创编打扫动作,大灰狼角色进入,
t:妈妈走啦,我们在家里能帮妈妈做点什么事呢?扫地怎么扫?拖地是怎么拖的?我们试一试哦
3、幼儿散点游戏,创编玩游戏动作,大灰狼学兔妈妈声音进入。
t:家里都打扫干净啦,那我们玩会游戏等妈妈回来吧,我们可似玩什么游戏呢?
t:是妈妈回来了吗?你有什么好办法?
四、结束
l、散点再次游戏走出活动室,兔妈妈回来了。
t:妈妈回来真开心,我们也要和妈妈一起来玩游戏!
小班韵律教案8篇相关文章:
★ 小班桥教案8篇
★ 小班班会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