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教案8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不仅是教学的蓝图,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记录,教案的设计应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下面是汇报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钱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钱教案8篇

钱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10元以内面值的人民币,说出单位名称。

2、能以元为单位进行10以内的换算。

活动准备:

1、贴有5元、10元的储钱罐,罐内装以元为单位的钱币,总额与标签相等。

2、 5元、10元纸币。

活动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小朋友在商店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钱)

2、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小朋友,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幼儿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同桌介绍。

3、小组汇报:让幼儿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展示出来。

4、让幼儿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幼儿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三、10以内的换算

1、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储钱罐里有多少钱吗?怎样数快呢?

2、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幼儿拿出储钱罐里的人民币,分类数出每种面值的人民币的张数。

3、你的储钱罐里有多少钱?

数一数:(1)1元等于几个5角?

(2)1元等于几个1角?

(3)5元等于几个1元?

(4)10元等于几个1元?

(5)10元等于几个5元?

4、对照储钱罐的标签与罐内的钱币,写出不同算式。

5、师小结换算关系。

四、小超市

幼儿到小超市买东西,练习10以内的换算。

五、活动结束,提醒幼儿及时洗手。

钱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钱币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中国钱币的演变历史。

2、探究人民币图案的设计意义,增强爱护钱币的意识。

3、通过游戏体验,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4、知道中国的古钱币。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重点:

了解钱币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中国钱币的演变历史。

活动难点:

探究人民币图案的设计意义,增强爱护钱币的.意识。

活动准备:

钱币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人民币,自由讨论它的用途。

2、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钱?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钱?

二、出示挂图,介绍中国的古钱币。

1、认识中国的各种古钱币。

挂图上的钱币你们见过吗?猜一猜哪种钱币是最早出现的?

2、教师总结:最早出现的钱币是贝币,然后是各种形状的金属币,接着秦始皇将这些金属币统一成了圆形方孔铜钱。后来,一些大的金额用白银和黄金来代替。在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我国最早的纸币。

三、认识人民币。

1、我们现在用的是我国第五套人民币,谁来说一说这些纸币和硬币上的图案分别是什么?

2、幼儿分组观察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图案,并进行集体分享交流。

3、教师总结:人民币图案的意义。

钱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主题“金钱”单元的一篇课文,记述了20多年前偶然发生在长春的真实事件。课文所写内容和今天学生的生活现状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在教学中会有一定难度,可采取让学生对20xx年前人们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以求课文中的内容能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体会当时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和互助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分析

目前学生家庭的生活水平较高,对一百元的认识与20xx年前不同。学生可能不完全理解失去一百多元会引发众人纷纷“抢”助的行为和老大爷与“我”的焦急心情,所以之前必须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渗透,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在这个事件中人们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过路行人不约而同地“抢”被风刮跑的钱,再交还给老大爷,老大爷由焦急到欣喜的心情,以及“我”矛盾变化的心理。

2.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对课文内容进行感悟。

3.抓重点词进行理解,体会重点词语在文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

理解过路行人不约而同地“抢”被风刮跑的钱,再交还给老大爷,老大爷由焦急到欣喜的心情,以及“我”矛盾变化的心理。

五、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语在文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七、课前准备

1.请部分学生对80年代自己家庭的生活进行调查(有照片的同学可以展示给大家),也可以采取今昔对比的方式。

2.请部分学生和家人进行小会谈,了解当今社会里,家长的金钱观。

(可采取男女生分别准备某一题,也可让学生自选一题。只要能够达到实效性即可。)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带生入境

如果路上看到一个人的钱撒落在地上,你认为过路人会怎样做?

(帮助捡、抢钱、有人抢钱有人帮助捡钱……允许学生各抒己见,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师小结:

这篇文章所写的事情发生在1980年,你们的父母那时还是学生,当时,人们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和现在有很大差别。这些,你们已经通过采访父母了解了一些。一百多元,那时已经是比较大的数目了。失去它,是很大的损失呀!

多媒体表格:80年代一百元可以做这样的事情:(学生调查展示)

“80年代我的家”照片展示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钱被风刮众人抢,老汉心急乱如麻――“急”的感受。学习1~3自然段,

1.请同学读课文的1~3自然段,感受钱被风刮跑了之后的场面。

多媒体:刮狂风的声音

2.老师范读2、3自然段,重点读出:

不约而同、快抢啊、喧腾、突如其来、焦急、和老大爷的话

3.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当时老大爷会是什么样?失去钱,对于老大爷意味着什么?而这时,“我”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教师可写副板书:(内容要随学生的答案调整)

师小结:就是说,面对人们不由分说的“抢”,“我”和老大爷都很着急,也很无奈,你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

请同学再读第3自然段。

抢钱者将钱送回,手中钱不少反多――“喜”的快乐。理解4~6自然段。

方法一:走进课文中的角色,亲身体验。

1.如果说,钱被人抢了,肯定是一件坏事,如果是你,你会有什么样的心理?(真倒霉、怨天尤人、骂这些人不道德、希望警察出现……)

第4自然段中,抢后的行为,似乎让我们感到了不同,你发现了吗?

请学生找到相关语句画出来,再读一读。

老师点拨:抢后不跑,反而朝老大爷走来,这不是真正的“抢”。文章后半部分,“抢”字加上了引号,请你读一读课文后面的部分,说说你对这个“抢”字的理解。

师小结学生的回答:当钱在风中飘的时候,任何人的犹豫可能就是老大爷的损失,只能先付之于行动,把钱拿到手里。这时的“抢”是对老大爷的帮助。这个“抢”让我们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帮助。

2.如果你是那位老大爷,当时你会怎样说?怎样做?你的脸上会有怎样的神情?

(体会文章通过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站在旁边的“我”,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方法二:通过朗读,感受欢乐。

能挽回损失,是老大爷的幸运,他遇到了那么多好心人,更有意思的是第5自然段,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当时那欢乐的场面。

小组分角色读第5自然段。老师请一组同学为大家朗读。

此时的“我”,文中用了一对反义词来描写心情:

大家会找到:沉重――轻松

你能试着用这两个词,表达一下作者的心理活动吗?

板书:抢“抢”

沉重――轻松

(三)精添结尾,体会作者心情

这也许是“我”意想不到的结果,当紧张的心情放松后,“我”一定有话想说,“我”会说些什么?请你用“我真想说”为课文写个结尾。再读给小组同学听。

(四)拓展延伸――联系社会现象,发表个人观点

文中讲述的真实的故事,是否给我们一些启迪呢?在今天的社会中,你有很多所见所闻,请结合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弘扬正气、帮助他人、懂得关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钱教案篇4

活动目标

学制作零钱罐步骤。

在操作中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新年好》歌曲。

制作零钱罐步骤图解。

海绵胶、手工刀、彩色卡纸、矿泉水瓶、彩带条、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老师先刚给你们放首歌听,看看都有谁能猜出来歌曲的名字,放歌曲《新年好》。

2、小朋友们听出来歌曲的名字了么?对是《新年好》,那小朋友们回想一下,在过年的时候,你们最高兴的什么啊?

3、过年新年的时候,小朋友们会不会去给长辈拜年啊?去给长辈拜年高兴不啊?为什么啊?原来拜年长辈会给小朋友们压岁钱,那小朋友得到压岁钱会干什么用啊?

4、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小时候的压岁钱干什么用了?老师把压岁钱放到零钱罐攒着,留着买文具上学用了,小朋友们有没有零钱罐啊?

5、那老师来教你们制作一个狮子头零钱罐吧!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平时的零钱攒起来了留着买需要的东西好不好?

6、我们来认识要制作中所需要用到的材料,我们来一起说出这些材料的名字吧!

7、教师按步骤图解先做一遍给小朋友们看,教孩子们看步骤图解,在制作中要叮嘱一些注意事项,做成成品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狮子头零钱罐做完了你们喜不喜欢啊?

8、那现在就按老师教你们按步骤图解来进行制作吧!在制作的时,教师一定要看好用刀,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9、在制作中要多去指导,多和小朋友们互动,多给小朋友们信心。

10、制作完成后,小朋友们拿着自己做的狮子头零钱罐,唱着《新年好》。

活动结束

>>大班美术《制作狮子头零钱罐》

教学反思

>>儿童手工制作:动手制作零钱罐

钱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们经常捡到别人的铅笔、橡皮等物品,有的幼儿交给老师,有的幼儿据为己有,针对这种现象,我设计了《一分钱》音乐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

活动目标

1、会唱《一分钱》。

2、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大胆表演。

3、幼儿拥有拾金不昧的精神。

4、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5、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熟悉曲调,唱准歌词。

2、难点: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1、一分钱纸币若干

2、警帽一顶

3、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

1、律动《数鸭子》。

2、师生问好:

3、出示“捡钱交给警察叔叔”的图片。

提问:

(1)图片上都有什么?

(2)什么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描述图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4、认识一分钱,开始新课教学

二、新歌教学

1、听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

2、小朋友们,以前是不是听过这首歌,听谁唱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歌。

3、随我朗读歌词。

4、随我逐句学唱。

5、分组学唱。其他小朋友打拍子。

6、试着随我完整地唱。(三遍)

7、歌词接龙唱。(我唱前句你唱后句)

8、再完整地唱一遍。

三、表演歌曲

1、提问:歌曲里唱了两个人物,捡钱的.小孩和警察叔叔。进行分角色表演。

2、首先请小朋友自己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3、老师也创编了一套动作,请跟我做一做。(请一个小朋友扮演捡钱的人,提示我们把捡到东西不揣进自己兜里,归还失主或交给警察的人叫拾金不昧的人。)

4、分角色表演:男孩——警察叔叔;女孩——拾金不昧的人。

让每一位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

四、小结:教育幼儿从小要发扬“拾金不昧”的精神,做个好孩子。

活动延伸:

认识各种面值的纸币。

活动反思:

班主任必须以科学的育人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耐心的长期的努力;和学生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班主任既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苦恼,使他们乐意向你倾诉,以达到和学生心灵上的沟通,以便能对症下药,有效地解决问题。平时,我们在工作中要注重循循善诱、启发引导,从不凌架于学生之上,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获得了尊重,从而理解老师用心,敞开心扉讲真话;在学生学习方面出现问题时,耐心帮助他们,从不用严厉的口吻指责、批评他们,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最好利用课余时间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并引导他们在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中建立真正的友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

钱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复习6的组成,巩固6的加减法运算。

2、通过购买物品的模拟操作,引导幼儿讲述两件商品的价格及所付的`钱款和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学习用算式记录。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水果图片若干,小兔、熊猫、小鸡图片各一,6的加减法算式一套,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游戏猜猜看。

二、进行买水果游戏

1、师:“大象伯伯开了一家水果超市,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

带领幼儿一起确定水果的品种以及价格。

2、出示图片小鸡。

“小鸡有6元钱,它想买两样水果,可以买哪两样?”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6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出6的加法算式。

3、出示图片小兔。

“小兔也有6元钱,它想买一样水果,小朋友帮它想想可以买什么水果,买了以后还剩多少钱?”

教师小结,引出6的减法。

4、出示图片熊猫。

“熊猫也有6元钱,它想买三样水果,它可以怎么买?”

引导幼儿得出连加算式。

5、“水果超市里的水果快卖玩了,我们帮大象伯伯进货去吧!”

规则:进的水果价格合起来正好是6元钱。

活动结束

“如果给你6元钱,你想怎么买水果?”

请幼儿在记录单上圈出自己要买的水果并列出算式。

钱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 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口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口算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设计 学生的活动 教学反思

一、复习。

教师出示上节课所学的口算乘法练习。

二、新授。

1、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2、 教师提出问题:卖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3、 教师板书学生的方法,并问:123怎样计算?

4、 学生将答案写在书上。

5、 出示第二个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6、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怎样计算:153

与123有什么不同

7、 学生将答案写在书上

三、练习。

完成p3第1~4题

1、 2题可独立完成。

2、 4题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适当的辅导。

四、评价

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哪些地方还需要提高?

学生听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列出算式:1、12+12+12=361、 123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计算方法。教师板书:103=30 23=6 所以123=36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尝试解答。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可以用笔算的计算顺序来解答也可有其他的方法,必须掌握扎实,多复述。

做完后小组交流

学生自评、互评。

板书设计:

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123=36 153=45

103=30 23=6 103=30 53=15

30+6=36 30+15=45

钱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练动作和语音的表现;跟随教师的指挥动作,a段基本能正确轮流演奏,b段和尾声部分能与同伴合作演奏。

2、尝试在奏乐的同时自由使用与故事情境和音乐结构相匹配的角色表演动作进行表演。

3、在奏乐和角色表演的同时,集中注意力,努力配合集体的演奏速度和力度。体会“以武会友”的.含义,在与同伴表演和演奏的时候乐器不碰到同伴的身体。

活动准备:

1、已经初步熟悉语音和动作总谱。

2、录音音乐。

3、男女生人数相同。

4、幼儿围成半圆坐在座位上。男生坐在左边,椅子底下放两把竹制刀;女生坐在右边,椅子底下放一根钱铃棍。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人

二、动作+音乐:教师随乐示范动作,幼儿观察模仿学习,进一步熟练语音和动作的动作总谱,并尝试分组表演动作。(完整播放音乐两遍)

三、探索乐器的多种演奏方法,尝试看教师指挥分角色演奏乐器。(完整播放音乐一遍)

四、教师请配班教师共同示范(b段+尾声部分)钱铃和双刀合作演奏的动作。幼儿尝试学习合作演奏。

五、尝试完整演奏,在奏乐的同时自由使用与故事情境和音乐结构相匹配的角色表演动作进行表演。(完整播放音乐三遍)

六、交换乐器演奏。(完整播放音乐一遍)

钱教案8篇相关文章:

水果歌教案小班语言教案优质8篇

水果歌教案小班语言教案8篇

幼儿教案大班社会教案推荐8篇

幼儿园舞蹈教案大班教案8篇

大班教案排序教案通用8篇

食品安全教案中班教案8篇

小班教案上幼儿园教案推荐8篇

四等分教案大班教案通用8篇

蒙氏教案大班科学教案通用8篇

大班教案健康大班教案推荐8篇

钱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