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成功的教案需包含明确的学习目标,以便学生清晰了解学习的方向,优秀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下面是汇报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玩纸中班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玩纸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利用纸棒练习助跑跨跳过宽40厘米左右的平行线,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 大胆探索纸棒的不同玩法,在游戏中感受小组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纸棒(纸棒分为红、绿、黄、蓝四种)。纸球若干,球门。
2。 音乐《运动员进行曲》。
3。一张统计表,游戏大小标记,奖牌。
活动过程:
一、进入场地,活动身体。
随着《运动员进行曲》幼儿进入场地,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上举,下蹲,弯腰,踢腿,蹦跳。
二、探索纸棒的不同玩法。
1.玩棒。
(1)小组合作玩棒,探索纸棒的不同玩法。
师:小运动员们真神气,你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呀?(纸棒)
它是我们锻炼身体的好伙伴,小朋友想一想,纸棒可以怎么玩呢。(幼儿发言讨论)
下面老师有个要求,请你找和你拿相同颜色纸棒的小朋友组成一个小组,每一组小朋友一起来玩纸棒,我们要来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玩纸棒的方法最多,还能注意安全。好现在请你去找和你颜色相同的小朋友。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教师有意识的鼓励幼儿讲给别人听,促进同伴间互相学习能力的发展。
(3)请一组幼儿示范纸棒的各种玩法,并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师:哪一队小朋友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玩纸棒的?
(学耍金箍棒、在手心里保持平衡、骑马快跑、双脚立定跳小沟、赶小猪、纵跳触棒、击剑、从棒上跳过、两人扛棒跑等)
红队的小朋友想到的方法真多,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玩纸棒的方法。
其他的小队有没有和他们不一样的玩法?(再学一学)
2 学习动作:助跑跨跳
(1)师介绍动作要领。
师:刚才有小朋友想到了把纸棒摆成小河,跳过去。
现在老师把小河变宽了(移动一根小棒),谁有办法跳过去?
(请2名幼儿来尝试,提示两只脚跳不过用一只脚跨)
师:他们是怎么过小河的?
(要先跑再跳、跳的时候两只脚要分开、还要用力跳……)
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两手握紧拳头,放在身体的两边,站在小河的前面一段距离,再跑到小河前,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只脚跨跳过小河,一只脚落地,保持平衡。这个动作叫做助跑跨跳。”
师:谁愿意也用这种方法来跳过小河呢?
(请一名幼儿跨跳,教师针对性的讲评。)
(2)集中鱼贯练习,一个跟着一个。(分成四组进行)
师: 小运动员们,把你们的棒放在筐里,排好队。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练习本领。(依次跳过小河)
教师随机观察,指出不正确的动作,再依次进行练习。
三、游戏:我的本领最大。
1.结合游戏场地介绍游戏规则,整队排成四路纵队。
师:我们小运动员们真棒,都学会了助跑跨跳过小河。接下来我们小运动员要开始进行比赛了,你们想不想参加啊?今天我们比赛的名称叫做我的本领最大。场地上有3个游戏可以玩,(出示统计表)第一个场地是赶小猪(用纸棒赶纸球进球门),第二个场地是双脚连续跳过小河 ,第三个场地是助跑跨跳。
每个场地上都有裁判员,小运动员们你们每个游戏都去玩一玩的,和别人比一比,比好后你想一想,哪个游戏你玩得最好。
2.幼儿自由练习。
3.幼儿游戏。
师:比赛要开始了,运动员们集合了(红、绿、黄、蓝)。小运动员们都玩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就要来比赛了,仔细听好比赛的规则(出示统计表)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为红、绿、黄、蓝四组,每个游戏每组派2名运动员参加,你们小组先讨论一下,赶小猪游戏派哪两个小朋友参加,双脚连续跳过小河派哪两个小朋友参加,助跑跨跳派哪两个小朋友参加。
师:小运动员们,有没有商量好参加的比赛的人员。好现在请你把你玩的这个游戏的标记挂在胸前。
挂好标记。
师:运动员们,比赛的时候,这组里最快的运动员得的分就最多,最慢的小朋友得的分就最少,你比赛完了,老师会发给你一个数字,那个就是你得到的分数,你要把你得的分数拿好,我们最后要统计的,得到分数最多的小组就能得到金牌,好不好。
幼儿游戏。
师:运动员们,进入比赛场地。
集合计算分数,明确名次。
师:运动员们,我们要来宣布比赛结果了。
4.以发奖牌庆祝胜利,小结活动情况。
师:今天小运动员们都很出色,胜利完成了任务,颁奖仪式现在开始!第一名是红队…
四、退场。
师:今天的比赛玩得开不开心,运动员们退场了。
跟着运动员进行曲,退出场地。
玩纸中班教案篇2
【教材分析】
在孩子们的手中,纸棒可以变成枪、变成孙悟空的金箍棒,它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幼儿进入中班后,基本动作有了很大提高,他们不仅能够自如的跑、爬,而且敢于尝试,探索具有挑战性的动作,喜欢合作进行游戏。本活动引导幼儿在充分探索纸棒多种玩法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玩纸棒,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活动目标】
1.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学习助跑跨跳,掌握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
2.能够积极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能与同伴合作玩纸棒,体验玩纸棒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与幼儿用废旧挂历纸和报纸制作纸棒,每人一根。
2.平衡木4根、拱形门4个、水果图片若干。
3.《猴哥》、《白龙马》音乐、小蜜蜂音响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孙悟空,带领幼儿听《猴哥》音乐做准备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模仿“猴王”做准备动作:如耍棒、爬山、采果、眺望、挠痒、猴跳等。
二、“创设小猴玩金箍棒”的情景,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学习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
1.出示纸棒,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提问:纸棒可以怎么玩?
2.幼儿分散自由玩纸棒,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探索单、双脚跳纸棒、用手顶纸棒、击剑、骑竹马等玩法。
3.幼儿交流分享各种玩纸棒的方法。
三、幼儿合作玩纸棒,重点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
1.合作玩纸棒,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
提问:如果小朋友合作玩纸棒,可以怎么玩?(引导幼儿把纸棒摆成小河,增加练习的趣味性,重点指导幼儿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
2.教师示范动作要领:两手半握空拳,曲肘于体的两侧,助跑到小河前,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条腿跨过小河,单脚落地,(屈膝缓冲)保持平衡。
3.引导幼儿一个跟着一个鱼贯练习,尝试跨跳过比较宽的小河。
四、玩游戏“小猴摘果子”,进一步巩固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体验游戏的快乐。
1.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幼儿站成四路纵队,幼儿助跑跨跳过纸棒摆的小河、走过小桥(平衡木)、钻过山洞后,摘一个果子跑回,拍击下一位小猴的手,先回的一组为胜者。
规则:每名幼儿应安全跨过小河、走过独木桥,否则重新开始。
2.幼儿玩游戏“小猴摘果子”。
第一遍游戏:幼儿跨过小河,摘到果子返回。
第二遍游戏:将小河的宽度调整(有的宽、有的窄),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能力的强弱选择不同宽窄的小河并走过小桥,钻过山洞,取回果子。
3.游戏中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五、听音乐《白龙马》做放松动作。
幼儿互相捶捶背、捏捏肩,学学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走路的样子等等。
玩纸中班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实验,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
2、能发现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物体,物体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3、通过玩玻璃纸,认识到光与色彩的变化充满了奇妙和趣味。
教学重点
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化的原因,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
教学难点
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颜色相同的物体,发现其颜色不变;而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不同颜色的物体,其物体颜色会发生变化。
教学准备
白色芭比娃娃玩偶、红绿蓝三种颜色透明玻璃纸、手电筒、卡通小狮子的图片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生活中,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课本第38页上面的三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三幅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学生仔细观察三幅图片,找出三幅图片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舞台上演员裙子的变化。
4、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引导:舞台上的演员是一样的,但是他们裙子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5、为什么舞台上演员的裙子会发生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玩玻璃纸。
6、板书课题:12、玩玻璃纸
7、学生齐读课题,了解本课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1、同学们,舞台上演员的裙子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探究一下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2、实验材料:白色芭比娃娃、手电筒和不同颜色的玻璃纸。
3、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上面的实验步骤,并观察与之相应的两幅图片,了解实验的步骤。
4、教师强调实验的注意点:芭比娃娃要求是白色的,这样做出来的实验效果会非常好;玻璃纸的颜色不要太多,2到3种就行了。
5、学生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做一些适当的指导,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6、全班同学交流实验的结果。
7、教师小结:大家通过刚才的实验,都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即蒙上什么颜色的玻璃纸,芭比娃娃身上的白裙子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是不是其他的情况下也是一样呢?下面我们做一个小狮子变身的实验,来探究一下。
三、探究小狮子变身的秘密
1、教师出示小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个小狮子有什么特点?
这只小狮子身上主要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红色,一种是黄色。
2、教师引导:本次实验的材料除了这只小狮子,还有两张玻璃纸,一张是红色的玻璃纸,一张是黄色的玻璃纸。我们先把红色的玻璃纸蒙在这张小狮子的图片上,看一看,透过红色玻璃纸,图案中的哪些部分发生变化了?
3、教师动手操作,把红色的玻璃纸蒙在小狮子的图片上,学生仔细观察,观察之后说一说,透过红色玻璃纸,这只小狮子有没有发生变化?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4、学生交流讨论:小狮子变成了小狗。
5、引导学生比较小狮子和小狗,比较一下,从小狮子变成小狗,哪些部分不见了?这些部分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从小狮子变成小狗,狮子头上的毛、尾巴上的毛不见了,还有眼睛胡须都不见了。而这些地方,都是红颜色的。)
6、再引导学生用黄颜色的玻璃纸蒙在小狮子的图片上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不是与前一种情况一样?
7、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通过实验、观察以及讨论,我们发现,与玻璃纸颜色相同的部分不见了。
四、探究消失的英文单词
1、教师出示一张英文单词卡,单词卡上有红色的英文单词以及对红色单词进行解释的黑色的文字。
2、引导一名学生上讲台,用红色的玻璃纸,蒙在单词卡片上,引导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3、全班同学讨论交流:红色的英文单词消失了,只剩下黑色的文字。
4、教师小结:从小狮子变身,再到英文单词的消失,我们发现,当我们有色玻璃纸蒙在物体上的时候,与玻璃纸颜色一样的物体部分,就看不见了。那下面让我们带着有色的玻璃纸到自然界中去看一看,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现象呢?
五、玻璃纸后面的世界
1、引导学生每人带2到3张玻璃纸到外面去看一看,透过玻璃纸看看外面的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有结构的看,先看白色的物体,再看与玻璃纸一样颜色的物体,然后再看看与玻璃纸不同颜色的物体,分别说一说看到的结果,并把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学生带上玻璃纸到外面去看各种物体,看看物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4、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观察的情况,并作相向机指导,提醒学生按照先白色,再同色,然后不同颜色的顺序去观察,同时要完成活动手册。
5、全班交流讨论:自己观察了哪些东西?观察的东西发生什么变化没有?
6、教师小结:大家刚才带着玻璃纸,观察了外面的景物。发现无论哪种颜色的玻璃质看白色的物体,颜色都会发生变化,而看与玻璃纸同色的物体,颜色则不变,再看与玻璃纸颜色不一样的物体,颜色都会发生变化。这个结论,跟我们刚才在课堂上探究狮子变身的现象以及单词消失消失的现象是一样的。
六、课堂总结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玩玻璃纸》这一课。在这堂课上,我们通过玩玻璃纸,了解了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奥秘,知道了透过玻璃纸看外面的世界,发现除了看与玻璃纸同色的物体,颜色不会发生变化,看其他颜色的物体,颜色都会发生变化。这又是关于光的奥秘,其实只要大家平时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
玩纸中班教案篇4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在身体发育上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动作技能上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潜能,动作的协调性增强,体力明显增强,活泼好动,喜欢尝试一些新奇、富有挑战性的动作、玩法的活动。与同伴也开始出现一些合作关系,来获得对身体运动的经验,也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识。跳跃是中班孩子较喜欢做的动作,助跑跨跳过一定障碍物能使他们获得对自己身体发展的自信心等。为孩子们制定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以及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的活动内容,通过尝试、模仿、练习,可以让他们动作更轻松、自然、协调,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综合素质。
活动目标:
1、利用器械练习助跑跨跳等动作,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
2、引导幼儿积极动脑,积极探索新玩法,提高幼儿克服困难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3、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遵守活动规则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头饰、球及纸棒(纸棒分为红、绿两种)。
2、场地布置:
第一组:轮胎架起竹梯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20厘米)一堆果子
第二组:走木桩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30厘米)一堆果子
第三组:轮胎堆成的小山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40厘米)一堆果子
3、录音机,磁带
4、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安全,幼儿的衣着、鞋袜是否合适。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你们看我是谁”,(孙悟空)“对,我是猴王,现在请我的小猴戴上头饰”。
2、出示纸棒问:“咦!这是什么?”(金箍棒)“它是我们锻炼身体的好伙伴”。
3、“孩子们跟着猴王一起来做动作”:耍棒、爬山、采果、眺望、挠痒。
(二)提供材料。自由练习。
1、教师引导:“你们能想出玩纸棒的各种方法吗?比一比谁的办法最多,本领最大。”
2、小猴分散自由玩纸棒如:双脚立定跳过纸棒、用手顶纸棒、击剑、助跑跨跳纸棒等。教师观察各种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活动状况
(三)难点练习,重点指导。
1、孩子们把纸棒都摆成小河,跟着猴王一起来学习跨过小河。教师讲解动作要领:“两手半握空拳,屈肘于体的两侧,距小河5—8步,跑到小河前,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条腿跨跳过小河,单脚落地,保持平衡。”
2、幼儿自由练习数次,帮助胆小的幼儿能跳过20厘米的距离,鼓励敢于尝试难度大的幼儿。
3、 “你们的本领练得怎样了?”集中鱼贯练习,一个跟着一个。(分成三组进行)教师随机观察指导。
(四)玩游戏:运果子孩子们对面有许多果子,我们一起把果子运回家吧。(幼儿自由选择不同难度、内容的路径运果子)游戏分两遍(第一遍自由练习,第二遍在第一遍的基础上调整难度以及强调规则,幼儿在进行第二遍时还可再选择路径)
第一组:轮胎架起竹梯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20厘米)一堆果子
第二组:走木桩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30厘米)一堆果子
第三组:轮胎堆成的小山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40厘米)一堆果子
(五)结束活动:放松身体。
1、“今天,我们的小猴本领真正大,能跨过很大的石头把那么多的果子搬回家,我真为你们高兴。”教师简单总结,表扬孩子的表现。
2、听——,你听到了什么?(舒缓动作)坐下互相捶捶腿,放松自己。听音乐做放松动作回教室。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激发了孩子想玩的欲望。整个活动中幼儿玩得都很投入,预期目标基本达成。幼儿在看看玩玩中产生了对事物的探究兴趣,观察能力也随之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并进行适当、适量的引导,使活动推向高潮。活动中孩子的探究兴趣基本满足。
玩纸中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并掌握跳跃和投掷等动作要领。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活动准备
报纸、塑料筐。
活动建议
一、教师启发,引起游戏兴趣
教师出示一张报纸以引起幼儿对玩纸游戏的兴趣。一张报纸可以变成“小溪”、“矮墙”、“蹦床”……要求幼儿在游戏时要跳的轻、跑得快、投的准。
二、跳过“小溪”,掌握跳跃的动作要领
1、幼儿各自将一张报纸对折放在场地上作“小溪”,双脚立定,来回跳过“小溪”。
2、请三名幼儿将报纸折叠成宽窄不同的“小溪”,然后由窄到宽地排列在场地上,中间相隔一大步,三名幼儿鱼贯地立定跳过|“小溪”。
3、教师启发四名幼儿将报纸折成弯弯的“小溪”。幼儿在“小溪”两侧双脚行进跳。
三、跨跳过“矮墙”
1、教师将折叠成□状,作为“矮墙”,并做助跑跨跳示范动作。
2、要求幼儿各自用报纸折叠成一座“矮墙”,自由地来回跨跳。
3、要求幼儿三人一组,将三座矮墙间隔一米左右,依次放在场地上,然后鱼贯的跨跳过三座“矮墙”。
要求幼儿在跳的过程中,不能把“矮墙”碰倒。另外,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跨跳能力,启发二至四名幼儿将“矮墙”前后连接排列在一起鱼贯地来回跨跳。
玩纸中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学习在一定的范围内用纸团印画、剪纸贴画和撕纸贴画来装修小兔的房子。
2、 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来装饰。
3、 保持桌面整洁,养成爱清洁的习惯。
活动准备:
浆糊、报纸、颜料、房子状的铅画纸、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 猜谜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它的身体雪白雪白的,红红的眼睛,长长的耳朵,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猜猜是谁?
二、 出示木偶小白兔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大家好,我是兔妈妈,你们愿意当我的兔宝宝吗?呀,我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兔宝宝真是太高兴了。妈妈给每个兔宝宝造了一间房子,妈妈想请兔宝宝自己动手装修自己的房子。你们愿意吗?你们想用什么材料来装修房子呢?
三、 教师示范
教师:你们呢可以用这彩色的纸撕下来贴在房子上,也可以把纸剪下来贴在房子上,或者也可以把报纸搓成团蘸上颜料印在房子上。注意少蘸一点浆糊,把浆糊蘸在反面。
四、幼儿操作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开火车到森林里去装修房子吧!
五、 作品展示
教师与
幼儿一起欣赏评价
教师:你喜欢哪一间房子,为什么?
六、 小结
教师:小朋友真能干,把我的房子装修得这么漂亮!我真是太高兴了。我们一起来跳舞吧!(歌表演:一只兔子)
玩纸中班教案6篇相关文章:
★ 沉浮中班教案6篇
★ 中班上册教案6篇
★ 中班过河教案6篇
★ 中班测量教案6篇
★ 社会中班教案6篇
★ 中班数字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