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案最新6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书写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灵感,优秀的教案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方向,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四年级教案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教案最新6篇

四年级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会人5个生字,理解“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

【学习过程】

一、录象揭题

1、小朋友,每年国庆节,很多国家都要举行隆重的检阅仪式。到时候,部队首长、国家领导人、甚至外国贵宾都会观看部队队伍和群众队伍。

2、瞧,这是我们中国的检阅仪式。(看阅兵式录象)

3、看了刚才的录象,画面中的军人、部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今天,我们要去波兰首都华沙看一场特殊的检阅仪式。(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读课文。讨论课文主要内容: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的()仪式上,让()的博莱克走在()。时,他们的队伍得到了观众的一致()。

3、指名说。

4、读了课文,你感觉课文中向我们描述的这次检阅和我们刚才录象中看到的检阅有什么不一样?

三、学习课文第12段:博莱克的表现

1、你瞧,这就是博莱克,他在队伍中,表现怎么样?

2、看看书上是怎么写博莱克的。指导朗读12段,读出自信、投入、有精神的博莱克。(自由读、指名读讲评、男女读、全体站起来读。)

3、看到博莱克的表现,你想怎么夸他?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读一读)

4、那为什么有的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2~9段

1、这些小伙子更棒的'表现是在检阅仪式之前。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检阅之前的情况吧。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2~9段,思考:检阅仪式之前,这些小伙子在讨论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他们在讨论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参加检阅仪式?)

3、该不该让博莱克去,为什么要讨论呢?分析:

如果让他去,。

如果不让他去,。

4、大家觉得非常为难。课文中也可以具体看出同学们为难的样子。请你们读读课文第3~6段,找出表现同学们很为难的词句。

5、四人小组交流:你找了哪些句子?

6、全班汇报: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怕伤害了博莱克)

终于(终于有一个人开口了,但是也没有解决问题)

鸦雀无声(表面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其实心里呢?)

第6段中连续6个问号。指导读出为难、犹豫不决的心情。

7、这么为难、这么难办的事,称为()的事?(板书:棘手)

8、这么难办的事最后解决了吗?怎么解决的呀?再次看图。再次朗读第12段。怪不得,博莱克那么努力地表现自己。此时,他在想什么呀?

9、是呀,能让博莱克有机会参加这么重大的活动的是他的同学们,能让博莱克这么有自信地站在队伍中的是他的同学们。这群小伙子,懂得尊重身体有残疾的同学,这些小伙子真棒!(朗读句子)

五、小结

这次检阅,不但检阅了小朋友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四年级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

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能力训练:

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思想情感教育:

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重点、难点】

1、重点:

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

2、难点:

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方法】

讨论式、电教辅助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民间故事的特征

二、检查课后练习四、进行正音

渔 yu 锡 xi 撬 qiao 魔 mo 耸 song 桅 wei 唆 sou 吻 wen

三、板书课题,解题并介绍《天方夜谭》

四、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

五、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结构

1、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他觉得非常奇怪”)描写渔夫捕鱼捞到一个黄铜瓶。

2、第二部分(从“隔了一会儿”至“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具体写渔夫同魔鬼的斗争过程。

3、第三部分(最后一节)交代斗争的结果。

六、组织学生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

1、渔夫第四次撒网的动作描写:

撒──捞──拉拢来──拉不动──跳下水──拖上岸──打开网──发现瓶

2、魔鬼的心理活动描写:

第一个世纪──第二个世纪──第三个世纪──整整四百年……

3、渔夫的心理活动描写:

捞起黄铜瓶时的想法:魔鬼告诉渔夫“非死不可时”渔夫的心理活动。

4、魔鬼的外貌描写:

结合练习三,体会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学生朗读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

七、分角度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八、布置作业

1、归纳本文的寓意

2、分析渔夫同魔鬼的对话描写

3、准备“正义战胜邪恶”的有关故事。

四年级教案篇3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学生复习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栽了蒜苗,还记录了它在15天内生长情况的数据,昨天,大家把自己栽种蒜苗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制成条形统计图,举在手里,展示一下。

展示一学生的条形统计图

生汇报图中数据

2.提出问题,学生探究作图

师:如果我们还想了解它从第3天到第15天整个的生长变化的情况,该怎么画呢?老师这有几种统计图,请你仔细观察,看哪一种更合适。(师出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生任选其一。

能不能在你作的条形统计图上作一些修改或补充,把它变成这种统计图呢?

学生在小组内先讨论,再在图上试一试。

学生作图后展示,汇报作了哪些修改,表示什么意思?

3.生成新知,揭示课题

师抓住学生将条形上的点连线,对比评价,选择优秀的作品,用多媒体演示由条形统计图演变为折线统计图(描点,连线)的过程

提醒同学们:变成真正的折线统计图还要把原有的条形统计图擦掉

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读折线统计图,体会特点

1. 读点

师:图中的点表示什么呢?

生说点的意义,(课件显示并标数量)

2.读趋势,

师:同学们都读出了点所表示的'数量(板书数量),由点连成的线呢?

生说表示蒜苗从矮长到高的生长趋势。

读局部趋势,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快,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慢(板书趋势)

3.估计

根据这一趋势请你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4.预测

预测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三、独立制图。

师:我们会读折线统计图了,那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怎么画呢?

出示笑笑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你能将它制成折线统计图么?

学生独立绘制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折线图

汇报评价

说说图中的信息

对比自己与笑笑的蒜苗生长趋势,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四、运用延伸

1.出示 北京地区20xx年5月新增病人的统计图

(1)从上图中你能说说非典新增病人的变化趋势吗?

(2)你能与同学说说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吗?

2.出示小玲家室内气温的变化统计图

(1)小玲每隔( )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3、出示百货大楼一年销售冰箱的总数量统计图

根据趋势,作出决策

师:如果你是销售经理,根据今年销售趋势,明年你有什么打算?大约进多少?为什么?

五、课外拓展

下课后收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下节课交流

四年级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

2、在参与体验活动的基础上,回味自己在活动过程中行为和心理的发展变化,把过程写具体,把感受写深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的体验、感受更清晰,能组织成文。

难点:习作指导过程中,突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回顾例文,领悟写法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例文《护蛋》,活动体验一般可以按怎样的顺序写呢?先写什么?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小作者先写了活动的起因,然后写活动的经过,最后写活动的结果。哪一个部分是作者详细描写的呀?

板书:详写活动经过。

习作7重点要写出活动经历和感受

2.在描写“护蛋”活动过程时作者只描写了“送语文本”和“说话时”这两个瞬间,为什么只选取“送语文本”和“说话时”这两个片段来描写?(因为这两个瞬间是“护蛋”最紧张、最危险的.时刻,也是“护蛋”活动的高潮,最精彩的瞬间。)板书:精彩瞬间

3.要写得精彩写得具体,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抓住动作、心理、语言方面来描写,把活动最精彩的瞬间展现给读者。)

过渡:我们在描写活动瞬间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来再现当时的精彩场面,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写昨天的活动。板书:抓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描写

二、回忆体验

1.出示捕捉到的画面,口述活动的瞬间。师:昨天活动的名字你们还记得吗?板书:瓶中取球

生成稿

在开展活动时,老师抓拍住了同学们活动的几个瞬间,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张照片,四人小组分配好任务,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来说说照片中的精彩瞬间?2.出示习作要求,生齐读。

3.老师还拍了几张同学们活动时的瞬间,请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个瞬间,从动作、心理、神态某一个方面进行描写。

三、书写体验,师巡视指导。

四、分享体验

1.你选择了那个画面来写,请你把你写的场面上台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他抓住人物的什么?

2.同学们他写的活动瞬间好不好,好在哪里?

小结:这节课我们只是写了活动经过的精彩瞬间,回去以后请同学们完整的把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出来,重点是要描写活动经过。

四年级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教学难点: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 3 8 1 9 0 0 0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做一个数位顺序表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 3 8 1 9 0 0 0

表示8个十万

个人修改

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四年级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过程,初步认识自然数。

2、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过程,掌握包括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在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体验数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自然数和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2、掌握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同学们,想一想平时在生活中,我们做什么事情能够用到数。你们知道古时的人们是怎样记数的吗?你们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数的产生

(1)讲述数的产生:古时候的人们在劳动生活中有了记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字数物体的个数,因此只能借助其他的一些物品来记数。如第一幅图中,人们出去放牧时摆放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小石子。放牧归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若两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第二幅图说的是用木板或在石板上刻道的方法来记录所捕获的鱼或其他猎物的数量,也可以用来核对打猎前后武器的数量是否一致。第三幅图中结绳记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小结:人们无论采取哪种记数方式,都是要把实物和用来记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对应起来,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也不同。

(2)介绍各个国家的数字。

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还有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它先由印度传入阿拉伯,而后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这样人们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又逐渐统一成现行的阿拉伯数字,即:1、2、3、4、5……

(3)认识自然数。

自然数是人类的生产劳动中逐渐产生的,人类认识自然数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出的`1,2,3……都叫做自然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呈现古人记数和不同地区的记数符号,以及今天的使用的阿拉伯数字,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有趣。

2、学习十进制计数法。

(1)填一填。

①与百相邻的计数单位是()和(),与万相邻的计数单位是()和(),与千万相邻的计数单位是()和()。

②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10个千是()。

③10个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百万是(),10个千万是()。

(2)提问:通过上面的填空,你发现什么?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小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认识数位顺序表。

(1)认识数位顺序表:呈现数位顺序并提问,从右往左,第五位是什么数位?第九位呢?

(2)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位是一级。

(3)提问:从数位顺序表上看,依次有哪些数级?个级有哪些数位?万级有哪些数位?亿级呢?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4)你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排列有什么规律吗?请你按数级从右边起,说说每个数级各有哪些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

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扩建”数位顺序表,再通过系统整理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知识,让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亿位左边是()位,千万位左边是()位,26705000000

中“6”在()位。

(2)()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判断。

(1)没有最小的自然数。()

(2)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0是自然数。()

(4)自然数的个数可以数出来。()

3、下面的数各是几位数,按数级分各有哪几个数级?你是怎样分的?

3248 143248 1263248 41263248

4、先把下列各数按数级分一分,再说说各有哪些数位,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4253643 62538 234567321 4561732150

四、作业练习

练习二第1、2、6题(学生独立完成)。

五、归纳总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四年级教案最新6篇相关文章:

苏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6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6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教案6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个性教案6篇

四年级上册英语冀教版教案6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

四年级写动物作文400字最新7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及课后反思6篇

四年级语文教师工作总结最新5篇

四年级教案最新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6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