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包含丰富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教案的反思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平,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寒号鸟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寒号鸟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学生生字词;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现在懒惰,将来难过”这一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具准备学生:生字卡片
教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二次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小组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自主识字。
(2)引导学生用组词的方法巩固识字。
4.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并掌握课文中的多音字。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喜鹊和寒号鸟为了过冬都分别做了什么准备?
(3)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3.指导学生归纳每段内容,按时间顺序理清故事发展过程:
(1)冬天来之前。
(2)冬天来临后。
四、巩固生字,布置作业。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巩固本课应该掌握书写的生字词。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思考: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2.学习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
思考:(1)寒号鸟总共说了几次“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揣摩寒号鸟此时的心理活动。
(2)想想寒号鸟是真想做窝吗?它口中的“明天”会来到吗?
3.学习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
思考:
(1)寒号鸟为什么会被冻死在冬夜里?如果再给它一次机会,它还会落得这个下场吗?
(2)喜鹊和寒号鸟的做事态度有什么不同?
三、总结课文,感悟拓展。
1.总结全文。
2.想一想:课文说明了什么的道理?谈谈自己的感悟。
3.“现在懒惰,将来难过”,交流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寒号鸟的教案篇2
第一课时
一、预习。
要求:自学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预习可在课前进行,也可在课内进行。)
二、出示课题,介绍寒号鸟。
寒号鸟,也叫寒号虫,哺乳类动物,形状跟蝙蝠相似,体长一尺多,有冬眠的习性,睡时倒悬在树枝上。
三、检查预习情况,抽读生字词卡。
四、阅读第一节。
1.指名读。
(1)谁能把这一节课文的内容用简笔画画出来。(指名两人分别画在小黑板上。)
全体同学默读,想想第一节有几句话,每句话介绍什么。等一会儿看图是否画得对。
(设计把第一小节课文画一画这样的环节,不仅为了使小朋友进一步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主要角色之间的关系,还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沟通抽象的文字符号与形象的生活画面之间的联系,以求在学习本课的'全过程中发挥积极影响。)
(2)谁能看着图把第一节课文说一说。
指图看“崖”和“缝”。
(3)为什么说寒号鸟是把缝“当作”窝?
2.小结:这一节主要讲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由于它们是邻居,所以能经常见面、对话,才发生了下面的故事。
五、阅读课文第二节至课文结束。
1.默读这部分课文。
读后问:(1)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2)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学?(用表演的方法。)
(征求小朋友的意见,把学习方法的选择权交给孩子,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教师“以学定教”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先引导学生确定表演的方式,不仅是为了强化阅读的动机,激发阅读的兴趣,更是为了以表演的要求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2.准备表演,阅读课文。
(1)指导读对话。
要表演就要把对话读熟。找出喜鹊和寒号鸟说的话,多读两遍,努力记住。
①男女同学分别读喜鹊和寒号鸟说的话。
②寒号鸟哪两次话的内容是一样的?寒号鸟两次说的时候感情是不是一样的?第一次是怎样的?第二次呢?
比较:悲哀——哀号
⑧为什么悲哀?为什么后来竞哀号?
小结:这都跟天气有关系。
(2)体会描写天气的句子。
一.①找出描写寒号鸟悲哀地说和哀号时的天气的句子。用笔画出来。
板书:初冬寒冬
比较:呼呼地刮狂吼(怎么呼,怎么吼,大家来试试。)
冷得厉害冷得像冰窑
②“天亮了,太阳普照大地”课文上没写出说的话,你看看课文,想想谁会说什么。
寒号鸟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13个生字,读准“号、当、和”三个多音字,重点学写四个左右结构的生字:朗、阵、枯、却。
2、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理解第一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美好的家,积累并拓展数量词。
3、通过对课文2-4自然段的学习,从喜鹊和寒号鸟的行为中初步体会喜鹊的勤劳和寒号鸟的懒惰。
核心问题:
从喜鹊和寒号鸟的.行为中体会喜鹊的勤劳和寒号鸟的懒惰。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认识寒号鸟,揭示课题
1.每到冬天来临,有一种动物总会在大山的夜里,不停地叫:哆啰啰,哆啰啰。这是谁在叫?——寒号鸟
2.学多音字“号”和“哀号”
(1)点拨多音字:一把铜号
(2)出示句子:
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
猜猜哀号的意思,学习“哀”字字理。拓展怒号、哭号。
3.听《寒号鸟的介绍》
3.介绍认“鹊”字:
寒号鸟有位邻居,她叫——喜鹊。(记一记)
板块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活动一:自由读文,读通读顺
1.出示自学要求:
2.认读字词,积累词汇
(1)多字音:当作暖和
(2)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狂吼
读出词语背后隐藏的画面,读出寒冷的感觉,出示句子: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3)量词词组:一堵石崖、一道缝(fèng)、一条河、一棵大杨树。
活动二:学习第一段,了解住??
出示: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做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喜鹊和寒号鸟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1)相机学习生字:
堵:量词,用来形容又高又大又厚实的物体,拓展:一堵墙
缝:借图知道:裂开的细细的、长长的,我们叫它——缝。
拓展桌缝、牙缝、地缝
(2)明确住所:读了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寒号鸟的家在——崖缝里,喜鹊的家在——大杨树。
(3)发现规律,齐读
板块三:品读课文,对比勤懒
两个邻居,最后的结果却是完全不一样,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再来好好地读读课文。(出示课文2-4段)
活动二: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请你到课文2-4自然段去找一找原因,用横线画出来。
(1)学生找句划句
(2)交流评议
你找到原因了吗?课文哪几句话告诉我们了?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
寒号鸟不听劝告
(3)男女生读句子
a体会喜鹊勤劳(随文学习生字“枯”“衔”)字理认识“衔”,图片理解这个词。
相机交流:一早、东寻西找(板书:勤劳)
b体会寒号鸟懒惰
c对比语言:喜鹊看见寒号鸟,是怎么说的?寒号鸟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下节课学习。
板块四:借助儿歌,会读会写
1.活动三:儿歌朗读,复习生字
2.指导书写:观察——指导——评议
寒号鸟的教案篇4
目的要求:
学习“一点儿”的用法。学会讲《寒号鸟》的故事,教育学生“今天的事情今天做”。
生词: 树枝shzh 哆du 躲duǒ
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让学生说说自己写作业的习惯,回家后先把作业写完再玩, 还是先玩再写作业,特别是在假期里,是先写作业,还是 后写作业。 总结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明白:今天的事情今天做。
2、句型部分 本课句型比较简单,生词也少,建议先学习句型。
一点儿:可以省略为“点儿”,儿化表示数量不多,可以放在名词前做定语,例如:有一点儿时间、喝一点铁水、给 我点儿米饭。
也可以入在形容词后面作补语,例如:他的病好点儿国。 这件衣朋小了点儿。 句型3 是学习“从……到……”的句式,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起止,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词组:从早上到晚上、从上课 到下课、从八点到十二点、从学校到我家、从教室到办公 室、从前边到后边。
让学生用“从……到……”的句式叙述自己一天的生活。
3、词语部分 反复认读生词,迚行组合和扩展。 “寒号鸟”中的“号”读二声。 搭:小鸟用树枝搭窝。 躲:躲在门后面 老鼠躲猫。 劝:我喜欢吃糖,朋友劝我不要吃太多。 姐姐身体不太好,我劝她多锻炼身体。
4、课文部分 读课文第一段,提问:鸟儿们为什么忙着搭窝?
寒号鸟也搭窝了吗?
读课文第二、三段,提问:寒号鸟为什么不搭窝? 总结学生的答案,然后让他们说说寒号鸟最终会怎么样。
读第四段,提问:如果寒号鸟丌想被冻死,它应该怎么样?
熟读课文,学会讲这个故事。
5、长知识部分(略)
6、课堂总结 让学生回家以后给父母讲《寒号鸟》的故事。
教具及教学手段:生词卡、图片 翻译、领读、领写、听写、会话、卡片制作
作业布置:1.抄写、背诵生词 2.练习对话
寒号鸟的教案篇5
原文: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塞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喜鹊说:“塞号鸟,别睡了,大好晴天,赶快做窝。”
塞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天气暖和,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塞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13个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二、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 )和( )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 )的,寒号鸟是( )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四、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5)练一练:《作业本》第5题。
五、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六、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读原文,理解“漫山遍野”、“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录音磁带一盒。
2.小黑板若干块。
3.幻灯片若干张。
4.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 )的寒号鸟。
(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8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订正作业,随机小结,完善板书。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结学法,用幻灯打出:
抓重点词提问解答
展开想象感情朗读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板书设计:
寒号鸟
懒惰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民间故事,教学的要求是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判故事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于未来,从现在做起。第二点就是按照顺序去理清课文层次,能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编续写课文,改编故事。最后就是教师培养儿童自学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我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分别安排了六个教学步骤:描述带入情境,自学课文,交流检查自学,读讲课文,创造性地复述(新编,续编)补充课文和小结。我的教学设计比较注重小学生的复述和造句表达能力。
首先我引导学生描述带入情境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接着我是要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第二次阅读是我引导学生有表情朗读喜鹊两次劝告寒号鸟的语句,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最后教师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我的教学设计比较注重学生的语句训练。
寒号鸟的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8个生字。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四、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5)练一练:
号(学号)(号角)堵(堵着)(围堵)缝(石缝)(墙缝)朗(朗诵)(开朗)
衔(衔接)(衔着)枯(枯草)(枯萎)劝(劝告)(劝导)趁(趁着)(趁早)
将(将来)(将就)且(并且)(而且)腊(腊肉)(腊月)狂(疯狂)(轻狂)
吼(吼叫)(大吼)复(重复)(复习)哀(哀求)(悲哀)
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
(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读全文,理解“冰窖”、“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课件、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的寒号鸟。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幻灯片):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齐读)
三、学习6~9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9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如果寒号鸟也做窝会是怎样的?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寒号鸟的教案篇7
[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正确地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续编、改编故事。深入领会课文内客,发展儿童创造性。
三、继续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按排]
一课时。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自学课文。交流、检查自学情况。读讲课文。创造性复述(续编、新编故事)补充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起学习兴趣。
这一课,李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民间故事。很早以前,很远的一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从石崖里传来的小鸟的哭叫的声音:哆罗罗,哆罗罗,所以人民就给这小鸟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板书课题)
“号”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háo,例如“号叫”、“号哭”,课文上的“哀号”都读第二声。啊,这名字多么难听,但又怪可怜的。
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喜鹊就住在寒号鸟对面的大杨树上。(作图)
二、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这是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现在请你们自己读课文。看你们自己能看懂多少?有什么不懂的,一遍看不懂,可以再看一遍,然后同座的交流,谈谈你怎么自学的。
学生自学。
同座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大家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说说我是怎么自学的,注意了什么问题,还可以说说读了以后的感想。
(从自学的内容、方法和顺序上加以引导。)
四、利用反馈,引导掌握下列内容。
①了解大意。
②弄清时间顺序。
③注意对比的特点。
五、读讲课文。
.着重理解喜鹊看得远,为了将来,早作准备。
.“几阵秋风……”哪一个字告诉我们冬天快要到了?(尽)
·“冬天说到就到……”从哪儿告诉我们天气冷了?(写了寒风)用了两个词,一个模拟声音的“呼呼地”,一个表示动作的`“刮”,就不是秋风习习地吹着,“寒风腊月……”同样写风,怎么写,告诉我们天气更冷了,打了一个比喻“像狮子一样狂吼”。
·现在把这些描写天气的句子读读。刚才提示的词儿要突出一些。
提示、指点:同样写天气,用词很讲究,再例如课文中同样写太阳暖和就有“天气暖和”“太阳高照”“太阳暖暖的”。
·冬天来了,寒风这么冷;寒冬腊月,北风这么大。这些在冬天还没有来到的时候,喜鹊有没有想到,从哪儿知道?(准备过冬)对,当冬天还没有到,喜鹊就想到冬天,它想得远,做得早,从哪儿可以看出它这样想得远,很对,这样做很好?(温暖、熟睡)
你们说喜鹊傻不傻?
2.指导朗读。
真正傻的是谁?现在读他们的对话。
·男女声轮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
·指导喜鹊的话。
喜鹊热心帮助,语气诚恳。“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做窝的危害,语气加重。“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如果用“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从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点:从喜鹊说的话,更看出喜鹊看得远。
·指导寒号鸟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劝告?为什么不做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做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做窝?谁来做填充。
只看___________,不看___________。
只顾___________,不顾___________。
这就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
“得过且过”(过得去就过去,过一天是一天。)
“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
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指导读寒号鸟的两段独白。
内容一样,读起来语气语调是不是一样?
示范。各自练习。
指名读。
第一次是“悲哀”,表示难过。
第二次是“最后的哀号”奄奄一息。
4.朗读全文。
小组分角色读。
指名分角色读。(集体读叙述的话,)
六、创造性复述。
1.故事续编。
寒号鸟终于在一个严寒的夜晚冻死了。第二天喜鹊叫唤他,你们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谁能把故事继续说下去。
(叫唤、看望、叹息)
在喜鹊的话中,启发用上“如果”“假如”“倘若”。
2.故事新编。
寒号鸟怎么就不会死,现在我们就编一个让寒号鸟不会冻死的故事。利用原有提纲。
开头
冬天快到 不听劝告
冬天到了 听劝告
寒冬腊月 快活地活??
同座准备。
指名复述(带饰头表演)。
这样的寒号鸟,可以给它改个什么名字?(知过鸟、寒喜鸟、寒乐鸟等等)
七、小结。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得过且过,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得早。
[板书设计]
寒号鸟
开头 新编
冬天快到 准备 不听劝告
冬天到了 温暖 还不听改正接受
寒冬腊月 熟睡 鼓励
寒号鸟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