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认真撰写详细的教案,以便于实施,下面是汇报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
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
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准备】
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
全班: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
【教学过程】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
2、师:书p45展示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
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
4、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5、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p45的插图和方法。(学生阅读)
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介绍完了之后,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
(归纳:
(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
(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
(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
(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二、测量水的温度
1、师:清楚了测量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来实际操作一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最快。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自来水,2号杯内装的是温水、3号杯内装的是烫手的热水,4号杯内装的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我们来比一下哪个小组测量的温度既快又方法准确,及时记录在p46的表格中,同时要小心热水烫手。开始吧。
水温的测量记录
自来水的温度
温水的温度
烫手的热水的温度
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
2、学生测量后汇报。
(预设:通过交流能发现个小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
讨论:这些差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由于测量方法错误引起的,教师再做适当讲解。)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篇2
一、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2. 理解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
3. 知道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二、 重点与难点
1. 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2. 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 材料:分类盒、天平、积木、弹子、雪花片等物品。
2. 环境创设:在数学区中放置各种供测量的物品和天平。
四、 设计思路
本内容有两个难点。对于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这难点,设计首先通过分类活动提示问题,使原来重的一类物体中产生轻的物体,轻的物体中产生重的物体。同时通过设问促使幼儿思考、解答。其次,安排排序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体验、帮助他们理解。
第二个难点是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幼儿对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总是认为在的物体是重的,小的物体是轻的。因此,设计通过游戏让幼儿在猜错的过程中纠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确的观念即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五、 活动流程
分类—>讨论—>分类—>游戏—>排序
1. 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特体轻重的感性经验。
(1)在数学区中提供天平和各种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两件物品。
(2)要求幼儿将物品按轻重分类,即将每个盒子里的物品按轻重分别放入有轻重标记的盒子里。
2.通过讨论确定区别轻重的方法。
(1)出示两件物品,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2)出示轻重差别很小的两样东西,讨论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种方法更好。
3.通过分类活动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1)幼儿每人取两件物品,用天平称出轻重后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
(2)从标有重或轻的盒子里取出两件物品,提问:这两样东西都是重的?然后放在天平上,让幼儿思考,解答其中的原因。
4.通过游戏理解大的东西不一定是重的,小的东西不一定是轻的。
出示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如: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
5.通过排序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让幼儿在数学区中将三个以上的物体按轻重排序,并作好记录。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篇3
目标
学习按不同特征(肯定或否定特征)进行三次逐级分类;培养思维的多角度性。
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准备
?娃娃脸》幻灯片1张(),如图示;几何图形拼板(同图中个形状)各组1份,《娃娃脸》逐级分类练习图纸(见练习册)幼儿每个1张,彩色笔。
过程
(一)找不同
放《娃娃脸》幻灯片,让幼儿观察比较:这些图形娃娃的脸有些什么不同呢?(大小不同、肤色不同、脸形不同)如按脸的大小或肤色或脸形分类,分别是几个呢?让幼儿分类数数(大脸:6个、小脸:6个;红脸:4个、黄脸:4个,绿脸:4个,圆脸:6个,方脸:6个)。
(二)找相同
每组幼儿将几何图形板合作进行分类,分类要求是:先按大的和小的分,然后按圆的和方的分,再按黄的和不是黄的分。
(三)添进去
幼儿各自在《娃娃脸》图纸上按分类标志检查各级分类图中,少了谁,补画上去。
建议
(一)可视不同幼儿接受水平掌握分类次数,对进行三次分类有难度的幼儿完成到二次分类。
(二)小组合作用图形拼板分类是要注意鼓励每个幼儿都投入,并在分好后请各组推幼儿说说逐次分类的结果。
(三)几何图形片可选自《儿童数形宝盒》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活动进行的很成功。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让孩子感受即使不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我们用身体也可以进行测量。初步学习用手、脚印测量的方法。
2.了解手尺的概念,基本掌握手尺的度量单位“拃”。
二、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记录纸、笔、测量关联的物品。
三、活动过程
有个小朋友叫豆豆,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豆豆的故事。 看课件,引导孩子认识、使用身体尺。
环节一:认识手尺,学习用“拃”进行测量
1.妈妈是用什么尺子给豆豆量尺寸,做裙子的?
2.了解手尺概念,学习手尺测量方法。
3.请小朋友也试试用自己的小手做一把手尺,学说手尺的度量单位“拃”,同伴之间相互比较手尺的大小。
4.操作:现在请你用手尺量一量自己的手臂吧!
5.讨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测量柜子)为什么老师和小朋友用手尺量的柜子尺寸是不一样的呢?
6.小结:因为手尺大小不同,所以量出的尺寸也不同。
环节二:学习用脚印进行测量
1.谁能帮豆豆想想还可以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分量量大衣柜?
2.谁来说说怎样用脚印测量?
3.练兵:请你在自己的位置上练一练,用脚印测量的本领。
4.讨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量柜子)为什么老师和小朋友用脚印量的柜子尺寸是不一样的呢?
5.集体
小结:因为脚印大小不同,所以量出的尺寸也不同。
四、实践操作
1.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手尺和脚印进行测量,现在我们用新学到的本领量量自己的小椅子,然后记录在表格上。
2.介绍记录表及记录表的填写方法。
五、发散引导
展示部分小朋友的测量结果,引导幼儿在课后尝试用手尺和脚印测量其它物品。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鲜明、热烈的节奏和旋律变化,在观察周围的建筑和了解现代建筑的基础上,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建筑物。
2、萌生对未来建筑的向往,产生想象和创作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把收集到的过去的、现在的、国内外的着名建筑物的资料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感受节奏——想象动作——合作表演
一、感受节奏。
1、听音乐,用拍手、跺脚的方式反映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变化。
2、听音乐,用相应的身体动作反映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二、想象动作。
1、说说周围的建筑特点和标志性建筑。如有的高楼像灯塔;有的用球体串成似明珠;有的像海鸥展翅飞翔;有的`像一支笔,笔尖直冲云天……
2、分组编动作,设计建筑物的造型,互相讨论这是一组什么样的建筑。
3、对未来的建筑物进行想象和设计。
三、合作表演。
1、幼儿听音乐,自己设计动作和自由表演。
2、练习在音乐停顿(休止)处做动作造型。
3、在同伴合作下,用几个或多个动作的组合,完成设计和表演。
4、小组交流动作设计和造型创痍,有条件的可用照相机拍摄。
5、在热烈的音乐声中,幼儿个体或小组合作用动作表现。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围绕房子的主题进行大胆的想象与创造,并通过画面构图进行表现。
2、感受集体合作进行美术创作的乐趣,并愿意用添画的方式丰富画面。
活动准备
城堡,蘑菇房子,卡通房子,变形房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图片各种房子,你可以给这些房子起个好听的名字吗?如城堡,蘑菇房子,卡通房子,变形房子等。
2、这些房子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你喜欢那座房子?为什么?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4、经验回顾
教师:你都见过什么样子的房子?在哪里见到的?你见过的房子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各种房子的图片,请幼儿欣赏。
教师:看一看这里都有什么什么样的房
2、讨论:如果请你来做幼儿园的建筑师,你想建造什么样的房子?
(2)请幼儿发挥想象,想一想自己想象中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功能。
(3)请幼儿相互交流,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结束部分
幼儿创作,请幼儿依据自己的想象自己设计的房子画下来,先想好设计什么样的房子,然后用笔在纸上画出来。想一想自己设计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或功能,幼儿园里还有什么,等等。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根据房子让幼儿展开大胆的想象,开发幼儿想象力,增强幼儿信心,让幼儿感受集体合作进行美术创作的乐趣,幼儿兴趣浓厚,教师应用实物对幼儿进行授课,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
幼儿讨论
(二)幼儿尝试活动
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
(五)延伸活动
1、讨论: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跳远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