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增强课堂氛围,教案中的评价标准应明确,以便于学生自我检测和反思学习成果,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心理健康中班教案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中班教案篇1
一、设计说明
心理素质是培养其他素质的基础,是学生能动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根据。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生活在集体中,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人进行交往,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方法呢?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认为“在活动中渗透”对学生来说特别有效。为此,我设计了以《拥有一个快乐的集体》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二、活动设计
名称:
拥有一个快乐的集体;
形式:
游戏;
适用年级:
二、三年级;
目的:
①知道在人际交往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遇到困难时应勇敢地面对。
②以游戏的形式对学生的消极情绪进行疏导,并在游戏中渗透一些处理情绪困扰的方法。
三、活动过程
⑴创设轻松的心理氛围,游戏――对诗。
树林是()的集体;繁星是的集体;大海是()的集体;学校是()的集体
⑵教师小结:对呀,二(3)班就是我们的集体,在这个大集体中有吴高泉,有邵珊……还有朱老师。那么多人生活在一起,天天都会碰到许多事,你能自己处理好吗?
⑶进行心理测试。(用手势表达心中的情感:高兴、生气、发火)
①同学主动把铅笔借给你。
②小红的铅笔掉在地上,你帮她捡起来,她却说是你弄掉的。
③在活动课上,五年级的大哥哥抢走了你的垒球。
⑷主持人小结:集体中不可能只有快乐的事,也会有令人伤心的事。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⑸小品表演《抢球桌》。
⑹《金华晚报》小记者采访当事人的心情。
⑺主持人讲话:是啊,每个人都会碰到令人伤心的事,如果这时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话,你一拳,我一拳,就会让更多人伤心啦!
⑻介绍“五指图”,渗透处理情绪困扰的方法。
⑼再次采访小品中的当事人:你再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做?
⑽主持人讲话: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让自己冷静一下,坏事就可能变成好事。那样,你就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⑾班主任讲话: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勇敢地面对,不但要想想自己,也要想想别人,更要想想集体。只有开动脑子,才能想出好的处理办法,让我们的集体永远充满快乐。
⑿活动结束:(播放音乐《歌声与微笑》,让学生为能化解彼此之间不愉快的事而握手)。
四、活动延伸
在班级中设置“悄悄话信箱”,并定期举行“我来帮你”活动。
班会目的':通过班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针对本班一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经常不完成作业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告诉学生应该珍惜今天的学习环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学习热情。慢慢摒弃厌学这个坏习惯,使同学们明白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是成功的前提,命运在自己手里,未来的路要靠自己创造。若想自己的梦不再是虚幻,就要先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路,就在我们脚下,一直通到我们的梦想之颠!现在还小,应该从小养成习惯。
心理健康中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颜色和图案间隔来装饰鱼;
2、体验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一条用不同颜色和图案装饰鳞片的大鱼(鳞片可取下)、一幅背景图;
2、每人有一份绘画材料(绘画本、画纸、铅笔、水粉颜料、水粉笔、水桶、油性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美人鱼呀?小朋友回答。
好,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个与美人鱼有关的故事。看谁听的最认真,老师就奖给他一朵小红花。
有一条小河里住着许多小鱼,有什么颜色的小鱼呢?(出示背景图、答对奖小红花)
河里的小鱼这几天不高兴,因为它们发现另一条小河里的鱼有彩色的鳞片,会闪闪发光,可它们身上却没有彩色的鳞片。
教师:6月1日到了,美人鱼送礼物来了,问小鱼要什么礼物,小鱼看到美人鱼身上也有漂亮的鱼鳞,
在太阳光下面闪闪发光。一条小鱼说:“美人鱼,你真漂亮!要是我身上也有你一样美的鱼鳞那该多好呀!”
美人鱼就取下身上的`鳞片送给它,小鱼高兴的说:“谢谢你。”
二、欣赏讨论(答对奖小红花)
1、出示鳞片讨论:鳞片上有哪些颜色呀?它们是怎样排队的?小鱼穿上新衣高兴的笑了。
2、另一条小鱼也要一片美人鱼
的鳞片,美人鱼取下一片更美丽的鳞片送给它,小鱼高兴地说:“谢谢你!”
讨论:这一片和刚才的那一片什么地方不一样?为什么更美丽?除了颜色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3、第三条鱼也想要,但不好意思向美人鱼要。但美人鱼还是取下一片鳞片送给它。
4、讨论:找找看,这片鱼鳞上的颜色又是怎样排队的?(红、黄、蓝)
除了颜色排队还有什么也是排队的?(花、园点……)
三、鼓励独创、指导要点
美人鱼游呀游,把身上的鳞片全送给了小鱼,美人鱼身上没有鳞片。小
鱼想:美人鱼把鳞片全送给我们,我们应该做一个有爱心的小鱼,让美人鱼再穿上漂亮的衣服。
1、复习水粉画的画法
2、老师先示范,在引导幼儿自己在绘画本上构图绘画
3、再把画扩大画在画纸上,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图案装饰
四、结束活动
展示作品
将幼儿做好的作品贴在墙上,比比谁的美人鱼最漂亮。
心理健康中班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
2、知道擦鼻涕和简单的保护鼻子的方法。
3、幼儿具有爱护鼻子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醋、花露水(用杯子装好)2、翘鼻子噜噜故事课件3、纸巾若干、垃圾桶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难点:了解鼻子的作用,掌握保护鼻子的方法。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1、观察画像,指出少了什么师:这是一位粗心的小朋友画的一幅画,这副画没有画完整,小朋友观察一下,这幅画上缺少了什么东西?(出示一张未画完整的画像,引导幼儿说出画像上少了鼻子)师:小朋友真聪明,这副画缺少了鼻子。鼻子对我们是很重要的,可不能少了我们的小鼻子。
(二)了解鼻子的作用1、幼儿尝试闻醋、花露水的味道师幼共同玩游戏《看谁的本领大》,引导幼儿用各种器官去尝试分辨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物品的特殊气味,如:醋、花露水,并给予说对的幼儿鼓励。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样东西,请小朋友们帮老师分辨一下,看看它们是什么?
(幼儿闻味道,自由表达)师:你是用什么闻出来它们的味道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示用鼻子闻出来的,并根据已有经验说出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师:你还用你的小鼻子闻过什么味道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自己闻到过的味道,如饭菜香味、苹果的味道、臭味等)2、引导幼儿说一说鼻子还用什么作用。
师:小鼻子除了用来闻味,还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会呼吸并提示幼儿将鼻子捏紧,嘴巴闭上,让幼儿感受鼻子不能呼吸的难受。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块玩一个游戏。请把你的小鼻子捏紧,嘴巴闭上,不要说话,看谁坚持的最久。(坚持一会之后,教师先松开鼻子,夸张的做出很难受的样子)师:啊!太难受了,老师坚持不住了,太难受了!刚才你们捏住鼻子不能呼吸是什么感受呢?难不难受啊?
师:我们的鼻子除了闻味道,还可以用来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呼吸)(三)了解保护鼻子的方法师:我们的小鼻子真能干,既可以闻味道又可以呼吸,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小鼻子。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个小故事,叫《翘鼻子噜噜》,我们一起看看噜噜它保护好自己的小鼻子了吗?
1、观看课件《翘鼻子噜噜》,幼儿了解保护鼻子的方法。
师讲述故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鲁鲁做的对吗?还有哪些东西不能塞到鼻子里?(幼儿自由回答,根据回答教师做补充)师:噜噜向鼻子里塞东西,最后让鼻子受伤了。我们要保护好鼻子,不能乱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往鼻子里塞, 玩耍时注意避免碰到鼻子;流鼻涕及时擦。那你们知道怎么擦鼻子吗?
2、幼儿正确擤鼻涕的方法师:最近天冷了,很多小朋友都感冒了,老师看见很多小朋友都在流鼻涕,老师想看看小朋友是怎么擦鼻涕的?
(1)幼儿自己用纸巾擦鼻涕,教师观察。
师:刚才看了小朋友们擦鼻涕,小朋友们都很棒都是自己擦鼻涕。可是有的小朋友擦的时候把鼻涕弄得到处都是,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擦鼻涕。
(2)根据幼儿的表现,讲解擤鼻涕的正确方法,用手帕或纸巾按住鼻子,先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另一鼻孔的鼻涕,再按住另一侧鼻孔,轻轻一擤,擦净鼻孔周围的鼻涕。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鼻涕时,不要乱抹,要用手帕或纸巾把鼻涕擦干净。)
心理健康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和讲述婴儿生活图片,知道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和爱护,加深热爱父母的感情。
2、活动中培养孩子会关心他人。
活动准备:
1、婴儿生活图片一套,第一张图片是妈妈喂宝宝吃奶,第二张图片是妈妈替宝宝换尿布,第三张图片是妈妈哄宝宝睡觉。
2、每一个幼儿带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邀请一位怀抱婴儿的妈妈。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婴儿生活图片,讲述父母怎样照料小宝宝的。
1、先放婴儿啼哭的录音,引起幼儿注意,然后看图片。幼儿观看,老师提问:宝宝为什么哭?妈妈是怎样喂妈的?你小时候吃的是妈妈的奶还是牛奶?妈妈为什么不怕脏不怕臭给宝宝换尿布?让幼思考,议论,回答问题,然后给每张图片作小结。
2、老师总结:你们小时候,也像这个小宝宝一样,不会说话,不舒服时只会哭。是姐姐给你喂奶,给你换上干净的尿布。妈妈又抱着你,轻轻地拍着你,让你舒舒服服地睡觉。你们在爸爸妈妈的关怀照顾下,慢慢地长大了。
二、请抱婴儿的妈妈来到幼儿中间,让幼儿看妈妈是如何照顾小宝宝的。
1、引导幼儿招呼小宝宝。(小宝宝不会应答)小宝宝的妈妈介绍说:小宝宝虽然已经长大一些了,但是还不会说话,要妈妈慢慢教他才行。
2、让幼儿和小宝宝比比谁高谁矮,谁的手大,谁的手小;看看小宝贝嘴里有几颗牙齿,比比谁的牙齿多。
3、看看小宝宝如何学走路。
①妈妈扶着小宝宝走到幼儿面前,与幼儿一一握手。
②妈妈弯腰教小宝宝走路。老师与妈妈一问一答,问答中突出妈妈关心宝宝,使幼儿懂得妈妈为了小宝宝不跌交,学会走路,虽然弯着腰很酸,很累,她都不顾。
③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教你们学走路的。现在你们不仅会走,还会跑、会跳,你们都要谢谢爸爸妈妈。
4、看小妈妈给小宝宝吃东西。
①让幼儿给小宝宝吃点心。(小宝宝不会自己吃,要妈妈喂)妈妈喂小宝宝吃鸡蛋羹,先将手帕围在小宝宝的脖子上,用汤匙舀起鸡蛋羹,在嘴边轻轻地吹一吹,喂给宝宝吃。
②让幼儿观察妈妈关心小宝宝的具体细节。老师插问:为什么要给小宝宝围上手帕?为什么还要吹一吹?
③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和小宝宝一样,不会自己吃饭,也是妈妈一口一口地喂你吃的。
5、妈妈给小宝宝把尿,把好后让小宝宝坐在小车里,推着小宝宝出去玩,全班幼儿向小宝宝告别。
三、幼儿观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1、老师说:爸爸妈妈把你们小时候的生活也拍下来了。现在请大家拿出来看看,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讲,你小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
2、每个幼儿将小时候的照片贴在磁性板上。
3、老师选择几张照片,请几个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四、游戏:学做爸爸妈妈。
让幼儿互找同伴(男女结对子),将两张椅子拼成小床,商量怎样照顾好小宝宝。然后到老师那里领取娃娃、奶瓶、尿布、小碗、小汤匙等玩具,玩“娃娃家”游戏,学做爸爸妈妈。
活动延伸:绘画——小时候的我。
心理健康中班教案篇5
活动目的:
通过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之处,让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已经成为一年级小学生。
活动准备:
录制一段家长对孩子提出期望的录音,印制寄语卡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每天背上书包,蹦蹦跳跳地来上学,你知道自己已经是什么身份了吗?对!你已经告别那无忧无虑的幼儿园生活,进入另一个崭新的天地——小学,真正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了,我们该怎样适应新的环境呢?
二、回忆比较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的幼儿园生活,想想现在的小学生活和以前的幼儿园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对呀,学校中的时间安排和幼儿园完全不一样,还有许多和幼儿园不同的新鲜事。请你说说你在学校中感到新鲜、新奇的事吧。
3、和幼儿园生活相比,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已不是游戏,而是学习,我们再也不能光凭兴趣做事,而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三、跟学生一起做游戏“击鼓传球”,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1、刚刚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你的心里一定有着许多的感想和打算,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击鼓传球”的游戏,来说说你的心里话。这个游戏的规则是:请出一名同学负责击鼓,其他同学听到鼓声后开始传球,当鼓声停止时,球在谁的手里,就请捧球的那位同学按照黑板上的句式向大家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2、通过刚才“击鼓传球”的游戏,老师听到了你们作为小学生的心声。
四、聆听寄语
1、在你们成为小学生的那一刻,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寄予了很多的期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位爸爸(妈妈)对他(她)提出的期望,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爸爸妈妈都对我们抱有很多的期望。
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学校的环境,建议家长从以下三个方面帮助孩子:
一、提升孩子自信心。孩子刚从幼儿园转到小学,人生地不熟,容易产生自卑感。如,害怕自己的言语被别人取笑,害怕自己的成绩跟不上等,所以不敢与别人交往。另外,由于学生的性格有所差异,有的性格内向,有的外向,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但是,只要老师、家长及时地多鼓励孩子,适度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让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就能克服其盲目自卑的心理。
二、鼓励孩子多与同学、老师交流,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结识新朋友。同时,家长也要多与老师保持联系,密切关注孩子情绪变化。
三、在家里,家长应多与孩子交谈,通过交谈,传授给孩子更多的社会信息及正确的指导思想,帮助其更快的适应新环境。节假日,也可多带孩子出去游玩,使其更深入地了解周边的环境。
课后作业:
请你回家问一问你的爸爸妈妈,他们对你有着怎样的期望?并请他们把对你的期望写在这张“寄语卡”上。
心理健康中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懂得保持好心情是一件快乐的事。
2、 并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 通过活动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电视机外框、布偶一个、小兔指偶、小兔生病图一幅、各种操作材料重难点:
学会用各种方法关心他人,并懂得要保持好心情。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昨天回家你们有没有看天气预报呀?好,今天又到了播报天气预报的时候了,谁来报报今天的天气预报。
2、 森林里有个电视台,那里不仅有天气预报,还有心情预报,你们想不想听呀?
(师操作布偶)
二、 分析推理
1、猴子和熊猫的心情是晴天告诉我们什么意思呀?那么,小兔子的心情是雨天又告诉我们什么呀?
2、你们猜猜小兔子为什么不开心?
3、刚才小朋友说了那么多原因,现在我们来看看小兔子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他不开心?
4、噢,原来小兔子是生病了才不开心的,那么,我们想个好办法怎样让小兔子开心起来?(互相讨论)小结:小兔子听了我们小朋友的话,它的病好多了,心情也变得开心起来了,它说谢谢我们小朋友。
三、 经验迁移
1、动物生病了会不开心,我们人遇到一些事情也会不开心,现在我们来问问你的好朋友他有过不开心吗?为什么不开心?
2、你们的好朋友有这么多的不开心,那么不开心会发生什么事情?(对人的身体是不好的,影响身体健康;做不好事情)对了,那我们赶快想个好办法让你的朋友开心起来。
3、刚才你们帮好朋友想了很多开心的办法,现在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有吸管、绳子、纸、橡皮泥等)你们等会儿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做一样让你好朋友开心的东西,然后送给他,让他快乐起来,好不好?(想好了可以去拿了)
心理健康中班教案篇7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情绪情感具有外露,不稳,容易变化等特点,大班的幼儿已开始在意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当觉得他人在排斥他或批评他时,会感到自悲,就容易发脾气,产生生气的情绪,如果不及时将不良情绪排解掉时,就会影响心理健康,所以教师教师开展此次心理辅导活动,目标就是要引导幼儿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经过助人自助的方式,相互获得帮忙。幼儿阶段是构成自信的重要时期,大班幼儿应能对自我进取感受,学会表现自我的优点,教师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种关怀,信任,宽松和谐的氛围,满足幼儿的正当需要,不要以简单,粗暴,严厉的态度来对待幼儿,要多鼓励和肯定幼儿,为幼儿创设能充分表现自我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位幼儿都能得到周围人的肯定和进取评价,使之对自我产生满意感和自信感,能自我欣赏,建立充分的自信心,构成健康的心境。
教师主要对该年龄段幼儿在情绪发展,以及自我意识与个性发展方面进行观察,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心理辅导。教师在组织此次活动中,对于幼儿的回答或表现都能用“肯定”或“表示同感”的方式给予回应,用自身互动模式,以语言感染幼儿,为幼儿充分营造良好的心理交流的环境。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选择用较为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洋葱头的故事》作为显性线索,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洋葱头在故事中是个大家都不愿和它做朋友,而变成个爱发脾气,又自悲的主角,之后有一只老鼠闯进它们的世界,并肆意捣乱,洋葱头经过自我想办法对付老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自信,并获得成功的欢乐。活动中还隐藏着一条隐性线索,引导幼儿自信心的建立逐层递进,教师引用了par的“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模式”以及温斯坦的“自我教育课程模式”:
a.发现困惑。活动一开始教师就以“洋葱头为什么哭?”引题。(温斯坦:研究各种可能的反应)
b.发现问题。经过迁移,发现问题“你在什么情景下会生气?”(温斯坦:了解自我的特性)
c.发现构想。针对问题,探索可行的对策或构想“你有没有让自我欢乐起来的办法?”。活动中教师也让幼儿来重复充分表现自我的本领,从而建立自信。(马洛斯:不断实现浅能,智能和天资)
d.发现事实。讲到老鼠的出现。
e.发现解答。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够赶走厌恶的老鼠呢?”(温斯坦:衡量可能产生的后果)为洋葱头想办法。
f.实施反应。洋葱头自我想到好办法,经过自我的努力赶走老鼠。(让幼儿体验助人自助的乐趣)
活动最终,教师让幼儿经过统计图表的形式,记录自我的长处,进一步让幼儿学会自我欣赏,将活动推向高潮。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体验助人自助的乐趣。
2.把握故事主题,明白每个人都有自我的长处,学会欣赏自我和他人。
以上两个目标都是从幼儿的角度提出来的,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自我意识慢慢成熟,能懂得初步的自我欣赏。故事情节的创设,教师的提问引导,充分让幼儿发挥其长处,并懂得欣赏,以到达以上目标。
(三)重难点突破:
重点:在生气时尝试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的情绪。
难点:学会自我欣赏,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
难点解决:
1.经过故事的欣赏,明白每个人都有自我的长处。
2.每个人都敢于想办法来帮忙洋葱头,并能获得肯定。
3.在活动的最终环节,要求幼儿充分表现自我。
(四)活动对象:
本次活动设计适宜大班幼儿。
(五)材料的准备:
图片,统计表
(六)活动流程:
1、设疑引题:
教师:厨房里住着一只洋葱头,它在厨房里走来走去,还一边跺着脚,一边生气地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提问:“洋葱头为什么这么生气?”“你在什么情景下会生气?”“用什么方法能够让自我开心起来?
设置疑问,让幼儿和快地进入故事情节中,体验洋葱头生气的原因。之后又让幼儿谈谈自我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以自我生气的角度融入故事中,产生不良情绪。
2、欣赏故事
教师:洋葱头设法把自我变成一只香喷喷的奶油蛋糕,骗老鼠吃,把老鼠辣坏了,再也不敢来了。洋葱头到之后才明白,原先自我还有这么厉害的本领,此刻其他的蔬菜再也不会笑它长得难看,味道不好闻了。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洋葱头的成功,会引起幼儿的共鸣,孩子们会为随着洋葱头的情绪由失落自悲到逐渐产生自信,到自我本事的肯定,自信心不断地建立并经过自我的长处战胜了老鼠的过程描述,主要的是心理变化的细腻表现,使幼儿也能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
3、自我欣赏:“我的本领大”
教师经过组织幼儿说说自我的本领,并用图表的统计法拉统计班上每位幼儿的长处,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充分地对幼儿的本事进行了肯定,最主要的是体现了活动的普遍性,让孩子们能觉得这是很普通的事,其实我们真的很能干。培养了幼儿进取的生活、学习的态度。对幼儿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教师的一再肯定和鼓励更加激发了幼儿学会欣赏别人的态度。从中懂得了如何排解不良的情绪,活动愉快,自信的体验。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作为一个幼儿心理辅导活动,其目的在于帮忙幼儿掌握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已经帮忙幼儿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的态度。在活动中教师观察到在每个班总有一部分孩子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的此刻,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幼儿不懂得发现自我的长处,不明白如何自我欣赏,当然就更不辉明白如何欣赏他人了。所以,当故事讲到老鼠出现了,大家都不明白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很多孩子表现出来的胆怯、惊慌,都体现了幼儿的内心真实的反应。但当洋葱头战胜老鼠是,孩子们也就恍然大悟,原先它还有这个本领啊!之后教师很自然地过度到幼儿自身,其实,每个小朋友都有自我的长处,只是自我没发现,而幼儿已经明白自我长处的幼儿,教师则是引导他去发现并懂得欣赏他人的长处,这样就有利用帮忙幼儿发展良好的社会交往本事,从而到达活动的目标。但在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幼儿帮洋葱头想如何对付老鼠的办法时,提问的要仔细设计,要引导幼儿用巧妙的方法将老鼠赶走,而不是只图将老鼠杀死。
心理健康中班教案通用7篇相关文章:
★ 健康教案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