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蜻蜓教案6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想要确保教案的有效实施,教师需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案的条理清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蜻蜓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蜻蜓教案6篇

小蜻蜓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3/8拍子乐曲旋律舒缓的情绪。

2学、会用乐器为歌曲打节奏。

3、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歌曲节奏特点。

活动准备:

(一)幼儿准备:

1、知道小蜻蜓是益虫。

2、在日常生活中已听熟了歌曲的旋律。

(二)教师准备:

1、图片《小蜻蜓》。

2、幼儿乐器;铃鼓、碰铃、沙锤节奏图谱卡片,音乐《小蜻蜓》。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1、导入活动:

小飞机,大眼睛,两只翅膀大又明。飞东飞西忙不停,消灭害虫有本领。

2、交流蜻蜓的生活习性,知道它是益虫。

二、教师播放歌曲给幼儿欣赏,让幼儿感受到歌曲抒情、流畅的特点。

三、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练习打击三拍子的`节奏。、

四、幼儿学唱歌曲。

五、幼儿练习边唱歌曲边用乐器伴奏。

活动延伸:

1、在表演区投放蜻蜓和位子的头饰,幼儿可以尝试演奏、表演游戏。

2、幼儿翻开幼儿用书《虫虫乐园》第14页。欣赏画面,自编故事。

小蜻蜓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特征。

2.能大胆画出各种动态的小蜻蜓,并添加相关景物,丰富画面内容。

3.在绘图的过程中感受到蜻蜓的对称美。

【活动准备】

示范用纸、水彩笔

【活动建议】

1.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1)谜语:小小飞机大眼睛,两只翅膀轻又轻,飞东飞西忙不忙,消灭害虫有本领。

提问:小朋友知道小蜻蜓长什么样吗?它喜欢在什么地方飞来飞去,做什么?

(2)小结:小蜻蜓的身体细长,有两对透明的大翅膀。我们经常看到蜻蜓飞得很低用尾巴点水,这是她在产卵。它喜欢捕食苍蝇,蚊子,飞蛾等。是大自然中有害昆虫的天敌,我们要看护小蜻蜓,不能伤害它。

2.教师讲解作画步骤。

(1)在纸的中间画两个大大的眼睛,眼睛是对称的,有个蜻蜓的眼睛为什么那么大呢?

总结:蜻蜓的眼睛是复眼,是由成千上百只眼睛组成的,能看到四面八方的东西,所以很大。

(2)蜻蜓的翅膀有两对,薄薄的,透明的,翅膀的两端有红色的翅痣,在飞行时,能够防止震动,保持平衡。

(3)蜻蜓的身体腹部像长长的u字,它的尾巴长长的。3.画出小蜻蜓向不同方向飞的形态。

(1)小蜻蜓的样子不变,只要改变它的方向,启发幼儿画出各种飞行方向和动态的小蜻蜓,要求把蜻蜓的眼睛画的大大的,身体细细的。

(2)在画面上添加景物。

(3)鼓励幼儿画出景物,并大胆涂色,注意构图合理。

4.作品评价

将幼儿作品贴在作业栏中,互相欣赏,说说哪些蜻蜓画的漂亮,哪些画的内容丰富。

小蜻蜓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记事的文章,通过讲述老一辈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学生要爱护有益的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通过人物具体明白的对话,推进故事的发展,引起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从中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受到,并体会到老一辈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导。

捉蜻蜓识蜻蜓放飞蜻蜓,这三部分环环紧扣,前后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本文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通过角色朗读等形式,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从而激起对蜻蜓极其他动物植物的有关知识的求知欲,并领略老一辈家的风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

2、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扣题质疑,理清脉络,学习生字新词。

一、揭示课题:

1、指读以下词语:放飞理想、放飞青春、放飞心情

2、理解放飞:纵放出去,任其高飞。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

放飞蜻蜓(板书课题)读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蜻蜓的曾经不自由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要放飞?谁放飞?怎么放的?)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心中的疑问听老师读课文。

2、自读课文:

a、一读注意编写小节,画出生字词语。

b、二读联系上下文或者,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可以四人小组讨论。

c、三读注意把每个词语句子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的大意。

3、读后交流:

a、读准字音:蜻蜓陶行知慈爱抚摸孑孓复杂

b、理解:

慈爱:慈祥。

孑孓:蚊子的幼虫。

口吻:口气。

d、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

4、再读课文,按照以上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5、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涉机纠正读音。

三、学习生字:

1、学生带读生字,注意抢、蝇后鼻音。

2、分组互相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3、交流,辨析:

抢枪蝇绳纹蚊

钩构饿我夏复

4、指导书写

5、描红习字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读文入境,探究自悟,从中得到启迪。

一、复习导入:

1、检查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2、介绍陶行知其人。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第一段:

1、指名读

2、是一个孩子在捉蜻蜓吗?

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

3、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

4、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

纷纷一词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飞蜻蜓。

5、个别读孩子们的话。

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快快放飞蜻蜓,迫不及待地放飞蜻蜓的心情。)

读出这种心情来!

课文重点段:

1、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放掉呢?

(在课题下的放飞二字下加着重记号!)

2、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有关蜻蜓的呢?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二到十小节多读几遍,想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情后,你会很自觉自愿地将捉到的蜻蜓放飞掉吗?说说原因。(要找出课文中有关能说清楚自己乐意放飞蜻蜓的理由。)

3、指导学生课堂讨论,引领他们自己思考、同桌商量、四人组讨论,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4、课堂讨论:为什么你也同意放飞蜻蜓?

a、从蜻蜓本身讲:它是益虫,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

它是一种有趣的昆虫,尾巴可以掌握方向,保持平衡,饿极时自己吃自己的尾巴,而且眼睛大,看得清四面八方

b、从陶行知先生孩子的方式方法讲:

与孩子说话态度和蔼可亲,不摆架子,方法巧妙。

(1)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

婊?斫狻按劝?保?寤崽招兄?壬?劝?⒆印?

(2)谈话不是指责,而是问翠贞蜻蜓吃什么入手。

(3)从孩子七嘴八舌抢着说看出孩子和陶行知先生是朋友涉机理解什么情况是七嘴八舌抢着说,可以让学生表演七嘴八舌抢着说吃草、吃树页、吃泥土的样子。

(4)陶行知拉着孩子坐在田埂上。表扬翠贞说得对

(5)陶行知先生用商量的口吻问大家:把它放了好不好?涉机理解什么是口吻?,表演以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

c、陶行知先生知识丰富,说的是孩子们都不知道的新道理,新知识,所以孩子觉得新鲜有趣。

5、这样一个知识丰富,和蔼可亲的先生,讲得孩子们心服口服,所以答应把蜻蜓放飞。我们练习一下谈们的对话,注意把握人物的特征。

6、指导同桌练习全班展示

三、归纳总结

1、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以后,回自觉自愿地把蜻蜓放飞?把前面大家讨论的做个归纳。

2、听了他们的理由,我们真的也想把这只蜻蜓放飞,一起读一读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读出大家一同的愿望。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查找资料: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

小蜻蜓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字,掌握9个词语。

2、理解重点语句,能正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动物。

5、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初步感受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句、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陶行知的和蔼可亲和对孩子的谆谆教导。

教学难点:体会陶行知良好的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课件。

课前准备:

1、说说你最喜欢的老师或你心目中的好老师。

2、猜谜语:蚊子 苍蝇 蜻蜓等。

3、唱歌《小蜻蜓》。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解读课题,引发质疑。

1、猜谜语引出蜻蜓,板书“蜻蜓”,学习生字“蜻蜓”。

2、板书:放飞。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谁捉了蜻蜓?谁放飞蜻蜓?为什么放飞?) 板书:捉? 放?

3、过渡: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学会文中的生字。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标出自然段序号。

2、抽读三个学生读生字新词,评价,纠正字音。

3、去掉音节男女生赛读新词,齐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个人自己读,可以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读,或几个同学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抽学生回答可能不完整,可能不够简洁,随即按以下程序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师:要能准确地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首先得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抽学生回答。关键词是什么?板书:捉(起因)

(2)故事的结果怎样?抽生回答。板书:放(结果)

(3)事情的经过是哪些自然段?能用一句话概括吗?抽生回答。板书:讲或劝(经过)

(4)讲解:概括这类写事的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出来。这种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文章,我们就说它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板书: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

(5)你能比较准确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两种句式。(多媒体出示要求)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这篇课文先写 然后写 最后写 。

小结:陶行知先生给孩子们谈了些什么,又是怎样谈的,陶行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书写蜻蜓两个字。

二、检查生字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抽读,全班同学认真听,看她有没有记住他们的名字.教师略作评价。

2、齐读生词。

3、说说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板书:陶行知。指导书写“陶”字。课文先写……然后写……最后写…… 板书:捉 讲(劝或谈)放

过渡:陶行知给孩子们讲了关于蜻蜓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三、细读课文。

(一)抽两个同学读2-10自然段,思考:陶行知给孩子们讲了关于蜻蜓的哪些方面的知识?抽生回答。板书:吃食 尾巴 眼睛

陶行知怎样给孩子们讲蜻蜓吃食这个问题的呢?

(二)学习第2——6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学2-6自然段。多媒体出示要求:

2、检查自学情况,朗读体会情感。

查勾画和体会的情况。理解慈爱、抚摸,出示“抚摸”,都是提手旁,学习生字“抚”。

(2)读悟第二、六自然段。

抽读、范读:体会到陶行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和蔼可亲

指导朗读:试读、抽读、齐读。读出和蔼可亲的样子和疑问的语气。(强调“慈爱”和“抚摸”,读陶行知的话,音量小一点,语速慢一点,读出疑问的语气。)

(3)小结:作者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陶行知的精神品质的。同学们在写人物的时候也要学着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就能把人物的特点以及精神品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3、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

抽一生读作者的话,一生读陶行知说的话,一女生读翠贞的话,一生读男孩的话,全班同学读其他孩子的话。想象陶行知与孩子们对话的场面,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理解“七嘴八舌抢着说”,然后再请几个孩子表演第五自然段。板书:七嘴八舌。

师:孩子们已经知道了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如果这时陶行知让孩子们把蜻蜓放了,会放吗?可是陶行知却继续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等知识。

(三)学习10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学

学习要求:

①迅速默读10自然段,用 画出陶行知介绍蜻蜓尾巴和眼睛的句子。

②与同桌讨论:陶行知为什么还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2、检查自学情况

(1)抽生回答第一个问题,用“陶行知给孩子们介绍了……还介绍了……”的句式。“只介绍了这些吗?”

陶行知在给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大眼睛时哪些词用得好,用你喜欢的符号在书上把这些词勾画出来,体会“成千上万”、“四面八方”的意思。板书“成千上万”、“四面八方”。你能说出几个类似带数字的四字词语吗?欣赏蜻蜓图片,教师引读。

(2)陶行知为什么还要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呢?抽生回答。(让孩子们更进一步了解蜻蜓,喜爱蜻蜓,从而保护蜻蜓,与蜻蜓做好朋友,而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把蜻蜓放飞。)

(四)学习第11自然段。

1、这时候陶行知如果让孩子们把蜻蜓放了,孩子们会放吗?可是,陶行知却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板书:放

(多媒体出示)比较句子:①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他放了,好不好?”②陶行知说:“把它放了。” 指导朗读,结合上下文体会陶行知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尊重孩子

2、孩子们把蜻蜓放飞时是怎样的心情呢?齐读课文最后两句。看书上的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

四:拓展想象:

(学生看图)你们瞧,蜻蜓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陶行知会说些什么呢?小蜻蜓又会说什么呢?(自由交流)

小蜻蜓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学唱歌曲《小蜻蜓》,通过录音与教师范唱,引导学生用心倾听歌曲感受三四拍子旋律,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以表现抒情的音乐情绪,表现自己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二、能用打击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

三、通过自编小蜻蜓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足音的时值,注意一字多音。

教学准备:音乐课件、琴、碰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让我们去郊外看看吧!那里有些什么呢?(蜜蜂、螳螂、桑蚕、七星瓢虫、蜻蜓)

2、简单了解各种益虫。

二、新课学习:

1、师:“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小蜻蜓》,瞧!小蜻蜓看到我们的.到来他多高兴啊,听!他们正唱着歌欢迎我们呢!”

2、初听歌曲《小蜻蜓》,边听边拍手,让同学感受三四拍子的旋律。

3、师:你觉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轻柔、抒情)

4、再听歌曲,学生用lu跟着轻轻地哼唱。

5、按节奏读歌词。

6、跟琴演唱歌曲,唱得柔和、抒情。注意唱足每个音的时值,更好的体现歌曲的抒情性。

7、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从而让学生懂得爱护蜻蜓。

8、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1、师:同学们都见过蜻蜓吧!它有些什么特征呢?你能模仿一下吗?

2、听歌曲创编动作表演。

3、师出示碰铃,让学生为歌曲伴奏,可参照图示。

4、分组表演

a组演唱

b组伴奏

c组表演

5、分段表演歌曲。

四、小结下课

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蜻蜓一天能吃二十多只蚊子,一年下来要吃掉一千只多蚊子呢!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宁,请爱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吧!

2、听《小蜻蜓》音乐律动出教室。

小蜻蜓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感受树叶贴画的美。

2.能选择合适的树叶拼贴出蜻蜓的形状。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蜻蜓的图片。

2.长方形彩纸人手一张,黄色、黑色圆形彩纸若干,椭圆形树叶、柳树叶若干。

3.胶水、剪刀。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活动:“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晴,天气预报它内行。”

2.出示蜻蜓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自己知道的`蜻蜓长什么样。

3.出示收集好的各种树叶,请幼儿观察,根据观察结果引导幼儿小结:树叶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有的像手掌,有的像心,有的是椭圆形,还有的细细长长的。告诉小朋友,今天我们用树叶来拼贴出美丽的小蜻蜓。

4.翻开创意绘本,观察树叶贴画的步骤图,说说拼贴蜻蜓需要哪些形状的树叶和材料。

5.根据步骤提示,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小蜻蜓。

1)准备针形、卵形的树叶若干,用彩纸剪出圆形当眼睛。

2)将蜻蜓的眼睛、身体、翅膀分别组装好。

3)将组装好的翅膀分别贴在蜻蜓身体两侧。

4)贴上彩纸做的眼睛,一只小蜻蜓就做好了。

6.展示作品,大家欣赏评价。

活动延伸:

将没有用完的树叶投放在美工区,提供相应工具材料,请幼儿试着用树叶拼贴出不同姿态的蜻蜓或更多的小动物。

小蜻蜓教案6篇相关文章:

小树叶教案小班反思6篇

小足球教案最新6篇

小坦克兵教案6篇

小小手儿歌教案6篇

小树叶跳舞教案6篇

小刺猬搬果子小班教案6篇

语言小饼干教案6篇

小老鹰捉小鸡教案6篇

小扎染美术教案6篇

大班防火小卫士教案6篇

小蜻蜓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