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卫生教案8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在教案中融入现代科技手段,能够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教案的编写过程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与注意事项,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个人卫生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个人卫生教案8篇

个人卫生教案篇1

设计背景

乡村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影响,大多数孩子的卫生习惯不太好,随地吐痰、扔果皮、纸屑、随地坐爬打滚,个人卫生也较差,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明白讲卫生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知道讲究卫生会让自己成为让人喜欢的孩子。

活动目标

1.知道讲究卫生有利于健康,了解日常生活中卫生小常识。

2.学会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氛围。

4.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增强幼儿讲卫生的意识,逐渐形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一只可爱的毛绒玩具猪。

2.《我爱洗澡》的光碟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师生谈话引出《讲卫生的孩子》。

1.猜猜它是谁?

2.出示小猪并向全班小朋友们作自我介绍(老师生动配音)。

二、基本环节:

听小故事《小猪奴奴》:老师以小猪的身份讲述故事,注意配音语气儿化,动作可爱,表情生动。

1.原来的奴奴是什么样的?朋友们喜欢它吗?(原来的奴奴顽皮,不讲卫生,很脏,朋友们都不愿意跟它玩。)

2.后来的奴奴是什么样的?朋友们对它怎么样?

3.讨论:谁知道怎么做才是一个讲卫生的孩子呢?(让幼儿分别扮演多种角色了解有关生活卫生小常识。)

4.老师以小猪奴奴的口气小结性地说:“小朋友们,希望你们也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孩子,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哦。今天我真是太高兴了,因为我有了很多好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唱歌跳舞吧!”

三、结束环节:

欣赏歌曲《我爱洗澡》。

1.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

2.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尝试自由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四、延伸环节:

游戏《找朋友》,活动自由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讲述故事的形式以及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让孩子们了解有关生活卫生小常识,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和角色扮演知道怎么做才是一个讲卫生的孩子。活动过程幼儿有静有动,还感受了歌曲的欢快气氛,动作的创编也让幼儿有了自由发挥的想象空间。整个活动过程老师起到了引导作用,幼儿能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次活动。如果故事能加以图片或动画课件的形式来进行,就能完全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了。课前准备工作还需要加强。

个人卫生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肢体,感受洗澡的欢乐。

2、逐步积累幼儿洗澡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喜唰唰》、《我爱洗澡》、《日光海岸》音乐

2、宝宝洗澡录像、洗澡用品若干、每人一块沐浴花。

活动过程:

1、宝宝洗澡,引起幼儿洗澡兴趣

(1)有段十分好听的音乐,你们想听吗?让我们随音乐来跳一跳。宝宝们随喜唰唰音乐做律动。

(2)好热呀?你们热吗?怎样才会舒服?

(3)有个十分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看他在干吗?放宝宝洗澡的录像,引起宝宝洗澡的兴趣。

2、交流洗澡的方法,积累洗澡的经验

(1)教师:宝宝洗澡时,洗了哪儿呀?引导宝宝充分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引导幼儿注意洗澡时要保护好眼睛、耳朵、嘴巴不让脏水进入。

(2)提问:宝宝洗澡时用到了什么?我们洗澡的时候会用到哪些东西?

(3)教师出示魔术盒,幼儿猜猜里面藏着什么东西?

小朋友们喜欢变魔术吗?此刻所有小朋友变成小小魔法师,伸出小魔棒(食指)指着魔术盒说变变变,就会变出好多的东西。

教师小结:洗澡用的东西可真多,这些东西都能够让我们的身体变干净和舒服,成为干净的宝宝。此刻每人拿一个喜欢的,让我们随音乐来洗澡吧。

3、大家来洗澡,体验洗澡的欢乐

(1)播放音乐《我爱洗澡》。在前奏部分教师边喊:宝宝们,洗澡啦,边做拧水龙头的动作,然后给每个宝宝抹沐浴液,带领宝宝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扭动。后背洗不到怎样办呀?(帮个忙擦一擦)。宝宝之间互相帮忙擦背、教师与幼儿间互相擦背。幼儿手拉手,变大泡泡,小泡泡。

(2)请幼儿跟着音乐来洗澡,教师观察幼儿的舞动情景,及时表扬表现得逼真、趣味的幼儿。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

4、抹香宝宝,享受洗澡后的欢乐

(1)洗干净了吗?好,轻轻的放回沐浴花。我们用浴巾擦擦身体。(放松)播放音乐《日光海岸》

(2)洗完澡我们抹点什么呢?抹上点宝宝润肤露,闻闻香吗?教师闻一闻幼儿,欣喜地告诉幼儿香极了。

5、延伸活动

回家以后要勤洗澡,做一个健康、讲卫生的好宝宝。

个人卫生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鱼缸脏了要清洗干净。

2.了解清洗鱼缸的方法和步骤。

重点难点:

知道鱼缸脏了要清洗干净。

活动准备:

1.水桶、干净的水、捞鱼网、海绵、纱布、教室清扫用具、抹布。

2.用小桶盛放了一段时间的水。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请幼儿观察鱼缸内水质的变化,如果鱼缸里的水脏了,则提醒幼儿鱼的家需要打扫卫生了。

1.你们看鱼缸里的水和前几天有什么不一样?

2.水为什么变脏了?(引导幼儿理解在饲养鱼的.过程中,鱼的粪便、多余的饲料及其他因素会造成水质变化,水会变得模糊和浑浊。)

3.小鱼喜欢这样的环境吗?我们怎么帮助它呢?(帮助幼儿理解小鱼不喜欢脏水,这时候就要开始准备清洗鱼缸了。)

三、教师清洗鱼缸,请幼儿观察了解清洗鱼缸的步骤和方法。(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教师盛出一部分鱼缸里的水,倒入干净的小桶。(注意水不要装太满,以免鱼儿跃出。)

2.教师用捞鱼网轻轻将鱼儿捞到水桶中。

3.请幼儿帮忙用清水将鱼缸里面的小石子、鹅卵石等清洗一遍。

4.教师用海绵与纱布擦洗鱼缸内壁,可以请幼儿帮忙。

5.清理干净鱼缸后,按照布置鱼缸的方法,请幼儿帮忙铺入小石子并轻轻压平,轻轻放入鹅卵石,再植入水草。

6.教师将放置过一段时间的水沿着鱼缸内壁倒入鱼缸。

7.将水桶里的鱼和水慢慢倒入鱼缸。

四、小结。

个人卫生教案篇4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

活动目标:

1、知道饭前便后洗手的重要性,并愿意在饭前便后主动洗手。

2、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准备:

1、小熊和小猪头饰各一个、听诊器一个、针筒一个、医生衣服一件、毛巾一条。

2、蛔虫图片一张。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请中班的小朋友为本班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小熊看医生》。

(二)关键步骤

1、看完情景表演后,教师提问:

(1)“故事发生在哪儿?”(医院)

(2)“故事里都有谁?”(小猪医生和小熊)

(3)“小熊为什么去医院看院?”(小熊肚子痛)

(4)“小熊为什么会肚子疼呢?”(它不洗手就吃饭,把脏东西吃到肚子里了,肚子里有蛔虫)

2、教师总结:饭前便后要洗手。

教师:“每天我们的手上都会有许多病菌,如果我们不好好洗手就吃东西的话,会把病菌吃到肚子里,小朋友就会生病,还要去医院看病、打针和吃药。”

2、教师示范“六步洗手法”。

3、教师带领幼儿练习“六步洗手法”。

(三)结束活动

请幼儿到盥洗室洗手后喝水,教师从旁指导。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

在语言区提供故事《小熊看医生》的图片与头饰,引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2、生活活动:

在盥洗室贴上“六步洗手法”的图示,在日常生活中请幼儿互监督和检查,比一比谁的手洗得干净。

3、家庭活动

回家后请幼儿把“六步洗手法”教给家长。

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个人卫生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懂得要讲卫生爱清洁,才能防止和减少疾病。

2、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讲卫生的好处。

二、活动准备:

盛有水的两个盆

图片若干

三、重点:

了解引起疾病的原因,培养讲卫生的好习惯。

难点: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讲卫生的'要求。

四、活动过程:

1、设入情景,导入活动。

出示图片提问:

(1)这位小朋友怎么啦?

(2)他为什么捂着肚子?(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猜测肚子的原因)

2、谈话活动。

(1)了解肚子痛的原因。

教师逐一出示“不洗手拿东西吃、吃没洗干净的水果、吃腐烂变质的食物”等图片让幼儿了解肚子痛原因。

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肚子痛的.感受和原因。

(2)生病了该怎么办?(找医生看病,按时打针吃药)

(3)怎样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宝宝?

小结:只要讲卫生,爱清洁,肚子里就不会有蛔虫,就能预防减少和疾病,身体才健康。

3、操作活动。

(1)出示两盆水,幼儿分组检查小手并洗手,老师及时指导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

(2)幼儿观察不同两盆水,说说洗过的水和干净的水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的小手有很多细菌,要勤洗手才能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参考教师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要讲卫生,爱清洁,培养良好习惯。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乐于参与活动,尤其是在操作活动,孩子们在充满兴趣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每个活动环节的设计循序渐进,过度语句做到了衔接,整个活动动静结合,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使整个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今后我会改进,做得更好的。

个人卫生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的标志。

2、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早晚洗脸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

3、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一定要坚持——持之以恒。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模型、儿歌、卡片。

活动过程

1、讲故事

课件展示故事

边看边想,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分析原因

3、教孩子们正确的刷牙方法(利用牙齿模型)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再结合老师的动作示范,全班一起练习正确的刷牙动作。

4、师生共同拍手学唱洗手歌,比一比谁的小手最干净。

5、出示洗澡的图片,讲解洗澡的益处。

6、如何才能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早晚洗脸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

7、师小结

教学反思

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孩子们明白了怎样做才是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同时帮助他们树立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个人卫生教案篇7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服务的能力。

2、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活动准备:

娃娃家:给娃娃洗脸、刷牙、梳头。

手工区;:卡纸、海绵纸、等材料设计各种生活用品并且还可以进行绘画。

阅读区;各种生活类的图画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是个讲卫生的孩子吗?(是的)那你们平时是怎么讲卫生的呢?(请个别孩子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讲卫生的)

刚才小朋友都说了自己早上起来会刷牙、洗脸,讲了很多很多,今天我老师就要来看看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是怎么来表现的。

二、介绍各个区域。

1、娃娃家。

娃娃家里都有很多的娃娃宝宝,今天就要来让我们的小朋友怎么跟我们的娃娃洗脸、刷牙、梳头。

2、图书区。

今天老师在图书区准备了各种生活类的图画书,待会小朋友可以看图书和朋友一起讲讲,看完后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说说。

3、动手区。

在手工区老师准备了:卡纸、海绵纸、等材料设计各种生活用品并且还可以进行绘画。

三、组织幼儿进区区域。

1、提出区域规则。

在进区的时候,你先要想好来你要进什么区角。但是我们进区域时我们先要拿好进区卡,只有拿到了进区卡的小朋友才能到区角里面去活动,如果你去的哪个区角里的卡插满了,你就不能再进这个区了,只有把卡插在哪个区里,你就在哪个区里活动。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

个人卫生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和经常修剪指甲可以预防疾病,维护身体健康。

2、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洗手的方法以和如何使用指甲剪来剪指甲。

3、 德育目标:在教学生洗手的过程中学生要节约用水;教学生剪指甲时渗透平安。

教学重点

学生如何除去手上的病菌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洗手的步骤以和如何使用指甲剪修剪指甲是本课教学时的难点。

教学方法

启发式、直观式、愉快式、实践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水壶、脸盆、肥皂、纸巾、指甲剪、电子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谜语引入

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上一节健康课——《手的卫生》。(师板书课题)

2、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一个小兄弟,长短各不一,团结是力量,永远不分离。(师边念边用手做动作)(谜底:手)

3、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双灵巧能干的手。(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手”的图形)

4、 同学们,你们用手来干什么?——引导学生知道手对我们的学生、生活、工作协助大。

5、 看来手的身手还真大,全班齐读儿歌。(运用多媒体出示儿歌)。

即:我有一双小小手,它的身手可真大,

什么事情都能做,学习生活全靠它。

二、 观察病菌,了解其危害。

1、 由于我们的手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每天我们都要用手接触很多东西,所以我们的手上容易沾上细菌。

2、 打开课本,全班齐读第二句话(即:据调查,每只脏手约带有4—40万个细菌,指甲缝的泥垢里可以窝藏30多种细菌。)

3、 利用多媒体显示细菌图:

这此细菌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其中有很多细菌对我们^______是有害的,我们称它们为病菌。(板书:病菌)病菌对我们^______窨有哪些危害呢?谁知道?——激发学生平时多读课外书,多收集资料。

4、 运用多媒体逐步显示三种病菌对^______的危害,激发学生想方法除去。

① 大肠杆菌:过多的大肠杆菌容易拉痢疾,有生命危险。

② 曲菌:有裂口的皮肤一旦感染上曲菌,就容易化脓,严重的会导致破伤风,有生命危险。

③ 霍乱弧菌:引起烈性胃肠道污染病,传达迅速,受感染者剧烈吐泻、拉米汤样便、严重失水和昏迷,导致生命垂危。

三、 学习除去手上病菌的一种简单方法——洗手

1、 看不一些病菌对我们^______的危害,你有什么感想吗?(板书:?)

2、 小结学生的感想。(板书:危害大 饭前便后洗手)

3、 你们会洗手吗?请一位学生上台洗手。(师在旁指导)(和:讲台上已摆放好不事先脸盆、水壶(内有清水)、肥皂、纸巾)。

4、 分步骤指导学生的洗手。(运用多媒体一边演示一名学生洗手的过程,一边出示洗手步骤文字归纳)即:

① 用水将手浸湿;

② 将手指、手掌、手背打上肥皂;

③ 来回搓手指、手掌、手背;

④ 用流动的清水将手上的肥皂液冲洗掉;

⑤ 用纸巾或干净的手帕将手擦干。

(指导按上述步骤洗手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

5、 请学生上讲台按洗手步骤洗手。要求:边洗手边说出步骤。

6、 为什么要用流动的清水洗?(答案:更容易将手上的病菌冲掉)

7、 师小结:要是我们平时注意饭前便后洗手,而且依照步骤洗,那么我们的手上所沾染的病菌将会大大减少。

四、 学习除去手上病菌的别一种简单方法——剪指甲

1、 我们的手指上有病菌,那么我们手指上的什么地方最容易藏

病菌?请看屏幕——运用多媒体显示,使学生知道指甲越长,所藏的泥垢越多,病菌也就越多。

2、 用什么简单方法可以除去指甲里的病菌?(板书:剪指甲)

3、 学生们用各自桌面上已放置好的指甲剪剪指甲,师巡视。

4、 请一能干的学生上台教大家剪指甲。

5、 师教剪指甲,并进行平安。

6、 刚才没剪干净指甲的学生请再剪(若遇到还未学会使用指甲剪剪指甲的学生可请已学会、已剪干净指甲的学生帮一帮他)。

7、 齐读课文第三句话。(即:所以,饭前便后要洗手,指甲要经常修剪,手帕要随身带。)

五、 小结本节课的知识,齐读儿歌

这节课我们学习不除去手上病菌的两种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洗手和剪指甲,相信大家今后一定会注意手的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板书:勤)下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儿歌(运用多媒体出示儿歌2)即:饭前便后要洗手,病菌才干不入口,指甲长了藏病菌,勤剪指甲不生病。

六、 培养能力,扩展知识面

洗手和剪指甲是除去我们手上病菌的两种最简单的方法,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除去手上的病菌?(先请学生说,褒扬知识面广广学生;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其他一些除去手上病菌的好方法。)

七、 课堂练习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讲卫生吗?为什么?(运用多媒体显示)

1、 把洗干净的手用裤子擦干。(不卫生)

(同学们洗干净手后都习惯性地将手往裤子上擦,这样裤子上的细菌就会沾到手上,手还是脏的)

2、 咬手指甲。(不卫生)

(有好多小朋友都喜欢用牙齿咬指甲,这样很不卫生,更容易把病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

3、 洗手帕。(讲卫生)

(应该向她学习勤洗手帕,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小朋友)

八、 与学生合演小品《吃晚饭》,大家观后谈感想。

九、师用电子琴教学生唱课后专为课文设置的歌曲《一双小手》。

十、 齐读课文,提问: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打算以后

怎么做?

十一、 总结全文,提出希望

我们学了《手的卫生》这一课,希望大家今后要注意手的卫生,

做一个讲卫生、健康生长的小朋友。

板书设计:

6、 手的卫生

病菌危害大

个人卫生教案8篇相关文章:

卫生保健工作计划月计划8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工作总结8篇

卫生院卫生监督工作总结7篇

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5篇

范文卫生工作计划优质6篇

卫生(保健)室工作计划7篇

爱护卫生倡议书6篇

范文卫生工作计划精选5篇

搞卫生心得体会6篇

卫生(保健)室工作计划优质6篇

个人卫生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