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真好教案6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写教案时,要考虑到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保持清晰的思路与节奏,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树真好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树真好教案6篇

树真好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 了解树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挂图20图;小朋友的书

2、 汉字:“树真好”

重点与难点活动过程(预设)

一、说说树的好处价值取向:感受树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整理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激发幼儿喜欢树木,保护树木的情感。

1、一棵大树(出示文字"树")

2、你喜欢树么?说说你的理由(幼儿说到树的作用后翻出该张树叶,没有说到的可以当场画或写文字)

追问:树真好,我们怎么保护树呢?

小结: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树,树让城市变美,保护了环境,树为人们提供资源,带来了便利。树真好。

二、理解散文诗价值取向:感受诗歌的格式,通过欣赏散文中的好词以及体验文中的动作等,对作品有更深的认识。

1、老师带来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让我们听听散文诗里是怎么说的?(ppt欣赏)

2、还记得散文诗里说了什么?(鼓励幼儿用优美的语言叙述,教师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还可以用动作体验一下)

3、分析感受诗歌格式念三段,根据诗歌拉出相应的图片仔细看看,诗歌每一句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诗歌每一句先说了什么,然后说的是什么?

小结:散文诗每一段的都先说了"树真好",然后说清楚了"树好在哪里"。

三、创编散文诗价值取向:尝试用诗歌的格式进行想象创编。

1、幼儿尝试用诗歌的格式予以仿编你们刚才说到树有那么多好处,那请你们编进散文诗好么?

2、幼儿分组,三个朋友为一组,在乐曲的伴奏下进行仿编

3、展示并交流。

树真好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让学生辨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认识到珍视“第一次”,并不去尝试坏事的“第一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独立质疑和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辨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认识到珍视“第一次”,并不去尝试坏事的“第一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策略设计

本文主要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新鲜而刺激,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朗读和字词教学,一方面训练学生朗读的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积累学习习惯;让学生独立质疑、思考,并与其他同学合作研讨解决问题;让学生说自己经历过的“第一次”,联系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中心意思。

课文比较简单,放手让学生做,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精神。加强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班上有多少位同学?请在这个数字后面加上一个“1”,从现

开始,我就是你们中的一员。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课堂大赛,说实话在我见到你们之前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很紧张,但是自从我走进教室看到你们充满灵气的目光和热情之后,我相信我们今天的合作一定会很愉快,你们一定能够给老师带来惊喜。我说得对吗?你们有信心吗?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周素珊的文章《第一次真好》,让我们共同来体验第一次的美妙吧!

[活动意图]

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活跃气氛,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

二、解读课文

1、自由朗读

[教师活动]

(1)提出朗读要求:注意语速、感情。

(2)用多媒体展示要注意的词语。

[学生活动]

(1)读屏幕上的词语。

(2)任选一词造句。

2、齐读课文,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1)“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2)课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3)作者围绕详细写了哪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3、再次读课文,质疑解疑,合作研讨。

(1)组织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可以是关于课文内容的,可以是关于写作手法的,也可以是关于词语含义的,还可以是关于文章不足的地方的等等。再组织学生自行答疑。

(2)补充学生可能没有想到的问题。并组织学生自行答疑。(多媒体展示问题)

a.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b.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d.为什么有的“第一次”不能尝试?

e.

[活动意图]

培养学生独立质疑、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搜索你生活中的记忆,想一想,你的生活中经历了哪些难忘的第一次,选最精彩的告诉大家。然后用一句话来说明你的第一次好在哪里?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同学们的第一次真可谓多姿多彩,因为这些第一次,你们的生命也变得多姿多彩。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感想,那我们把它写出来怎么样?请大家也以《第一次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树真好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学习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在朗读中学会抓住文眼,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3、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学习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在朗读中学会抓住文眼,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学法指导:

这是两篇散文,散文的学习宜采用朗读的方法——在朗读中把握课文的内容,在朗读中理解课文的主旨,在朗读中体味文本的语言,在朗读中了解文章的写法。

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行道树》)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2、学会抓住文眼,感受行道树所象征的奉献者形象,树立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前热身

1、请给下列加点的生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堕落()烟cōng()点zhuì()繁弦急管()

苦熬()牙yín()冉冉()贪lán()污浊()

2、自由朗读课文后思考:

(1)、课文是用第几人称写成的?

(2)、课文通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内容与的?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交流预习1

(二)、听读或朗读课文,并交流预习2

(三)、悟读,理解内容

1、通过朗读,你感悟到了什么?请你结合文中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是一列的行道树,我是从课文的

看出来的。

2、通过理解,你认为行道树是一种怎样的形象?

3、请你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旨。

(三)、疑读,品味语??

这篇课文虽短,但有些句子的含义深刻,难于理解。请你从文中找出这些难于理解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探讨。

(四)、拓展阅读

行道树

陈润曦

初中时学过张晓风的'《行道树》。

没想到这时会想起它,因为它的渺小。

我们学校大门外的两旁都是树。很是茂盛。这些树一直贯穿地包围着整个科技园。不知不觉便形成了科技园里一道特殊的风景。

我不敢说它们给我带来了什么东西,但我却总是感受到了它们用力的呼吸,即使它们不曾引起人的注意。

第一次感受它们的存在,是在领通知书的那天。天气格外炎热,仿佛太阳只管它不顾死活地放射性“大笑”,把所有的“笑声”散发出来似的。于是,人们变得黝黑。于是,人们变得浮躁。于是,人们懒得不想睁开眼睛……

所有的一切都那么懒懒散散,惟有树,努力地张开它们的“三头六臂”,努力地与太阳比着“胸怀”的宽广。只是,终究是比不过的。

但是,即便如此,因为有了树的伟大,才能渗析出太阳的斑斑点点,不能不说,在这个时候,人们应该多么感谢它。

我总是坐在窗边。我也喜欢窗打开后,蹿进来的新鲜的气息。即使夹杂着许许多多城市中的尘土,但始终不能拂灭那新生嫩芽的生机,高大树木的凉意……这些,总在炎热夏天的午后,为你的心灵带来一次洗礼。

灯火霓虹的城市,改不了的喧嚣,换不了的颜面。只有那些树让你感受到了时间在变,季节在变,虽然很不明显。但即使是嗅觉不灵敏的我也能从中嗅出点什么。

我不知道如果没有了这些树,路灯会不会孤独;

我不知道如果没有了这些树,人们会不会感到缺少了什么。

我只知道虽然这些树都在,但谁也没有很细心地每天观察它们。它们只是城市的陪衬,可有可无。但它们真的消失的时候,你才觉得生命中真的缺少了、失去了什么。

是的,这人来人往的城市,总是有些东西在用力地呼吸着,比如行道树。这些东西在默默地创造着属于它们自己的奇迹。

第 二 课 时(《第一次真好》)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文中事件的概括,了解详略得当的写法。

3、结合自身的经历,感悟并学会珍惜人生“第一次”的体验。

一、课前热身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柚子树()硕大()shà时间()zǐ妹()

玲珑剔透()()()fū小鸟()雏形()

2、默读课文,思考:

⑴、全文一共记叙了哪些“第一次”?

⑵、作者对“第一次”有怎样的感受?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检查交流预习1

(二)、自由读课文后,交流预习2

(三)、仔细读课文,并思考:

1、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件“第一次”,请简要概括。

2、“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3、请试着找出全文的主旨句并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四)、赏析读课文,回答:

1、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

2、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五)、体验读课文,想一想:

1、作者既然说“第一次真好”,为什么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不矛盾吗?

2、既然第一次真好,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值得去尝试?试举例说明。

3、请讲述你生命中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

4、学完了本文,你一定有很多感触,思考一下:此刻,你最想尝试的“第一次”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愿同学们努力去尝试给我们生命中带来宝贵经验的有益的第一次,开拓暂新的生活领域,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树真好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快乐、小鸟、唱歌、羽毛、保护、树苗、不许、枝头”等词语。认识“梳、理、灵、捕、翠、牌”6个字。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要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4.通过看图理解课文,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背诵课文,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

难点

了解“红领巾”指的是谁?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

1.大家看,这是在哪儿,图中有谁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间?

2.请学生完整地叙述图意。

课文是怎样描述的?

二、初读课文。

l.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先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轻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节试读课文,读后评议。

注意:“新”的韵母是前鼻音,要指导学生读准。“羽”是两个“习”。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说说这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林中的小鸟最快乐。)

(2)议答:从哪里可以看出小鸟最快乐?

(结合图画,从“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一边”想象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用“可爱”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体现出小鸟们自由自在的生活。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说说通过读知道了什么?(林中小鸟最活跃。)

(2)质疑解疑。

①什么是活跃?(启发学生从“扑棱棱、飞来飞去”体会小鸟非常活跃,还可结合小朋友生活实际理解。)

②它们在忙些什么?(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3)指导朗读,要读得快些,体现出小鸟在忙碌地捉害虫。

3.学习第三小节。

(1)小声读,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下来。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重点理解:

①“红领巾”指谁?(看图理解,指少先队员。)

②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

(少先队员一大早就到树林中,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且广泛宣传“不许打鸟”,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③练习朗读。读出赞扬的`语气。

四、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鸟类?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快乐、小鸟、唱歌、羽毛、保护、树苗、不许、枝头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生字,说说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重点指导:

歌:左面是个“哥”,右面是把“次”去掉两点水。

保:右边不要写成“果”。

写:上边是“冖”,下边的笔顺是一 与,提醒学生不要写成“马”

3.指导书写。

生字中有6个是左右结构的字,其中“歌”“羽”“新”左右相等,“保”“得”“打”左窄右宽。“歌”“新”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

三、朗读指导

这首诗押ao韵,朗读时要读出韵律来。要通过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爱鸟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读出设问句的语调,并且要把“最”“可爱”“机灵”“红领巾”读重音。

第一节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体现出小鸟们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二节速度较快,体现出小鸟在忙碌地捕捉害虫。

第三节中“不许打鸟!”和“‘红领巾’真好!”句末都是叹号,但第一句是折使句,严厉禁止打鸟,朗读这句语气要坚决;第二句是感叹句,要读出赞扬的语气。

四、做找朋友的游戏。

布置作业

1.连一连。

2.看拼音写词语。

3.搭配词语。

机灵的 树苗

翠绿的 小鸟

蓬松的 羽毛

3.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l)清晨,林中谁最快乐?

(2)清晨,林中谁最活跃?

(3)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

4.造句。

可爱

快乐

5.说说生活中你是怎样保护小鸟的?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实践创新

1.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区放置鸟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

2.在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学讲鸟类趣闻。

树真好教案篇5

一、说教材。

?“红领巾”真好》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读到这首小诗,犹如打开一幅清新动人的画卷,置身其间,仿佛看到小鸟在歌唱。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语言生动活泼,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全诗分三节,结构基本相同,每节都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叙述。整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美与爱的赞歌。

二、说学生。

我们班的同学经过一年来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朗读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很强。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如下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

2、过程和方法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交流,发现识字规律。借助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在朗读中悟情,在悟情中朗读,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时,我遵循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如下几种教法方法:

1谈话激趣法;2整体阅读法;3情境教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学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五、说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背诵课文,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

难点:了解“红领巾”指的是谁?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

六、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精心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看图导入。

1、大家看,这是在哪儿,图中有谁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间?

2、请学生完整地叙述图意。课文是怎样描述的?快到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音纠正错误读音。

(四)朗读感悟,指导背诵。

1、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说说这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林中的.小鸟最快乐。)

(2)议答:从哪里可以看出小鸟最快乐?

(结合图画,从“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一边”想象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用“可爱”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体现出小鸟们自由自在的生活。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说说通过读知道了什么?(林中小鸟最活跃。)

(2)质疑解疑。

①什么是活跃?(启发学生从“扑棱棱、飞来飞去”体会小鸟非常活跃,还可结合小朋友生活实际理解。)

②它们在忙些什么?(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3)指导朗读,要读得快些,体现出小鸟在忙碌地捉害虫。

3、学习第三小节。

(1)小声读,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下来。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重点理解:

①“红领巾”指谁?(看图理解,指少先队员。)

②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

(少先队员一大早就到树林中,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且广泛宣传“不许打鸟”,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③练习朗读。读出赞扬的语气。

(五)找出规律,指导背诵。

看看这三节诗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反复诵读,练习背诵。

(六)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做游戏巩固识字。

2、读自编小短文,巩固识字。

3、写字指导。

(七)布置课外活动

1、向学生介绍几种珍贵的鸟类,激发他们爱鸟护鸟的情感。

2、在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们讲鸟类趣闻。

(八)小结。

同学们,小鸟是人类的朋友,还是环境的卫士。你也是一位“红领巾”,也想得到小动物们的夸奖吗?让我们行动起来,和文中的“红领巾”一样,去爱护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吧。

七、说板书设计。

小鸟机灵活跃捕捉害虫

红领巾钉鸟巢保护小鸟

总之,整个设计,我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学习,加深理解和体验,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能以长久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让学生学有所得,在轻松、愉快中体会情感,发展语言。

树真好教案篇6

教学准备:

1、百鸟图

2、生字卡片

3、配套课件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难点:

1、 渗透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入手,质疑激趣

1、小朋友们,读了课题,你们发现课题与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各抒己见,引导联系上册识字6中的一群“红领巾”理解课题。)

2、你们真会提问题,就带着这些问题,赶快到课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到课文下边的.“苹果”和“树叶”中找一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按小节指名读,订正字音。侧重订正“蓬、棱、巢、崭”的读音。

(三)自主识字,展示成果

1、充分自读课文后,顺应学生的好胜心强,让学生展示自主认字的成果,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提示:“棱”在“扑棱棱”词中变读为一声。)

2、展示生活识字成果:“牌”字在哪儿见过?(门牌号、刻字牌匾)

编歌谣识字:几只小鸡叽—叽—叽,一群小鸟喳—喳—喳。

3、巩固识字。

(1)记分识字比赛(学生抢读,用手指自己记分,最后请得满分的同学挥挥手。)

(2)开火车(师说:特快列车在哪里?小朋友两手臂摇动着说:特快列车在这里!哪一组声音宏亮就从哪组开始。)

(3)阅读配套读物复现生字。

(四)深读课文,朗读感悟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课文。

2、看:美丽的百鸟图。听:教师示范朗读。感受: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什么?

3、讨论:小鸟为什么高唱“‘红领巾’真好”?

(放鸟巢、插木牌)再用赞美的语气读最后一句。

4、你觉得小鸟可爱吗?看图,再读读课文,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小鸟的可爱(外形、叫声、作用……)

5、美读课文。读出对小鸟的喜爱。每小节的第一句要读出问句的语气。“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扑棱棱、飞来

(1)自由练读:要读出小鸟的可爱,红领巾爱鸟护鸟态度的坚定。

(2)评读:指名读,大家都来当小评委,说说读得怎么样,再通过你的读告诉他应该怎么读。

(3)赛读:读第一节争当“最快乐的小鸟”;读第二节争当“最机灵的小鸟”;读第三节争当“爱鸟‘红领巾’”。

(4)美读:配乐读:表演读(一个学生读每小节中的问句,一部分学生读答句。)

(五)写字指导:灵、晨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1、用字卡做游戏巩固识字。例如,听老师说字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字并大声读出来:口字旁的字(叽、喳)

2、读自编小短文,巩固识字。

3、做摆长龙的识字游戏。

(二)美读课文,激发感情

1、自由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美美地读一读。

3、和同桌交流你在朗读中所体会到的小鸟的可爱和当“红领巾”的自豪。

(三)找出规律,指导背诵

1、看看这三节诗有没有相似的地方?(第一句都是相似的问句,句式相似)

2、找出重点字词(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扑棱棱、飞来飞去)

3、反复诵读,练习背诵。

4、展示成果,指名背诵,合作背诵,集体背诵。

(四) 发现规律,指导写字

1、出示六个字:羽、领、捉、理、跃、蹦

2、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多数是左窄右宽。用“比个子”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左右两部分大小宽窄的变化。

比如“领”,通过比较使学生注意到,左右两部分是“头不齐脚不齐”,“令”捺变点。这样既能使学生正确书写,又能将字写美观。

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足字旁。

3、练习书写

(五)主体参与,引导实践

组织讨论、制定实践活动方案。

同学们,每当我们到郊外游玩的时候,会发现在蓝天白云下面,除了绿树红花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鸟。

它们不仅是人类的朋友,还是环境的卫士。你也是一位“红领巾”,也想得到小动物们的夸奖吗?

让我们行动起来,和文中的“红领巾”一样,去爱护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吧。

(六)朗读拍手歌,深化感情

你拍一,我拍一,几只小鸟叫叽叽。

你拍二,我拍二,房檐底下有小燕儿。

你拍三,我拍三,孔雀跳舞真好看。

你拍四,我拍四,蜘蛛结网捉虫子。

你拍五,我拍五,蜜蜂采蜜真辛苦。

你拍六,你拍六,树上有只小斑鸠。

你拍七,我拍七,蜻蜓像架小飞机。

你拍八,我拍八,青蛙岸边叫呱呱。

你拍九,我拍九,蝌蚪成群水里游。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人人知。

(七)课外拓展

1、和同桌共同设计两句保护动物、爱护花草的提醒语。

2、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们讲鸟类趣闻。

3、搜集下关于动物、植物的知识。

树真好教案6篇相关文章:

国画画树教案5篇

语言春天的树教案7篇

大班树教案反思优质5篇

幼儿神奇的树教案7篇

关于树的教案反思5篇

印画树教案8篇

语言春天的树教案优质5篇

给予树优秀教案7篇

树优秀教案推荐8篇

大班识字树教案5篇

树真好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