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的教案模板6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在写教案时,建议加入课堂小结和反思部分,教案的结构清晰,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蜗牛的教案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小蜗牛的教案模板6篇

小蜗牛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3/4节拍的特点,用流畅、欢快的声音唱出小蜗牛逍遥、自在的心情。

3、进一步了解蜗牛背壳的神奇作用。

活动准备:

1、歌曲cd

2、蜗牛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蜗牛图片,引出歌名。

(1)师:快乐的小蜗牛,背着房子去旅游,你想做这只快乐的小蜗牛吗?

(2)师:我们一起来学一首歌唱小蜗牛的歌,名字就叫《快乐的小蜗牛》,仔细听听歌里是怎样唱小蜗牛的。

2、欣赏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

师:歌里唱的是怎样的.一只小蜗牛?小蜗牛想去干什么?

(2)欣赏歌曲第二遍。

师:小蜗牛的房子有什么好处?

(3)欣赏歌曲第三遍。

小蜗牛有很神奇的背壳,就像一座房子,风雨都不怕,它可以到处旅行,多么逍遥自在。

3、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按歌曲节拍拍手,感受歌曲。

(2)幼儿跟唱,重点唱出轻松的情绪。

4、分组演唱表演歌曲。

小蜗牛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用牙刷喷画,体验用不同绘画工具绘画、玩色的乐趣。(重难点)

2、培养幼儿绘画兴趣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用白色油画棒在纸上画有蓝天草地的背景6幅。

2、红、黄、蓝、绿、紫颜料每组1份。

3、剪刀、擦布人手一件。

4、梳子、牙刷人手1份。

5、排刷每桌2把。

5、教师范画一幅。

6、《蜗牛和黄鹂鸟》背景音乐活动过程:

一、找蜗牛(入场)二、情境范画《五彩蜗牛》

教师边讲述边以情境的方式画出《五彩蜗牛》

(一)小朋友,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神奇的事把小蜗牛们变成五彩蜗牛?

总结:是彩虹的五彩光照到它们身上把它们变成五彩蜗牛。

(二)天上的彩虹妹妹把它身上那美丽的七彩色借给了汤老师,让我给大家变五彩蜗牛,你们想不想看我变呢?

现在,我要拿出我的宝贝(出示牙刷、梳子)有了这2样宝贝我就可以变出五彩蜗牛。

我要开始咯,请大家看仔细,听清楚了!

1、结合儿歌教师示范一遍老师的`五彩蜗牛是怎么变的?(请幼儿回答)2、请2名幼儿上台练习(1)请**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来变五彩蜗牛。(教师手把手和幼儿一起示范,结合儿歌)(2)现在,**小朋友上来,你也来变变五彩蜗牛,(第2次的时候请幼儿自己刷,并找出失败的原因。)要求:1、梳子不能放的太高,近距离可以更快的刷出五彩花。

2、刷的时候一定要用力,动作要快。

三、分组制作《五彩蜗牛》

现在,老师要把这个本领传给中二班的每一个孩子,让你们也来变变五彩蜗牛,你们开心吗?今天学的这个本领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牙刷喷画》。

要求:

1、每组6个小朋友,要分工合作完成作品。2名幼儿负责刷蓝天和草地,另外4名孩子剪出蜗牛的形状,进行喷画。刷完底色的孩子也一起去喷画。

2、喷的过程中蜗牛会卷起来,请不要用手去压,干后变直。

3、待蜗牛和背景干后才能将它们上去。

四、作品评价及欣赏作品附:情境故事《雨天的蜗牛》

滴答滴答,下雨了!雨水落到地上,地上的小草变绿了,从泥土里慢慢的钻出来。

花儿喝饱了水,也伸伸懒腰醒来了。

瞧!小蜗牛们也慢慢从草丛里爬出来了,它们在雨里快乐的扭动着身体。

好像在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过了许久,雨停了,天空变的更蓝,白云也慢慢飘出来了!

太阳哥哥笑眯眯的出来了。这时,天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彩虹发出了漂亮的五彩光,把地上的小蜗牛们变成了五彩蜗牛。

小梳子,平躺下;小牙刷,手中拿。

123,喝口水;456,提起来,789,抖一抖。

左刷刷,右刷刷,来来回回用力刷,用力刷。

下面喷出五彩花,五彩花。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将幼儿带入了小蜗牛的动物世界。幼儿在教师生动的语气语调的猜谜语的引导下,进入了活动,而且注意力集中,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性很高,始终处于“乐学”的状态,表达积极,思维活跃。在语言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脑、眼、耳、手、口并用,使幼儿通过视觉、听觉、言语等器官的相互联合,掌握运用语言交际的基本能力。活动中,教师制作的课件具有可操作性,根据故事的进展播放,幼儿从听到看,幼儿的情绪、注意力、思维等都随之而变化。教师的提问具有开放性、拓展性,给了幼儿很大的想象空间,巧妙的提问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无限的想象。

小蜗牛的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小,手腕肌肉尚未发育完善,手眼不能协调一致。开展陶泥动手制作的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陶泥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塑造物体形象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在上学期的陶泥活动中,孩子们初步掌握了捏、团、搓、压等技能,学会了搓面条、团汤圆等。在此基础上本学期我结合了小班孩子喜爱动物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此活动《蜗牛》。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泥条盘绕的方法制作蜗牛。

2、愿意和同伴交流、讨论,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3、养成耐心、细致做事的习惯,对陶艺活动感兴趣。

重难点分析

活动重点:学习用泥条盘绕的方法制作蜗牛。

活动难点:用泥条盘绕的方法制作蜗牛,愿意和同伴交流、讨论,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活动准备

蜗牛图片多幅、陶泥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哪个小动物呀?你在哪里见到小蜗牛过?它在干什么?

二、观察蜗牛图片,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1、观察蜗牛的身体。

师:小朋友,你们看,蜗牛头上有什么?(触角)

2、观察蜗牛背上的.壳。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蜗牛背上有个什么?(壳)

3、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蜗牛的基本动态。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小蜗牛在干什么?它是怎么爬的?谁来学一学?

三、教师引导幼儿创作小蜗牛

1、师:小蜗牛真可爱,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把你喜欢的小蜗牛用陶泥做出来呀?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用陶泥尝试制作各种各样的蜗牛。

2、师幼讨论,练习蜗牛的制作方法。

3、教师示范用泥条盘绕的方法制作蜗牛。

四、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各种不同姿态的蜗牛,教师个别指导。

五、活动评价

幼儿将制作的蜗牛展示出来,互相评价。说说你喜欢哪位小朋友制作的蜗牛,为什么?

课后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引导了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幼儿了解了蜗牛有触角和眼睛还有身上的壳。但是在幼儿创作的环节中,由于时间和材料准备的关系,我没有让幼儿给蜗牛制作眼睛和触角,有点小遗憾,这部分我是在课后帮助幼儿一起完成的。在制作蜗牛的时候,我引导孩子们把蜗牛的壳和身体都放在一起进行盘条了,经过这次活动,我建议可将其两分开盘条,做出来的蜗牛还要逼真。

小蜗牛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能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中活泼、诙谐的性质,会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活动重点

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活动难点

会选择合适的打击乐为乐器伴奏。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尝试过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物质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各一个、节奏图谱一张、铃铛和木鱼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导入:

一、通过故事,引出课题。

1、(出示蜗牛与黄鹂鸟)对,有一天,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来到了一颗葡萄树下,这时候一只黄鹂鸟高高兴兴地也飞过来了停在了葡萄树上,但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音乐就知道了!

基本环节:

二、聆听歌曲使幼儿第一次感受歌曲的节奏。

一、(出示图片)

1、小蜗牛也想爬到哪里去呢?,它有又是怎样爬的呢?

师: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学一学蜗牛的`动作师:这时候黄鹂鸟是怎样做的,有对它说了些什么呢?

幼: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三、看图谱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节奏

1、“其实蜗牛与黄鹂鸟也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动作,咦,躲到哪里去了呢?”

2、(出示图谱)图谱上面画了些什么呢,请你找一找幼:有拍手、搭肩、跺脚师:原来蜗牛和黄鹂鸟想让小朋友也来学一学它们的动作。

3、引导幼儿学会看图谱做动作,教师边示范做动作。

4、接下来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学一学蜗牛和黄鹂鸟吧!(全体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5、幼儿互相合作打节奏(面对面拍手)结束:

四、打击乐合奏

教学反思:

本课的不足就在于准备不够充分,这一课时去完成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在教授新歌学唱的时候时间不够用,使得内容有所压缩,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矫正一些唱的不准的音节。在表演这一环节上,虽然这节课学生在表演的形式上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老师没有参与其中,只是起到了一个指导的作用,还是不够的。

小蜗牛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并拍出3/4拍的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2.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和旋律,学唱歌曲,。

3.了解蜗牛的特征,体验蜗牛快乐的情感。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鼓、蜗牛ppt、美丽的风景背景、蜗牛房子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3/4节奏强弱弱的特点

1.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敲打鼓声,咚哒哒,强弱弱,敲四下)

2.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敲鼓并说咚哒哒咚哒哒)

3.现在老师要敲出两种不同的鼓声,你们听一听,有什么不一样?第一种:咚咚咚,敲四下,第二种:咚哒哒,敲四下。

4.告诉我,哪里不一样?(幼儿自由回答)

5.第一种鼓声他的声音大小都是一样的,咚咚咚(敲鼓,并说),第二种鼓声他的声音有的强有的弱,敲鼓并说咚哒哒,强弱弱强弱。那我们把这种第一拍是强拍,后面两拍是弱拍的节奏叫做强弱弱的三拍子。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伸出小手,用小手拍咚哒哒咚哒哒。

6.那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拍出强弱弱的声音呢?你来说。我们学一学。

7.那今天我们就要用这种强弱弱的声音来学习一首歌曲。

二、学唱歌曲

1.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好朋友,瞧!他是谁?(出示ppt)(小蜗牛)

2.那小蜗牛长得怎么样呀?

3.哦,小蜗牛的背上有一个圆圆的壳,那这个壳有什么用?(这个壳像房子一样,可以躲在里面,很安全)我是快乐的小蜗牛,呦呦,背着房子去旅游,呦呦。(出示图片贴在卡纸上)

4.它的头上有什么?(触角)

5.那我们给他一个好听的词,叫小犄角。

6.好,现在伸出你的两根小手指,当小蜗牛的小犄角。伸出两只小犄角,呦呦,一边看来一边走。呦呦(出示图片)

7.小蜗牛开心的时候会唱歌,它唱:咿呀而哟,呀咿而哟。我们来学一学。

8.小蜗牛唱的这么开心,那他会回头吗?(不会)

9.小蜗牛说:我从来不回头不回头。

10.老师现在把我们刚才所说话的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看,指着图谱念儿歌,要求幼儿一起念)(我是快乐的小蜗牛)

11.现在我们用三拍子的节奏来年这首儿歌,跟着老师一起念。(边敲鼓边念)

12.老师把这首儿歌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快乐的小蜗牛》,你们听:开始唱,并敲鼓。

13.你喜欢哪句?我们来学一学。(钢琴伴奏,敲鼓)

14.现在老师弹琴,老师大声地唱,你们小声的唱。(弹琴,敲鼓)

15.现在老师轻轻地唱,你们大声地唱。(弹琴,敲鼓)

三、趣味性演唱和表演

1.(出示ppt)现在老师这里有三只蜗牛,一只蜗牛妈妈,两只蜗牛宝宝。蜗牛妈妈这么大,走路的声音应该怎么样?(很响)老师很响的敲下鼓。那蜗牛宝宝这么小,走起路来怎么样?(轻轻地走)所以蜗牛宝宝轻轻地走路没有声音。所以三只蜗牛走路的声音应该是咚--没有声音(边敲鼓边解释,第一拍敲鼓,二三两拍不敲,以前一拍动作延伸后两拍)

2.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三只蜗牛走路的声音,伸出小手,拍手练习咚-的节奏,第一拍拍手,后两拍延续拍手之后的伸展动作),要求有一个老师安排敲鼓。

3.练习完之后,要求小朋友用所学拍手的动作一边唱歌一边拍手,之后也可以拍腿。老师和幼儿一起做拍手唱歌动作,要求有个老师在一旁敲鼓,一个老师弹琴。

4.现在,我邀请小朋友上来做游戏,请五位小朋友上来按咚-哒-哒的'节奏敲鼓,其他小朋友来唱小蜗牛的歌曲。请五位小朋友轻轻搬起小椅子面向大家坐好,然后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鼓和一根棒。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开始敲鼓,老师在一旁用铃鼓稳定节奏,其他小朋友大声唱歌曲。

5.现在我来当蜗牛妈妈,蜗牛妈妈要带宝贝们出去旅游了。谁愿意上来当蜗牛宝宝?(点5个、10个、全班小朋友上去饶教室一圈)

6.排好队后,老师在前面做咚哒哒有关三拍子节奏的动作,幼儿跟在后面学做,也可以是幼儿自己想的三排节奏的动作。要求一边做动作,一边大声唱歌,坐在位置上的小朋友也一起大声唱歌。(要求有个老师弹琴,有个老师敲鼓)

活动反思:

在这一音乐活动中,教师一开始就以情感入手,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小蜗牛出去旅游时的快乐心情。接着,又引导孩子在游戏中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在有了一系列充分的体验基础上,孩子们学唱歌词就非常容易,也创编出了许多表示小蜗牛快乐心情的动作,通过创编,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了歌曲的情感。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

小蜗牛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蜗牛具体会面所吃食物而呈现的不同颜色。

2、学习短句:小蜗牛吃了一只xxx,变成了x蜗牛。

3、能通过颜色大胆联想物品,较清楚的讲述自己的相法。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

2、教学准备:人手一张蜗牛照片,各种颜色水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蜗牛”图像,说说,认认,丰富词语:慢吞吞。

二、欣赏故事(变色蜗牛)

1、猜猜,小蜗牛喜欢吃什么。幼儿可以结合经验回答。

2、欣赏故事(变色蜗牛),看看故事里的蜗牛吃了什么东西了,幼儿看课件,回答故事中的提问。

a、小蜗牛先吃了什么?(绿颜色的树叶)变成了什么?(绿颜色的蜗牛)

b、小蜗牛又吃了什么?(红颜色的草莓)变成了什么?(红颜色的蜗牛)

c、小蜗牛怎么变成黄色的了?(吃了黄色的梨子,变成了黄颜色的蜗牛)

3、知识迁移,出示紫色的蜗牛,幼儿说说其颜色,引导幼儿说出小蜗牛为什么变成紫色。巩固短句:小蜗牛吃了一只xxx,变成了x蜗牛。

4、游戏:变色蜗牛a、今天我给小蜗牛还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呢,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能最快为小蜗牛找到好吃的。如果你找到了请你来说说:小蜗牛吃了一只xxx,变成了x蜗牛。看看谁找的又快,说的又好听。

现在我们一起去找吧!

b、你的小蜗牛吃了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的呢?请你把你的发现去跟后面的老师介绍一下吧!看看谁说的最好听!

三、结束活动。

向身后的爸爸妈妈介绍介绍,我的手里的蜗牛为什么变成这个颜色的`了。

活动反思:

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颜色鲜艳的图片给幼儿以感官上的刺激,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认真倾听故事的积极性。其次选择的故事内容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故事内容中的短句的重复有助于目标的落实最后是每一个环节的展开与实施比较自然、紧凑,体现递进的关系,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小蜗牛的教案模板6篇相关文章:

小动物的手和脚教案推荐6篇

小螃蟹的教案7篇

小螃蟹的教案优秀5篇

小兔子开铺子的教案7篇

中班语言小老鼠的教案7篇

小班小老鼠的旅行教案7篇

大班粗心的小画家教案5篇

小老鼠和蛋的故事教案7篇

会跳舞的小树叶教案8篇

涂果酱的小房子大班教案5篇

小蜗牛的教案模板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