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类教案参考6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教案的实施,我们能够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通过观察课堂情况,我们能够对教案进行有效调整,下面是汇报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语言类教案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语言类教案参考6篇

幼儿园语言类教案篇1

设计意图

设计的本节教学活动课源于有些小朋友在吃午点香蕉时出现困难(不知道如何下手),同时香蕉独特的外形特征也吸引了小朋友的关注,于是想到可以运用香蕉的“弯”、“躺”、“立”等不同形态引导启发幼儿进行想象,结合“香蕉会变戏法”的游戏让幼儿运用感官经验在玩中探索想象,并学会用清楚简单的`语言进行自由表达,让幼儿养成爱思考、肯动脑筋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想象活动,对活动感兴趣。

2.学说句子:“香蕉像……”。

3.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

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引导幼儿用“香蕉像......”说一句完整的话。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吃过香蕉,自己尝试剥过香蕉。

2.物质准备:香蕉若干、纸巾。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根据已有经验,激发兴趣,拉近距离(师生一起跳《水果拳》中关于水果名称的小片段)。

2.拿出装有香蕉的袋子,作神秘状,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样好吃的水果,让幼儿猜它是谁?幼儿猜完后揭晓结果。自由说说香蕉的样子:长长的,弯弯的,皮是黄黄的,用手剥去皮才能吃。

二、启发想象,鼓励用语言表达

时刻贯穿引导学说句子:“香蕉像……”。师创设问题情境:“香蕉会变戏法,你们信不信?”

1.师轻轻地将香蕉呈现——弯腰状

引导启发:香蕉开始变戏法了,变变变,变变变,香蕉像什么?(小桥、眉毛、月亮、彩虹、发卡、枪等)

2.师轻轻把香蕉呈现——卧躺状

引导启发:香蕉又变戏法了,变变变,变变变,香蕉像什么?(小床、小船、滑梯、摇篮等)

3.师轻轻地把香蕉呈现——立状

引导启发:香蕉真会变戏法!变变变,变变变,香蕉像什么?(刀、电话、耳朵等)

小活动:打电话。

4.每个小朋友拿一个香蕉,自由发挥想象摆弄:弯弯的香蕉像什么?教师适时引导:把香蕉放在嘴巴上、鼻子前、头上等(像笑脸、象鼻子、象牙)。

5.最后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教师剥开香蕉,请幼儿说说这时的香蕉像什么。(花、蜘蛛、喷泉等)

三、分享食物

1.引导幼儿明确吃东西前要清洁手。

2.让幼儿尝试剥开香蕉皮,对不会剥的幼儿教师进行适当指点或请小朋友帮忙,最终让幼儿自己剥开皮,让幼儿在尝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幼儿边吃边说:“好吃,好吃,变小了”、“好吃,好吃,又变小了”,让幼儿从吃中感知香蕉从整体——部分——没有的渐变过程。

4.引导幼儿知道有好吃的要和小朋友分享,一起吃才有乐趣,同时幼儿吃完后要把果皮放进垃圾桶里或指定的地方。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整理场地。

活动反思

请小朋友回去以后想一想,还有哪些水果也会变戏法,来告诉老师或是你的好朋友。

幼儿园语言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2、大胆想象,能用连贯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梦境。

3、萌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五颜六色的花瓣、图谱

活动过程:

一、谈话:你们做过梦吗?你做过什么梦?

二、欣赏散文

1、师;深绿色的森林里有一位梦姐姐,到了夜晚,她就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地飞出来,知道她去干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梦姐姐的花篮》。

提问:梦姐姐把梦送给哪些小动物了?

它们的梦是什么颜色的?

2、播放课件配乐朗诵,提问:小黄鸡、小青蛙和小鸟都做了什么颜色了梦?为什么呢?

梦姐姐真好,给了小动物那么美妙的梦。我们也来说说这三个美妙的梦吧!(幼儿回答,依次出示图谱)

3、引导幼儿再次配合课件欣赏散文。

师:小动物们梦见了什么呢?我们再听一听吧!

三、仿编散文句子

师:梦姐姐最喜欢爱幻想的孩子了,谁想得到这些花吗?请大家赶紧闭上眼睛,梦姐姐就会送你一朵小花。(梦姐姐送给你一朵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一个什么梦,梦见了什么?)

四、梦姐姐为我们送来了这么美妙的梦,我们到班上把这个美妙的梦画出来吧!

散文:梦姐姐的花篮

在一片深绿色的树林里,住着美丽的梦姐姐。梦姐姐长着一对会飞的翅膀,胳膊上总是挎着一只轻巧的`花篮,花篮里装满五颜六色的花。每到夜晚,梦姐姐都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飞出来。

小黄鸡靠在妈妈身边甜甜地睡着。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黄色的花。于是,小黄鸡做了一个金黄色的梦。它梦见金黄的太阳,金黄的田野,田野上开满金黄的油菜花。

小青蛙正在小草边静静地睡着。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淡绿的花。于是,小青蛙做了一个绿色的梦,它梦见碧绿的湖水,碧绿的荷叶,荷叶丛里有一支碧绿的莲蓬。

小鸟站在树枝上美美地睡着。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红色的花,于是,小鸟就做了一个红色的梦。它梦见火红的晚霞,火红的枫叶,枫叶边飞舞着火红的浆果……

梦姐姐最喜欢那些爱幻想的孩子,她觉得这样的孩子可真可爱,所以,她总是把最美最好的梦送给孩子们。

幼儿园语言类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们了解圣诞老人、圣诞树的由来,感受圣诞节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圣诞节。

2、了解圣诞节的吉祥物,知道圣诞节是外国人的节日,与中国的节日"春节"实行对比,感受中西节日的不同。

3、通过欣赏歌曲《圣诞快乐》感受"四三拍"欢快的节奏,尝试实行打击乐配器。

4、通过尝试制作装饰圣诞树、圣诞老人,画心中的圣诞,折圣诞帽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收集相关《圣诞》的图书和故事。

2、收集相关圣诞布置的装饰品、食品、卡片、图片等实行圣诞节及春节的环境创设。

3、铃儿响叮当vcd碟片、多媒体课件。

4、剪刀、胶水、抹布、操作作业纸、彩色皱纹纸、图片、拉花等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复习节奏乐《铃儿响叮当》

1、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出圣诞节由来。

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初步了解圣诞节的由来。

2、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圣诞节的经验,说说为什么喜欢圣诞节。

活动二:介绍圣诞吉祥物(圣诞老公公、圣诞树)的由来让幼儿了解,丰富幼儿相关圣诞节的知识。

1、播放媒体课件,了解圣诞老人的传说。

(1)圣诞老公公是谁?

(2)圣诞老公公是怎样给小朋友送礼物的?

2、播放媒体课件,了解圣诞树的传说。

(1)老爷爷为什么会有一棵挂满礼物的树?

3、圣诞节与春节的对比。

(1)从颜色、吉祥物、吃、穿、人们的活动等实行对比,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别4、欣赏歌曲《圣诞快乐》

(1)感受歌曲"四三拍"欢快的节奏,尝试实行打击乐的配器。

活动三:自选区域活动

区域一:美工用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的`方式制作圣诞树

区域二:手工做驯鹿拉的圣诞老人。

区域三:折纸幼儿通过看流程图,尝试折圣诞帽。

区域四:绘画画画心目中的圣诞节。

区域五:科常通过各个方面实行圣诞节与春节的对比,进一步学习、感知。

区域六:排图讲故事通过理解、阅读故事中的文字,将图片贴在相对应的位置上。

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四:请"圣诞老人"给小朋友发放礼品,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

幼儿园语言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中“祖国”的含义,知道祖国很大、很美,产生自豪感。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学习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尝试仿编诗歌。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小白鹅、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小鸭子、小牛、小鸟、小猴子等。

2.《美丽的祖国》语言cd(盒带)、教师教学资源。

3.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2~33页。

活动过程

1.借助图片,帮助幼儿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1)分别出示小白鹅、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等图片,请幼儿说说动物的名称及其生活的地方。

(2)分别出示河流、山坡、泥窝、花朵图片,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地方,分别是谁的家。

2.结合教师教学资源完整感知诗歌内容,尝试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2)教师尝试接龙朗诵诗歌,如教师朗诵前半句,幼儿接后半句。

(3)完整朗诵诗歌,用轻柔、优美的声音表现诗歌的美感。

3.理解诗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尝试仿编诗歌。

(1)尝试仿编诗歌。

为什么小白鹅说,祖国有清清的河流?(因为河流是小白鹅生活的家。)

用同样的方法仿编出其他诗句。

(2)尝试创编诗歌。

出示小鸟、小猴等的图片,请幼儿说说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会告诉我们祖国有什么?

(3)师幼结合图片,共同朗诵所仿编、创编的诗歌。

活动延伸:

1.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2~33页,根据画面提示,引导幼儿继续仿编《美丽的祖国》。

2.可在阅读区里投放更多图片,供幼儿进行仿编诗歌游戏。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本文扩展阅读:祖国: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简单来说,祖国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人们崇拜、爱惜和捍卫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土地。人们对祖国的感情包括了对国家主权、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

幼儿园语言类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尝试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2、体验问答式儿歌的乐趣。

活动过程一、导入

1、"今天呀,我们青蛙班来了几个可爱的水果宝宝。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吧。"

2、老师出示贴有苹果、香蕉、西瓜、葡萄的水果图片(没涂颜色的一面),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

二、学习儿歌

1、"这些水果宝宝呀有点不开心,因为他们没有漂亮的衣服,不过没关系,陈老师这有4种漂亮颜色的衣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

2、出示4种颜色,让幼儿说一说,引导他们学说"红红的""黄黄的""绿绿的""紫紫的"。

3、让幼儿在四种水果中找一找,哪个水果是红红的(苹果),并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苹果苹果红红的)。

4、出示图"什么水果红红的"告诉幼儿问号表示要动脑筋想问题,师问第一句"什么水果红红的",幼儿完整回答"苹果苹果红红的"。

5、什么水果黄黄的?幼儿找一找,说一说,并把香蕉图片贴到儿歌中。

6、什么水果绿绿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请幼儿来把西瓜图片和葡萄图片贴到儿歌中,并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7、告诉儿歌名字,完整念一遍。

8、老师问幼儿答t:现在陈老师想考考我们小朋友,我来问,你们来回答我好吗?(加上动作)9、幼儿问老师答。

三、创编儿歌。

1、t:除了儿歌中说到的这些水果,还有一些水果也想穿上漂亮的衣服,他们是谁呢?出示其他水果图片,帮助幼儿认识这些水果。

2、请幼儿从椅子下拿出准备好的水果图片,然后贴到后面相应颜色的板上,在贴的同时请幼儿说一句"xxxx红红的(黄黄的、绿绿的、紫紫的)"

3、展示四块板,老师每块板问一句,幼儿一起回答。

四、鼓励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t:小朋友们真聪明,用这些水果编成了一首新儿歌,还有许多水果也能编进儿歌中的,回家让爸爸妈妈帮我们记下来好吗?

幼儿园语言类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练习说意义相反的词,锻炼逆向思维和灵活的反应能力。

2.体验颠倒儿歌诙谐、幽默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颠倒带来的快乐。

3.能与同伴合作创编各种形式的颠倒话儿歌,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事先丰富幼儿幼儿反义词的相关知识,生活环节播放颠倒儿歌。

2.《太阳西起往东落》《老鼠抓个猫》语言cd(盒带)。

活动过程

1.教师设计游戏情境“反话王国”,带领幼儿学习反义词,说出常见的反义词,锻炼逆向思维和灵活的反应能力。

(1)(出示皮球)看这是什么?他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大一个小)大和小就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我们叫它反义词。

(2)(出示两本书)看这两本书有什么不同?(一本新的、大的、厚的,另一本旧的、小的、薄的)大和小、新和旧、厚和薄意思是差不多的还是相反的?(是相反的)他们也是反义词。

(3)教师说词语,幼儿答反义词。如:教师说“上”幼儿回答“下”。练习“左-右、前-后、高-低、胖-瘦、里-外”等反义词。

2.带领幼儿听颠倒儿歌《太阳西起往东落》,分析儿歌中的颠倒之处,巩固其中涉及内容的基本知识。

3.请幼儿一起跟录音朗诵,感受儿歌语言有趣、幽默的特点。

4.引导幼儿仿编多种形式的颠倒语,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1)两人一组,练习词语颠倒,如一个说“灯亮了”,另一个说“亮灯了”;或者一个说“猫抓老鼠”,另一个说“老鼠抓猫”)

(两人一组,练习简短句子颠倒,如我登台,我台登(灯);我拖地,地拖我。让幼儿感受颠倒带来的快乐。

(3)以组为单位,仿编事物颠倒歌,如“小鱼飞到天空里,小鸟游在大海中,小兔尾巴长又长,松鼠尾巴短又细。”

5.请幼儿画一幅关于颠倒方面的画,看谁画的画里面的颠倒词最多。

幼儿园语言类教案参考6篇相关文章:

人力类工作总结参考6篇

销售类的工作计划参考6篇

幼儿园语言关于龙的教案精选6篇

文化类的演讲稿参考6篇

小班语言幼儿园真快乐教案6篇

创业类的演讲稿参考6篇

分享类的演讲稿参考6篇

幼儿语言活动的教案最新6篇

幼儿中班语言教案通用6篇

幼儿语言活动讲故事教案6篇

幼儿园语言类教案参考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