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地毯教案5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合理选用教学方法与教具能增强效果,是编写教案时的重要考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分层任务,是教案体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拼地毯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拼地毯教案5篇

拼地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2、培养自己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分析问题的习惯。

3、通过朗读、讨论,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是人的美德。

4、通过片断练习,发展想像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全面地分析、刻画人物形象。

2、培养自己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对一学生进行评价,赞扬他身上所具有的美德)

师:你最欣赏你的同学、朋友身上的什么品质?(生回答)每个同学身上都闪耀着美的光芒,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朋友――米妮,也是美德的化身,今天,我们将随着米妮到童话世界去参加这美德的聚会,在这里,你不会感到孤独,得到的只有快乐。(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挑写生字词(听意思写词语)

2、(出示幻灯片)“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轻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因此,年轻人成长时首次听到的故事应该是美德的典范……这样,我们的年轻人才能在健康的土地上成长,沐浴着阳光雨露,接受美好的事物。……”

美国作家莫德·林赛的《美德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其中有寓言、神话、小说诗歌,每一篇都在展现人类最基本的美德。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问题:米妮是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内容中找出评价依据

用上这样的句式:米妮是个_____的孩子,课文第__段这样写道:“______”

2、《陌上桑》一文为了突出罗敷的美貌,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同学们回忆。本文在描写米妮这个形象时,也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谈谈正侧面相结合写法的好处。

四、听读课文,畅谈体会

可以围绕以下话题

1、课文题目与童话前半部分并没有太多联系,试着换个题目,看表达效果是否会受到影响。

2、课文是通过米妮的哪些心理活动表现她的诚实的。

五、说说自己,培养情趣

师:以米妮为镜子,照照自己,谈谈自己身上有什么弱点。

说话题目:《我和米妮比一比》 《米妮,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勇于解剖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力争不断完善自己!)

六、小结

正侧面相结合的写法对于突出人物的形象和思想性格是很有好处的,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学习和使用这种方法。这个童话故事的重点是写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的情节,在这里,作者不是叙写行动而是描写心理来表现人物。作者采用了形象化的描写来写米妮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而且句尾用惊叹号,表明米妮的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与星星的爻寸话也写得十分生动感人。这是作者精心的设计,暗示了一个人要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才会得到生活中的宝藏。

七、作业

片断练习,任选一题:

1、假若米妮上床后就睡着了,请你发挥想像,写下下面的情节。

2、米妮回家后有什么遭遇呢?请你展开想象来续写童话。

拼地毯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标题与内容的关系。

2、分析米妮的形象,学会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3、理解美德的内涵,体会故事的深意。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活动导引

1、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读懂意,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充满了神奇浪

漫想象的文段。

2、导入新课。

(二)诵读活动

1、个人朗读、分小组朗读、全班齐读相结合,诵读全文。

2、诵读要求与策略:

①文题是地毯下的灰尘,从全文看,这个题目有何深意?

②你在预习时对米妮这个小姑娘的形象已有了初步了解,请在诵读时进一步加深你的感受。

(三)思考活动

1、学生活动要求

将课前预习和课上朗读的感受结合起来,思考读前老师提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

2、教师辅助策略

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试着另拟课文标题,说说自己的喜好,以体会课文标题的深意。

(四)交流活动

1、关于标题的深意

明确:《地毯下的尘土》这个题目就很有深意,耐人寻味。从题目上一点也看不出作者想要说明什么。通读全文便可知,地毯下的尘土是课文所叙故事的关节点,它暗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姑娘米妮自觉主动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是表现米妮诚实的一个重要情节,也是揭示作品的一个主要内容。

故事的开头也不像一般的文章那样讲究扣题呀、点题呀什么的,而是从小米妮的身世讲起,经过层层的铺垫之后在故事的结尾部分才点题,告诉读者地毯下的尘土是怎么一回事。

2、米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米妮是一个勤劳能干、善良诚实的好孩子。)

3、活动方式

站在孩子角度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养成敢于质疑、不人云亦云的学习习惯,对所拟标题有创意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促成自由争鸣的场效应。

(五)品析活动

1、浏览课文

要求:边读边圈出描写小姑娘勤劳的句子。

2、讨论交流

3、文中两次写小姑娘望窗外的风景意在说明什么?

?明确:窗外的景色是从未见过的美丽景象,米妮津津有味地看着,连干活都忘了,于是来不及打扫地毯下的尘土了;作者又用星星的形象透过窗户,向她眨着眼,用星星的语言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来表现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第一次描写,引出了故事的重点情节地毯下的尘土;第二次描写,引出了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也引出一段生动细致的心理描写,使一个诚实善良的小姑娘的形象跃然纸上。

重点品析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

(六)总结活动

1、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故事还告诉读者要养成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良好习惯。

2、米妮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向米妮学习。

拼地毯教案篇3

1.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如何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致刻画。

3.通过片断练习,发展学生想像力。

过程和方法

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分析问题的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讨论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是人的美德。

重点:品析“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的情节。

难点:将所悟到的道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一、情境导入

1.一个优秀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你认为拥有哪些美德才是一个有“德”之人呢?

畅所欲言要点:同情、自律、责任、友谊、工作、勇气、坚韧、诚实、信仰、忠诚……

2.“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轻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因此,年轻人成长时首次听到的故事应该是美德的典范……这样,我们的年轻人才能在健康的土地上成长,沐浴着阳光雨露,接受美好的事物。……”美国作家莫德?林赛的《美德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其中有寓言、神话、小说、诗歌,每一篇都在展现人类最基本的美德。今天,我们将随着这篇课文去参加这美德的聚会,在这里,你不会感到孤独,得到的只有快乐。

朗读、品味,摘记要点,进入老师创设的情境进行阅读分析。

二、熟悉课文内容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问题:米妮是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内容中找出评价依据学生朗读、勾通、摘录,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条理。示例:“她是个勤劳的孩子,文中第几段这样写道……她是个诚实的孩子,文中第几段这样写到……”

(估计学生的回答都是从正面描写的角度)

2.引导:《陌上桑》一文为了突出罗敷的美貌,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同学们回忆。本文在描写米妮这个形象时,也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谈谈正侧面相结合写法的好处。

回忆旧知,背诵相关诗句。勾画、谈体会,分组讨论。

3.课文题目与童话前半部分并没有太多联系,试着换个题目,看表达效果是否会受到影响。学生通过变换题目练习,理解课文主要情节是“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因为米妮诚实、善良的美德也主要是从这一情节体现的。

4.引导学生品味“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这一重点。体会作者运用形象化的心理描写写米妮内心深处的斗争,生动感人。

要点:米妮没有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内心深处久久不能平静,总是在想着“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作者在这里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而且句尾用的是惊叹号,这就表明了米妮的内心在进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作者用星星的形象“透过窗户,向她眨着眼”,用星星的语言“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来表现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最终诚实占了上风:“她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了扫帚,开始打扫地毯下的尘土。”

三、讨论作品意义

引导:跟米妮相比,我们现在中学生的讨论发言,力求层次清晰,内容具体。

四、本课小结

正侧面相结合的写法对于突出人物的形象和思想性格是很有好处的,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学习和使用这种方法。这个童话故事的重点是写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的情节,这是作者精心的设计。在这里,作者不是叙写行动而是描写心理来表现人物。作者采用了形象化的描写来写米妮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而且句尾用惊叹号,表明米妮的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与星星的爻寸话也写得十分生动感人。

问题探究

调查研究内容: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

活动步骤

1.选取几位调查样本(以十名学生为宜)。

2.通过对其本人、同学、父母、老师采访和日常观察了解其性格特点。

3.分析其性格形成原因,并作出书面总结。

4.向其父母提出改正其不良性格的合理化建议。5.监督约束其行为,直至有所进步。

拼地毯教案篇4

一、总体构思

这篇课文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象,题目的设计很有深意,耐人寻味,在教学中要通过对题目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的内容富有意义,课文通过米妮出去找工作的故事,刻画了一个诚实、善良、勤劳、懂礼貌、乐于助人的小姑娘的形象,学习时要结合对主人公性格的分析,让学生讨论该怎样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本文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非常独到细致,要在教学中通过朗读来认真品味、理解,弄清楚这些描写的作用及好处,并在作文中学会运用这些写法。

二、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见解。对于主人公性格的分析,要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来概括,尽量避免用简单的词汇来给主人公的性格下定论。对于主人公的美德,可以要求学生联想读过的其它文章,思考哪些人物具有和本文主人公相类似的性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辅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是否尝试过在假期出去找一份工作来为自己挣点零花钱呢?可能有很多同学有这个想法,只不过还没有付诸实践;也可能有的同学已经有过在假期卖报纸、冰棒、鲜花的经历了,可是大部分同学可能都还不需要自己出去挣钱来补贴家用,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大家会认识一位懂事的小姑娘,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出去找工作的。

(二)字词积累

勉强 葱茏 眷顾 真挚 津津有味

以上词语,要求学生注音,并在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再分别另造一个句子。因为词语不多,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在课堂上完成。

(三)诵读课文

本文语言活泼生动,充满丰富的想象,诵读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前四段,做好感情的铺垫。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其余部分,可以让一个朗读水平较好的女生扮演米妮的角色,一部分同学齐读小矮人的话,其余同学读课文的叙述部分。

3、诵读的同时思考问题:

小姑娘米妮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中?课文开始为什么不直接写她出去找工作,而是从她的身世写起呢?

诵读结束后,学生进行讨论,

明确:米妮的家庭很贫困,“一家人勉强吃饱穿暖”,可是家里的气氛却十分温馨、和睦,母亲勤劳能干,女儿也很懂事勤快,“在这两个幸福的孩子看来,都充满了欢乐。”这些内容看起来无关紧要,却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做了重要的铺垫,因为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想到,米妮勤劳诚实的美德,应该只有在这样的家庭中才能形成。

(四)思考和讨论

1、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主人公性格的有关语句,用铅笔画出来,并指出这些语句反映了主人公什么方面的`性格,并指出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明确:懂礼貌

①“她匆匆地赶过去,敲了敲小屋的门,没有人答应。她敲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没有人来应门。她想,这儿可能没有人住吧!她打开门,走了进去,决定就在这里过夜。”

——正面描写。先敲门,直到判断可能没有人住才进去,多么懂礼貌的孩子!

②“米妮看到了小矮人,就出来见他们。‘你们好,’她说,‘我是米妮.格雷,我出来找工作,因为我亲爱的妈妈病了。我是天刚黑时进来的,我——’”

——正面描写。见到房子的主人,先问好,再介绍自己,再说明进来的原因,很有教养。

③“所以她谢了谢他们,答应了下来,……”

——正面描写。答应帮小矮人工作后首先道谢,这里的描写虽然简短,但是不容忽视。

勤快能干

①“她的两个女儿……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像一只新的发夹一样光鲜。”

——这是正面描写小米妮的勤快能干。

②“等她的手一暖和过来,她就开始整理房子。”

——正面描写。在家里就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稍事休息马上干活。

③“她洗了盘子,整理了床,擦了地,正了正火炉前的地毯,把十二把小椅子沿着火炉摆成了一个半圆。”

——正面描写。做事情有条不紊,能干。

④“一进门,她就吃惊地缩回了脚,她看到了十二张小床,每张床上的被褥都是乱糟糟的,一张布满了灰尘的桌上乱七八糟地放着十二个盘子,房间的地上也非常脏,到处落满了灰尘,”“你刚来时我们的房子的样子有点惨,但现在你已把它收拾得清洁有敞亮。”

——房子里先前的脏乱和后来很清洁敞亮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侧面突出了小米妮的能干。

⑤“第二天一早,……她做了一顿可口的早餐。小矮人们离开后,她打扫了房子,并补好了小矮人的衣服。晚上小矮人回家来了,他们发现炉子里的火烧得红红的,桌上一桌热气腾腾的晚饭正等着他们。”

——这段话,先从正面描写,再从侧面描写了小米妮的勤快和能干。

善良和乐于助人

“米妮心里也很高兴,她很喜欢这些善良的小矮人,希望能帮助他们。所以她谢了谢他们,答应了下来。”

——心理描写。不仅答应的很爽快,而且在这前后的行动中,确实可以看得出,小米妮是很尽职尽责的。

诚实认真

“‘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她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毯下的尘土。”——心理描写。在激烈的心理矛盾之后,米妮选择了诚实,于是也收获了金币,这也许是她所有美德的回报吧。所以在那以后,她“总是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而且总是要擦地毯下的地板。”

(五)交流活动

1、请学生概括米妮的性格,说说米妮这个形象在现代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一问题的讨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独生子女身上的一些特点尤其是弱点,针对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娇骄二气、不够勤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种种现象,进行深入讨论,应当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这些现象存在的巨大隐患,比如由于懒惰或者生活自理能力差引发的身体素质下降、心理问题、就业问题等。

2、联系自己读过的故事,想想有哪些故事的主人公和米妮一样具有令人难忘的美德。要求学生说出故事的名称、大致情节、人物的姓名,以及自己对这个故事和人物的认识。

这一话题的讨论最好让学生在课前有一定的准备,讨论时自由发言,不一定拘泥于课文中涉及到的美德,诸如关于勇敢、诚信、舍己为人等美德的故事都可以。讨论时老师可做适当点评,通过这一讨论可以让学生得到道德,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和交际能力。

例如:

王尔德的《快乐王子》的故事:小王子生前不知道忧愁,死后被塑成雕像站立在广场上,亲眼目睹人民生活的苦难,善良的王子托小燕子把装饰在自己身上的珍珠、宝石、金片,全部送给了最需要帮助的贫苦的劳动人民。

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的故事:大海深处,生活着无忧无虑的人鱼们,可是大海最小的女儿人鱼公主爱上了一位英俊的王子,因此将自己的声音送给女巫,乞求女巫帮助自己变成人形,以来到自己心爱的人的身边。可是女巫告诉她,一旦王子娶了其他的女人,她就将永远变成泡沫。人鱼公主为了爱情,毅然接受了女巫的条件,将自己的尾巴,变成了两条光洁修长的腿。可是,失去了声音的她却无法向自己心爱的人倾诉爱情,终于有一天,王子娶了另外的新娘。新婚之夜,人鱼公主的姐姐们给了她一把刀,只要她杀死王子和他的新娘,自己就可以变回人鱼的模样,回到大海里继续无忧无虑的生活。人鱼公主并没有这样做,她不忍心看着自己心爱的人死去,宁可让自己一个人痛苦,于是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她变成了泡沫。但是,由于她的善良、真诚,上帝使她的灵魂得到了永生。

3、朗读从“不久,小矮人们回家来了”到“就像月亮一样圆润、闪亮!”这几段文字。

讨论:

a、这几段文字集中写了小米妮的心理矛盾,“虽然当时没有人知道,但自己心里却很不安。”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愿意把它说出来吗?

这一节讨论老师可以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做引导,要求学生说出真实感受,有很多学生可能有这方面的经历,比如踢足球砸破了别人的玻璃窗,自己一直没有主动认错;弄丢了朋友的东西,朋友却不知道等等,通过这一节的讨论,要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坦诚地说出自己的错误求得朋友的谅解,比忍受内心的自责要痛快得多。

b、这一节的内容和故事的题目有着紧密的联系,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题目,并自己为课文拟一个新的标题。

明确:这几段文字是故事的关键,本文虽然写了小主人公很多美德,但作者着力刻画的还是“诚实”这一,而且通过小米妮打扫地毯下面的尘土获得金币这一情节,告诉读者“只要认认真真去工作,就回得到好的回报”这一道理。用 “地毯下的尘土”做标题,因为它是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至于学生自己为本文设计的标题,只要能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合情合理即可。

(六)小结

本文的学习我们通过分析小主人公的形象,学到了运用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的方法,尤其是本文的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并把它运用到我们的日常写作中去。同时,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主人公身上发现许多美德,而这些,也许正好是我们所欠缺的。

(七)布置作业

写一篇300字以上的短文,描述自己熟悉的一个人,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以上的描写手段(语言、行动、肖像、细节等描写),突出其主要性格。

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

地毯下的尘土

小主人公的性格 具体表现

懂礼貌 敲门、自我介绍、道谢

勤快能干 在家里、收拾房间、做饭

善良和乐于助人 全心全意地帮助小矮人

诚实认真 认真打扫地毯下的尘土

拼地毯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分析米妮形象,学会塑造人物方法。

3、理解美德内涵,体会故事深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数年前有一名座椅制造商雇用一批年青人,以手工制造椅子。商人依据每人制造出来的椅子数量,每周付款一次,但有一个条件:每一把椅子要在检验合格后,工人才能取得应获的工资。这名制造商非常留意其中两名年青人——罗富士和何汉励,这两个人每周都分别造出很多好的椅子,而且很少有不合格的情形。随着时光的流逝,制造商需要找一名监工了,他想到了要从这两人——罗富士和何汉励——之中选出一位来担任。如果你是那位制造商,你怎么决定呢?

那位制造商是这样做的:将所有工人召集起来,并宣布为了赶工,只要椅子造好了,不管是否通过检验,他都计件付酬。于是,椅子的产量大大增加了。这时,制造商分别去检查罗富士和何汉励所做的椅子。结果,罗富士所做的椅子的品质跟往常一样的好,但何汉励在新政策下做的椅子却有一半不合格。

1、你猜:谁可以升到监工的职务上去呢?是罗富士?还是何汉励?(学生各抒己见)

是啊,一定是诚实的罗富士当上监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诚实的童话故事——《地毯下的尘土》。

二、ppt演示“学习目标”

三、梳理故事情节

1、请同学们根据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把课文分成4部分,每部分大意用8字小标题概括。

一(1——5):家贫母病,外出打工。

二(6——17):光临木屋,帮助矮人。

三(18——32):打扫尘土,获得金币。

四(33——34):带币回家,不忘教诲。

2、课文标题是“地毯下的尘土”,从全文看,这个标题有什么深意?

“地毯下的尘土”这个标题很有深意,耐人寻味。如果只看标题,看不出作者想要说明什么。但是,通读全文就可知道,“地毯下的尘土”是课文所叙故事的关节点,它暗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小姑娘米妮自觉主动打扫地毯下的尘土,是表现米妮诚实的一个重要情节,也是提示课文的一个主要内容。

另外,故事的开头也没有扣题、点题,而是从小米妮家贫母病的身世讲起,经过层层铺垫之后才在故事的结尾部分点题,告诉读者地毯下的尘土是怎么一回事。

四、分析人物形象,学会塑造人物方法

①提问:米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要求用“从文中xx这句话可以看出,米妮是一个xx的孩子。”这个句式回答。

②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③指名作答,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1、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像一只新的发卡一样光鲜。(第1段)

2、她的姐姐就洗盘子,擦地板,把家里弄得漂漂亮亮的。(第2段)

3、一跨进门,她就吃惊地缩回了脚。等她的手一暖和过来,她就开始整理房子。她洗了盘子,整理了床,擦了地,正了正火炉前的地毯,把十二把小椅子沿着火炉摆成了一个半圆。(7、8、9段)

4、“噢!”小矮人异口同声地说,他们所有的话都像唱歌一样好听。难道这不令人高兴和吃惊?我们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第10段)

5、晚上小矮人回家来了,他们发现炉子里的火烧得红红的,桌上一桌热气腾腾的晚饭正等着他们。(第18段)

6、“那位小姑娘,”星星们叫道,“把房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第27段)

结论:

1、2、3句通过正面描写米妮的动作,表现了她勤劳能干;4、5、6句通过侧面描写,也表现了米妮勤劳能干。

7、直到她上了床,看到星星透过窗户,向她眨着眼,她这想起地毯下的尘土,因为她好像听到星星们在说:“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

米妮把脸转向墙,她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就在她的心里,说:“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

“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

“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她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打扫地毯下的尘土。(23——30段)

这几段文字,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了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从而让米妮诚实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段,体会米妮的心理。

五、体会故事深意,升华道德品质㈠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故事还告诉读者要养成“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良好习惯。

“虽然当时没有人知道,但自己心里却很不安。”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拿起笔,把它倾泻在语文草稿本上。也许就在你写完最后一个字时,你心里的不安就会烟消云散了。

拼地毯教案5篇相关文章:

幼儿数字教案大班教案5篇

8的减法教案大班教案参考5篇

小班户外游戏教案教案5篇

小班健康教案保护牙齿教案5篇

4的分解教案大班教案5篇

认识数字6教案中班教案5篇

花与瓶教案美术教案5篇

大班社会教案交通标志教案5篇

漏教案设计优秀教案推荐5篇

关于伞的教案教案5篇

拼地毯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