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不仅包含知识点,还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并实现目标,是坚持编写教案的长远意义,,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拼音课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拼音课教案篇1
知识与目标:
1、学会复韵母“ei” 能认清形,读准音。
2、学会“ei”的四个声调。
3、能正确拼读、书写音节。
方法与技能: 掌握复韵母的音、形及四声。
情感与态度: 掌握复韵母的音、形、标调方法,认字。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配合学习ei的录音带、教学挂图和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卡片,读字母:“a、o、e、i、u、黒~”。
2.教师谈话: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ai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ei朋友好吗?请大家看黑板:
板书:10.ei、
二、看图学习复韵母ei的音形
(一)学习复韵母“ei”的音形
1.学习“ei”的音
(1)出示“ei”图: “ei”
问:你们能不能用学习“ai”的音形方法学习“ei”的音、形呀?4个同学为一组讨论,一会儿我们请每组的代表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2)请小组派出的小老师给大家讲“ei”的音形
(图上画的是一个小男孩用力在砍一棵枯树,小男孩发出的声音就是“ei”的音。请大家看枯树和小男孩手里拿的砍刀,共同构成“ei”的形。“ei”是由单韵母“e”和“i”组成的。)
(3)教师结合小老师的讲解要进行鼓励表扬,发给他们组一朵小红花。和他们学得一样好的小组也奖励一朵小红花。
(4)如果学生读得不准,教师适当进行必要讲解。
(二)总结复韵母的发音方法
(1)师讲:复韵母“ei”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一个整体,发音时,要先发第一个韵母的音,再从第一个韵母的音向第二个韵母的音快速滑行,改变成第二个韵母的口形,口形由大逐渐交成“i”的`口形。
(2)用这样的方法再试着读读“ei”,体会方法。
三、学习复韵母“ei”的四声
1.读“ei”3个复韵母
2.按顺序读6个单韵母“a、o、e、i、u、”,告诉学生他们是好兄弟,老大a,老二o,老三e,老四i,老四u,老六。
3.“ei”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那么在标调的时候,应该标在谁的头上呢?我们来学一首标调歌。板书出示标调小儿歌:
6个兄弟标调号,没a找o e,i u并列标调号,谁在后面送给谁。
(1)学生读读儿歌
(2)想想什么意思?
4.结合刚才的小儿歌试着给3个复韵母标调号。
(1)出示
ei ei ei ei
请同学想想应该怎样标调号?
(2)请同学到黑板上把复韵母标上四声调
5.学生练习读四声:
(1)自己读
(2)同桌读
(3)齐读
(4)按顺序读,不按顺序读。
板书设计:
ēi éi ěi èi
拼音课教案篇2
一、教材目标
1、是认读6个单韵母、10个声母。
2、是比较并抄写形近的声韵母。
3、是看图拼读音节。
4、是练习拼音,认识事物,把音节和图画正确地连起来。
5、是认读巩固学过的字。
二、教学准备
拼音字母卡片,生字卡片。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注意:
这是汉语拼音部分的第一个复习,学生理解题意会有困难,教师要具体指导,让学生先弄清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再进行练习。
一、复习指导第一题读字母
1、先让学生自己读,教师提示要读准每个字母的音;
2、再同桌两人互读;
3、最后老师把卡片打乱顺序用开火车的方法轮读,看谁读得又准又快。
二、复习指导第二题,比较形近的声韵母,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指导学生区别b—d、f—t、n—m、u—ü。
1、先集体认读,
2、再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b和d,都是由竖和半圆两笔组成,但是半圆的位置不同,读音也不同。b是竖、右下半圆,d是竖、左下半圆,可以用顺口溜区别:
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
第二步对比书写,边抄写边小声读字母。
三、复习指导第三题“看看读读”
1、先看图
2、再拼读音节。其中lǎba、yīfu中有轻声音节,教师示范轻声的读法。pùbù两个音节形近音近,要提示学生看清读准。
四、复习指导第四题:
(1)看看图上画了哪六种动物;
(2)拼读音节,指一指音节所说的动物在哪里;
(2)照鸭、yā的样子,画线把动物和相应的音节连起来。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指导第五题巩固认字
1、先让同桌两人一个打乱顺序指,一个认,互换练习,
2、老师检查认读。
3、最后可启发学生想想:哪两个字可连成一个词,用卡片摆一摆,摆对了大家读,摆得不合适大家说:请重摆。
4、这些字可组成的词有:大米、土地、大马、大地。
二、扩展活动
1做游戏“看谁找得准,找得快”。
听老师或同学读音节,看谁又准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相应的声母和韵,并且摆成音节读一读。
2做游戏“给声母找朋友”。
把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的卡片分别贴在16位同学的胸前。
胸前贴着声母的同学依次走上讲台,问:“谁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某位同学胸前贴着可以与之相拼的韵母,就要立即走上讲台,站在他的左侧,并大声读出所拼的音节。
3做游戏“找朋友”。
把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的卡片分别贴在16位同学的背后。15位同学围成一个圈,一位同学站在圈里。大家一起唱歌《找朋友》,歌声结束时圈里的同学需认定某人是他的朋友,然后看这位同学背后贴的字母。如果两个人贴的字母不能相拼,或能相拼但他没有拼读正确,就要继续找朋友,直到找到相应的声母或韵母并拼读正确为止。此时,由找到的朋友进到圈里,游戏继续进行。
如果做游戏的人数超过16人,可以增加某些带调韵母。
三、总结本课学习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拼音课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s、sh ,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准确拼读带有s、sh的音节。
3.借助绕口令区分平、翘舌声,帮助学习普通话,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读声母s、sh ,掌握正确的写法。
2.准确拼读带有s、sh的音节。
教学难点
正确拼读两则绕口令。
教具准备
拼音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激趣导入
1. 抽读卡片:z、zh、c、ch、zi、ci、zhi、chi。
2.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认识几个新朋友,愿意吗?
二、指导学法,教学新课
1. 幻灯出示第一幅挂图,引导看图:图上有谁,正在干什么?引导说话。(一个小朋友正在撕纸。)
2. 出示s的卡片,s的读音和“撕”相似。
师范读,生一边做“撕”的.动作一边读。指名读,师正音,领读、齐读。
3.观察图画:s的形状像什么?(像纸条卷曲的样子) 编儿歌:半个8字s s s。
4.s如果和好朋友i站在一起就组成了音节si,读音和s差不多,指名读,齐读。想:你怎么记住它。(s加i,si si si。)
5.练读四声,用si 的四声练习组词、说话。
6.小结学法。小组合作学习sh、shi。
7.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正音。
三、手口结合,学习儿歌
1.自己拼读,教师巡回指导。
2.勾出带有si、shi 的音节,多读几遍。
3.小组内互读,比画读,每组推选出一个读得好的同学参加朗读比赛。生互评。
四、读读写写,记住字形
今天学的几个拼音朋友,你们想记住吗?
1.师板演:s sh ,生书空。
2.选择你最喜欢的声母美美地写在四线格里,想写几个就写几个。
3.同桌互评,写得好的请画上五星。
五、自主学习,拼读音节
1.自主学习,练习“拼拼读读”的8个音节。
2.指名试读,领读,齐读,教师正音。
3.游戏:找朋友。
同桌的同学互相拿出自备的拼音卡片s、sh 和ɑ、e、u、o 组合成音节,并读出来。
六、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z、c、s和zh、ch、sh,说一说它们各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做课后的“拼拼读读”。
3.完成“读读连连”。自读,找出难读的音节,请教老师和同学。
4.小组合作读,全班交流。
七、作业
“积累与运用(三)”中的“拼拼读读”。
拼音课教案篇4
汉语拼音5gkh(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g、k、h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g、k、h,配有一幅图。图上一只和平鸽衔着弯曲的橄榄枝飞来,鸽子的“鸽”提示g的音,橄榄枝的形状提示g的形。湖边有水草和小蝌蚪,蝌蚪的“蝌”提示k的音,小蝌蚪和水草构成的形状提示k的形。两个小孩坐在靠背椅上喝饮料,“喝”提示h的音,椅子侧面的形状提示h的形。
第二部分是g、k、h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g、k、h的书写格式和笔画笔顺。
第四部分是三拼音,包括两项内容:一是以音节guā为例,借助图画教学三拼音的方法;二是三拼音的练习。
第五部分是认字,配有图画和一首儿歌。画面上一个小哥哥在湖边画荷花,弟弟拉着妈妈在一边看。
教学重点难点:
g、k、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学准备
1?配合学习g、k、h发音的录音带;g、k、h的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本课的生字、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单韵母和学过的声母
(二)学习声母g
1?看图,。教学声母g。
(1)指导看图。提问:图上画的什么?谁能给小朋友讲一讲鸽子。
(2)出示声母g。谁认识?请读对的同学当老师示范发音,让学生模仿、感悟,体会发音要领。(教师指导把鸽子的“鸽”读轻一点、短一点,就是g音。可以边读边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3)指名试读
2?学生练习发音,体会发音要领。
3?利用图上的橄榄枝学习g的形。还可以用“9字带钩就是g”来记忆g的形。
小结:图上的“鸽”标音,用弯曲的.树枝表示g形。讨论一下自己还有什么办法记住g的形。
4、教顺口溜:9字弯钩g、g、g。
比较读g—e、g,让学生进行感知比较,进一步掌握g的发音要领。
(三)练习拼音
1?复习拼音方法。
2?让学生试着拼读:g—a、g—e、g—u。
3?指名拼读音节。
4、范写g,学生书空练写。
(四)学习声母k。
1、出示图画。老师领唱:小小蝌蚪水里游,黑身子,长尾巴,变成青蛙叫呱呱。
边说边板书k,你们看一群小蝌蚪碰在水草上。告诉学生:“k”读“蝌”音要轻、短。
2、指名试读。
3、领读、齐读、指名读。
4、告诉学生:k的发音部位与g同,但要吐气。用薄纸放嘴边比较读g、k。
5、“开火车”读k。
6、比较k—e,k的读音。
7、提问:你怎样记住k的形。
教顺口溜:蝌蚪叮草k、k、k。或一挺机枪k、k、k。
8、范写k,学生书空练写。
9、让学生试着拼读:k—a、k—e、k—u。
(五)教学声母h。观察图画,说明图意。
1、试读h音。
2、示范发音、领读、齐读。
3、比较读k—he、说一说它们的不同。(k是声母,读音轻、短,he是音节,声音响亮。)
4、比较读k、h,让学生体会气流的强弱。
用手掌对着嘴试验气流强弱:发g时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发k时有气流冲出;发h时虽有气流冲出,但气流比发k时的气流弱。
要充分发挥图的表音表形作用,让学生读音记形。注意区别形近字母
5、教顺口溜:小椅子h、h、h。
6、范写h,学生书空练写。
7、让学生试着拼读:h—a、h—e、h—u。
(六)指导学生在四线格中书写g、k、h
讲清g、k、h的笔画笔顺及其在四线格中所占的位置。笔画名称:“”叫竖左弯;“”叫左斜右斜。
(七)总结本课学习情况,表扬学习好的同学。
拼音课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dtnl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t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及四声。
3.培养学生看图和读书的能力。
重点:
学会 dtnl的音、形。
难点:
练习 dtnl与 aeiu相拼的音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读6个单韵母。
2.齐读4个声母b p m f
3.认读音节:b4 b! p2 m^ f$
二、指导学习声母
1.学习d
(l)(出示第一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马在奔跑)
(2)示范发d的音,d就是马奔跑时发出的声音,发d音时,舌夹抵住上牙床,舌尖突然放开就能发出这个音。
(3)学习顺口溜:左下半圆d-d-d
(4)d——b有什么区别?
2.学习t
(1)(出示第二幅图)图上画了什么?t的形状像什么?(伞柄)
(2)示范t的发音,方法与d差不多,但t要送气。
(3)练习发音
(4)学习顺口溜:伞柄朝下 t一t一t
3.学习n
(1)(出示第三幅投影)图上画了什么?(一个门洞)
(2)n的顺口溜:一扇小门n-n-n
(3)示范发音:发n音时,用舌尖顶住上牙床,让气从鼻子里出来。
(4)学生练习发音
4.学习i
(l)(出示第四幅投影)图上画了什么?(一根小棒)
(2)示范发l音,发音时舌头顶住上牙床,让气从舌头边出来,叫舌边音。
(3)学生练习发音
(4)学习顺口溜:一根小棒 l一l一l
5.指导书写:
d的形状像什么?(马蹄印)d的笔顺:c d共两笔,占中格和上格。
t的笔顺:| t共两笔,t写在上格和中格。
i n共两笔,占中格。
l竖要写直,占中格和上格。
三、 巩固练习
1.认读声母d t n l
2.说顺口溜猜字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读声母d t n l
2.区分bpd的`不同点,m和n的不同点,t和 f的不同点。
小组讨论,指名说。
3.拼读音节:指名读、齐读
b1 b2 b3 b4 p( p* p( p)
m9 m0 m! m@ f# f$ f% f^
二、学习拼读
1.看图练说,图上画了什么?(爸爸打字,小刚拿玩具,妈妈提篮子,桌子上有梨。)
2.出示音节 d3
自由试拼、指名拼读,集体拼读。
3.出示音节n2 t0 l0,
分小组拼读、指名拼。
4.教直呼方法,拼音时,先摆好d的口形,紧接着用d的本音连带调a的韵母,一口气呼出音节
用同样方法看图学习其他音节
d( d* d( d) t( t* t( t) t9 t0 t! t@
三、出示音节,让学生练习拼读或直呼
da de di du ta te ti tu
四、拼读音节并作比较
n-(-n( n-[-n[ l-]-l] l-)-l)
五、指导学生朗读课后短文
六、总结
我们学习了四个声母dtnl,它们发音时都用舌尖顶住上牙,口形像e一样半开。
拼音课教案篇6
教材解读
教材改变了以往教材中单独学习单韵母i、u、ü及四声的形式,而同时出现了声母y、w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的学习和认读。这样的安排,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减缓学习坡度,适应儿童学习认知的特点,增加对新知识的兴趣,我采取了以下步骤来完成教与学。
本课可采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i、u、ü”的认读和书写,第二课时可进入“y、w”及“yi、wu、yu”的认知学习。
一、童话引入,激发兴趣。
在导入“y”和“yi”的新课学习时,我采用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来导入新课:
星期天,小i(出示卡片i)一早醒来,就吵着要妈妈带她去欢乐谷游玩。小i的妈妈是大y(随机出示卡片y
,指导读法)。大y妈妈把小i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牵着她的手出门了,(这时出示音节yi),一路上,大家都和她们母女俩打招呼,称她们为yi(随机编顺口溜指导读法:大y小i一起走,还读i
)。欢乐谷里的人真多啊!大y妈妈担心小i走失了,紧紧地牵着她的手,一步也不离开,所以“yi”是不分开的。
枯燥的'内容,赋予极有生命的童话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yi”的四声在语言环境里的读法也是轻而易举的。
二、自编故事,积极参与。
在第一步的激趣基础上,把学生分成4人学习小组,共同动脑,自编“w、wu”的童话故事,学生马上就能自如地编出相应的故事,还把读音编成儿歌:大w
小u
在一起,不分离,还读wu。但是在编“yu”的童话故事上,学生遇到了阻碍,这时,教师灵机牵引故事的上半部分:“小ü的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没人带他出去玩,怎么办呢?小ü在家急得大哭起来……”故事的下半部,可让学生自由讨论续延下去。果然,就有学生初露头角了:
“y妈妈见了,连忙去叫小ü,小ü见了,咧开嘴笑了,把眼泪擦干,牵着y妈妈的手走了。所以,小ü和
y妈妈在一起,两点也不见了,可以编作顺口溜:大y
小ü在一起,去两点还读ü。”儿童的思维,儿童的语言,共同的参与,集体的智慧,当然有意外的效果。
三、动手操作,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各字母和音节的基本读音后,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游戏中巩固、加强、提高。
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反馈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说,学生动手拿卡片,
这个游戏可交替着进行,在动手过程中同时动脑,对相同读音不同意义的字母和音节的掌握,在卡片游戏中快乐地掌握了。
拼音课教案6篇相关文章:
★ 拼音班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