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节奏教案6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应定期回顾和更新教案,以适应学生的变化和需求,让教学目标从抽象变为具体可操作,是编写教案的核心功能,​,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节奏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节奏教案6篇

中班节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通过想象、创编出多种用身体唱歌的方式。

2、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体验用身体唱歌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力。 活动准备:一段优美的`音乐、一段欢快的音乐、电脑、数码摄像机、手、脚、嘴、舌头、拍屁屁、排腿、拍肩的图片,节奏谱、小蜻蜓音乐、《你好歌》。

活动过程:

1、 请幼儿随欢快的音乐入场。

2、 请幼儿有节奏的回答老师的提问,并且和老师一起有节

奏的拍手或者拍身体的其它部位互相问好,同时伙伴之间互相问候唱《你好歌》。

1、 请幼儿说一说刚才问好的时候,我们都用身体的哪些部

位来唱歌了,请幼儿边说,教师边用图片表示出来,同 时请幼儿来实际操作(演示用这些部位来唱歌例如捏鼻

子发出声音,叩牙齿发出声音,弹舌头发出声

音,伙伴之间拍手或者拍肩等),感受用身体的

这些部位来唱歌。

2、 教师出示一段节奏谱,请幼儿说出想用身体的哪个部位

唱出来,并且用图片标记记录下来,接着请幼儿来表演(可以用一种方式、也可以用多种方式、或者大家一起商量、讨论出最好听的唱歌方法一起来表演)。

3、 教师播放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请幼儿按照自己喜欢的

方式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唱歌”。

4、 再次播放这段音乐,请幼儿换一种方式用身体来“唱歌”

表演,教师用数码摄像机录下幼儿的表演。

5、 请幼儿通过电脑欣赏自己刚才的表演。

1、请幼儿说一说今天的收获。

2、请幼儿随《小蜻蜓》音乐做动作走出教室,到外面去寻

找更多更美妙的声音。

中班节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分辨节奏的能力。

2、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背景图一幅、动物四个、大节奏图谱四张、节奏卡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四个小动物,他们是谁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师用叫声分别引出小青蛙、小猫、小鸭、小狗,并出示动物图片)

(二)活动部分

1、观察小动物的房子,发现特别之处。

师:这些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去家里作客,你们想去吗?我也很想去。

(出示背景图)

师:你们再看看小动物的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幼:有节奏符号

2、提出规则。

师:这些小动物家的门铃也很特别,是一种节奏门铃。只要小朋友做对了门上的节奏,小动物就会出来迎接我们。

3、感知四种节奏型(播放幻灯片配合)

(1)老师依次“按门铃”。(如:我先去小青蛙的家,我要按门铃了xx i xxi….)

师:现在,我第一个想去小青蛙的家,青蛙家的门铃是这样的(呱 呱 /呱 呱)。让我来试一试,门开了,哦,原来“呱 呱/ 呱 呱”就是小青蛙家的门铃。 然后再去小猫家,小猫家的门铃和小青蛙家的不一样,是这样的:喵—,哇,小猫家的门也开了。 接下来我想去小鸭家,小鸭家的门铃有点难,听清楚,如果你拍得对就会开门,是这样的:嘎嘎 嘎。 最后一个就是小狗家,小狗家的门铃和小鸭家的有点差不多,但其实是不一样的,小狗家的门铃是:汪 汪汪。

(2)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敲小猴、小猫、小牛、小兔家的门。

师:刚才华老师去了一趟小动物们的家,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一起去一次吧!先是小青蛙家….

4、分辨四种节奏型(播放幻灯片配合)

(1)现在我要去一个小动物家,你们猜猜我去的谁的家?

师:这样吧,我们来玩个游戏,现在我去一个小动物家,你们来猜猜我去的是谁的家?

(2)请几个小朋友来选择一个小动物的家来“按门铃”。

师:请一个小朋友选择你最想去的小动物的`家来按门铃,我们一起来猜猜他去的是谁家。

(三)游戏部分

1、游戏“举小屋”(播放幻灯片配合)

师:这个游戏真好玩,钢琴也想去小动物家玩你们能不能帮帮它,看它能进哪个屋?现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有几种节奏卡,等会你听到哪种就把那个举起来。

(幼儿每人一套小屋模型,分辨后举出相应的节奏卡片。)

2、游戏:“找小屋”

玩法:分别由四个小朋友举着小屋模型站在场地四周。老师用钢琴弹一个小屋的节奏型,幼儿分辨后,迅速走到相应的小屋后面。

师:老师这还有几间房子,是谁的家呢?(一一出示)现在我请四个小朋友每人一个把小屋举起来,其他小朋友听到老师弹的是哪个小屋的节奏就马上走到小屋的后面。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外面来了许多小动物也想请小朋友去家里作客,你们想去吗?我们赶快去吧!

中班节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感知和表现声音的强弱、长短,激发幼儿学习节奏的兴趣并且掌握一定的节奏型(xxx、xxxx、xxxxx。)

2、在掌握一定节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节奏型,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用软板制作的小屋(里边有小动物)。

2、多媒体课件《节奏小屋》。

3、幼儿操作小卡:各种小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以歌曲:《大猫、小猫》导课。

1、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力求表现大猫与小猫的声音强弱。

2、感知易拉罐的声音,用易拉罐替代猫叫的声音,再次演唱歌曲。

基础部分:

1、出示软板制作的小屋,引导幼儿观察其中动物,模仿叫声,表现声音强弱、长短。

2、用易拉罐沙锤或拍手来表现出节奏型。

3、多媒体课件《节奏小屋》。

(1)幼儿通过模仿小屋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再次感知和表现声音的强弱和长短,并掌握其中的节奏型。

(2)启发幼儿用叫声外的各种方式来表达出节奏型。

4、幼儿分组操作动物小卡,尝试创编不同的叫声节奏。

5、请个别幼儿将创作的节奏图卡送进节奏小屋,与他人共享,集体练习、评价。

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活动内容。

2、手持易拉罐,在歌曲《叫声》中结束活动。

中班节奏教案篇4

一、设计思路:

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乡土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已渗透我们的教学中。在实践过程中先以节奏乐为开头。整个活动前期准备我让孩子了解带来的这些乡土器材,让他们随意的敲敲打打,熟悉并喜欢上这些器材;其次熟悉《小狗抬花轿》这首音乐旋律。孩子已有的经验是小班时他们学唱过一些缓慢的2/4拍的音乐歌曲,部分幼儿能合着音乐慢慢的拍拍小手。我选择一首童趣且旋律比较欢快的2/4拍音乐,让他们利用身体各部位进行节奏练习,也让他们借助乡土器材的敲打进行节奏练习,既要听音、又要肢体协调,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2/4拍音乐节奏,能用肢体动作和乡土器械进行表达表现。

2、萌发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创设情境,利用2/4拍音乐的进一步加强幼儿的音乐节奏练习。

四、活动过程:

(一)用儿歌形式进行节奏游戏。(运用已有经验加强2/4拍音乐节奏练习)

师:小朋友,告诉我,谁的小手最能干。

幼:倪老师,告诉你,##的小手最能干。

师:小朋友,告诉我,谁的礼貌最最好。

幼:倪老师,告诉我,##的礼貌最最好…..

(二)用肢体动作进行节奏游戏(尝试运用肢体动作巩固2/4拍音乐节奏,使其节奏合拍到位)

师:今天,小老虎家要办喜事了,我们一起去参加小老虎的婚礼,好不好!

1、探索节奏符号的秘密。

按门铃:小老虎家的门铃特别有趣,是一种节奏门铃,只要小朋友做对了节奏门铃,小老虎听到了美妙的节奏音乐,他就会来迎接我们。

引导幼儿发现节奏门铃上的秘密,并用小手来拍打2/4拍节奏。

2、引导幼儿用身体部位打节奏。

师:原来我们身体也能发出动听的声音来,引导幼儿用利用身体各部位进行节奏练习。

(三)用乡土器械进行节奏游戏(尝试运用乡土器械进行大胆表达表现,萌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1、选择一种器械进行演奏。

师:爷爷奶奶知道今天是小老虎新娘办喜事,他们特意为我们送上了很多农村特有的材料宝宝,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敲锣打鼓真热闹)。

(1)请幼儿示范。

(2)教师清唱,幼儿集体演奏。

(3)放音乐集体演奏。

2、选择两种器械进行演奏。

(1)师示范。

(2)幼儿集体演奏。

五、预计活动效果

第一个环节由于是已有经验的再现,孩子们能与老师进行你问我答,深深互动。其次,在第二个环节利用肢体动作,对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是一种尝试和挑战。预计大部分幼儿孩子能够在老师慢慢清唱,放慢速度的情况下,肢体协调,动作合拍!最后一部分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在两种器械的交替敲打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中班节奏教案篇5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节奏小屋

音乐活动:

节奏小屋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分辨节奏型的能力。

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节奏小屋四个

活动流程:

一、音乐游戏:找朋友(幼儿边律动边歌曲)

听乐曲前奏找朋友,会听音乐。

二、出示各小屋

1、小动物们也邀请我们去做客,做朋友,我们去它们家做客去吧。

2、它们出来没有?,原来它们家都有门铃,你们按了门铃,它们才会开门。(幼儿自由选择动物家门拍打节奏)

3、老师带幼儿一一去小动物家按门铃,按对了小动物出来开门欢迎大家。

4、幼儿分散练习。

5、出示一小动物家没门铃,大家为它装个门铃。(幼儿创编)

三、音乐游戏:

火车钻山洞(幼儿会听着音乐变换动作)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节奏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合作演奏,学会倾听、评价别人的演奏。

2、能感受乐曲aba的结构特点,能拍准乐曲的节奏,感受民族乐曲的特点和欢快的情绪。

3、能根据乐曲的节奏方式设计配器方案,并能使用乐器看图谱、指挥演奏。

活动准备:

乐器铃鼓、碰铃、响板、沙锤每位幼儿一件;节奏图谱;音乐磁带;活动前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活动建议:

1、欣赏乐曲《小看戏》,感受民族乐曲的特点和欢快的情绪。

2、幼儿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示节奏。

3、看图谱拍出节奏型,用身体动作表示。

4、幼儿根据节奏型选择配器。

引导幼儿用试一试的方法配器,老师将乐器标记贴在图谱上。

5、幼儿看图谱,使用乐器演奏乐曲。

6、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看指挥演奏。

每位幼儿每件乐器都演奏一次。引导幼儿注意乐器演奏声音的谐调,演奏出优美的声音。

7、请小朋友当指挥全体幼儿演奏乐曲。

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演奏的好听、统一,怎样看指挥演奏?”

8、表扬认真演奏的幼儿,使幼儿知道我们都是小演奏家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中班节奏教案6篇相关文章:

中班过河教案6篇

中班测量教案6篇

中班郊游音乐教案6篇

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教案6篇

西瓜船中班教案6篇

中班韵律教案6篇

中班艺术春天教案6篇

洗手歌中班教案6篇

中班区域活动教案6篇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教案6篇

中班节奏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