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教学方向并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师认真编写教案的核心目的,教案中内容的层层递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小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律动音乐,初步学习有节奏地模仿小动物的走和叫。
2.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工整替换的方法,创编出不同动物模仿的动作和叫声。
3.愿意参与创编活动,初步知道说的和做的应与别人不一样,体验创编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小动物走》。
2.音乐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苹果》。
1.教师弹前奏,让幼儿说出歌名。
教师:听听看,这是什么歌?
2.让幼儿听琴声边做动作边演唱,教师提示幼儿按乐句做动作。
教师:我们一起边唱歌边做动作。
二、引导幼儿学习并模仿“小鸡”的动作。
1.教师用投影仪出示幼儿用书中《小动物走》图中的小动物,引起幼儿模仿的兴趣。
教师:有一个小动物要和我们做游戏,它是谁呀?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小鸡走。
教师:小鸡是怎么走来的?
3.教师将幼儿的模仿动作提炼成有节奏的动作,让幼儿自然地模仿。
4.教师一边听教师用慢速哼唱音乐,一边坐在座位上练习一拍一下地做小鸡走的动作。
5.教师请幼儿到中间找空位站好,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当小鸡,创设小鸡学本领的情境,让幼儿听琴声练习鸡走的动作。
教师:小鸡们,和妈妈一起去找虫吧!走路的时候要注意找空地方!
6.教师引导幼儿在每一乐句的后半句加上鸡叫的声音。
教师:小鸡找到了虫子,高兴地叫起来。小鸡是怎样叫的?
7.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练习小鸡走和叫,每个乐句前半句走两步,后半句叫两声。
8.反馈、观察个别幼儿合拍地动作,全体幼儿听音乐模仿小鸡的动作。
三、创编其他动物的模仿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创编。
教师: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学本领啦?它们是怎么走的'?怎么叫的呢?
2.个别幼儿提出小动物的名称,教师引导全体幼儿共同创编这一动物走的动作和叫声。
3.教师鼓励幼儿接纳同伴的创编,为同伴的发言拍手。
4.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刚才创编的动作,教师用体态、动作提示幼儿合拍地做动作。
5.教师出示动物形象,引导幼儿选择2~3种小动物,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模仿小动物的顺序。
6.幼儿连续模仿2~3种动物,每一遍音乐模仿一种动物。
7.再次随音乐模仿小动物走,在间奏时,教师用语言或动作提醒幼儿要模仿的形象,提醒幼儿做好准备。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幼儿熟悉律动后,可将韵律活动发展成打击乐活动,引导幼儿将模仿动作转化为身体动作总谱进行乐器演奏。
音乐小班教案篇2
游戏目标:
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态。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游戏准备:
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
游戏过程:
1.想象高人与矮人的`姿态:
(1)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2)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的走路。
(3)幼儿相互观察、交流。
"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
(1)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2)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得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矮人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
(1)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的走步。
(2)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音区作出反应。
4.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音乐小班教案篇3
活动领域:
艺术领域活动名称:音乐歌曲《小手爬》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较合拍地做律动《小手爬》。
2、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学习仿编歌词和动作。
3、能较积极地参与仿编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难点分析:
学习仿编歌词和动作。
活动准备:
1、钢琴音乐磁带
2、幼儿已有合拍做动作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复习律动《拍手点头》
集体复习,教师与幼儿随着音乐做动作。
仿编,"拍拍小手点点头很快乐,我们拍拍小手还可以干什么呢?(教师可请仿编出新内容的幼儿当小老师,带大家做新动作。)
2、教师示范。
教师以较慢的速度边唱边示范。
幼儿说说小手先爬到哪里?后来又爬到哪里?
3、幼儿学做律动。
和着教师的歌声,一拍一下地拍手。
跟着教师边唱歌边拍手。
4、教师与幼儿以较慢的速度边唱边做动作。
5、幼儿仿编律动。"小手向上爬,还能爬到什么地方?小手向下爬,又爬到了什么地方?"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幼儿仿编的新动作。
幼儿做小老师带大家做仿编的新动作。
三、结束部分"喵!小花猫发现小老鼠了,我们都来做可爱的小花猫吧!"边唱歌边表演《咪咪小花猫》然后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
我根据音乐的特色及歌词内容,结合幼儿的年龄及对事物的好奇心设计了这节课。制定了两条活动目标:第一条是感受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乐趣,第二条是能随音乐旋律的上行与下行.合拍的做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动作。我把我活动的第一个目标做为了我活动的'重点,第二个目标就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的活动准备是幼儿每人一个小手宝宝,课前学会小手爬这首歌。我的活动设计是始终以小手宝宝为客人的方式贯穿其中,以小手宝宝要表演节目为铺垫,引发起幼儿的表演欲望,从而体验到小手爬的乐趣,来完成我活动的第一条目标。通过提问及文字描述,感知上行与下行,来完成我活动的第二条目标。互动部分来完成了我活动的重点。最后的互动环节,由于我的引导不到位,个别幼儿没有体验到相互爬的乐趣,这是我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加强和努力的。
音乐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唱准歌词和曲调。
2、积极参与表演活动,对歌唱活动有兴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蝴蝶花实物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师:">
二、师:"春天里花儿开放了,你们喜欢花吗?你喜欢什么花?","有一种花长的可美啦,瞧。"出示蝴蝶花
1、说说蝴蝶花名字、外形。"花看上去像什么?蝴蝶花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
2、小结
三、"蝴蝶花长得太像蝴蝶了,你们看,小朋友把它当蝴蝶在捉它呢!"师清唱歌曲两遍,第二遍加动作表演。
问:小朋友把蝴蝶花当什么?他是怎么捉的?你来学学看。
四、幼儿学唱歌曲。
1、随音乐边做表演动作边说歌词。
2、学唱歌曲,注意附点和休止的演唱。
3、初步有表情地来演唱。
五、户外寻花、找蝴蝶。
活动反思:
上个星期,我给孩子们上了《蝴蝶花》这个音乐活动,这次活动我先请幼儿欣赏实物蝴蝶花,让他们讲一讲蝴蝶花的外形特征,然后学唱歌曲,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活动中幼儿一直很活跃,学习的兴致始终高涨。
音乐小班教案篇5
学习活动:
苹果歌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苹果歌》
活动准备: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5、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二、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我们班幼儿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在此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活动导入,随着音乐伴奏进入活动室,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新鲜感,在音乐的伴随下,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借助图片、动作的帮助孩子们很快理解熟悉了歌曲内容。
音乐小班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