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春晓教案8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老师在备课时,应特别关注教案的内容是否具有内在逻辑,通过一份出色的教案,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更强的联系感,下面是汇报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春晓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春晓教案8篇

音乐春晓教案篇1

教学内容:

1、聆听和演出《春晓》。

2、学会三角铁的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教材分析:

歌曲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春晓》(合唱版),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探究学习三角铁的演奏方法,并能根据《春晓》的意境配伴奏。

3、对比感受两首《春晓》的不同(合唱版、齐唱版),学会演唱,在演唱中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在学习中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三角铁探究学习。

教学难点:

能根据歌曲意境编配伴奏,并能为歌曲进行伴奏。

教学方法:

演唱法、编创法、聆听法。

教学用具:

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会背诵很多古诗,其中有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说说看,是哪什么题目?——《春晓》。

2、学生填词:让我们跟着诗人孟浩然来到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的早晨。春天天气非常暖和,他睡得可香了,连天亮了都不知道呢!于是他写道:(春眠不觉晓)朦朦胧胧中,他听见到处都是欢乐的鸟鸣,他欣喜地吟诵道:(处处闻啼鸟)当看到满地的花瓣,他不由地感叹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学生有节奏的朗诵《春晓》。

4、小朋友非常喜欢这首古诗,很多音乐家、作曲家也喜欢这首古诗,他们给这首古诗编创了很优美动听的旋律,使古诗变成了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以歌曲形式出现的《春晓》,给这个冬天带来一点春天的气息。

二、聆听《春晓》(合唱版)

1、初听歌曲

歌曲的`速度是怎么样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歌声充满热情、活泼流畅)

2、复听歌曲

歌曲中除了古诗的演唱还有“啦”,让我们跟着歌曲来进行表演。古诗演唱的地方请你轻轻地跟着音乐哼唱,“啦”的地方请你跟着音乐来拍一拍手。

三、学唱《春晓》(齐唱版)

1、导入:

刚才我们听的《春晓》是很活泼欢快的,现在请你再来听听这首《春晓》,它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2、初听歌曲

?春晓》快速度唱起来和慢速度唱起来有什么不一样?(速度平稳,抒情优美)

(1)学唱第一、二乐句

我们一起来唱唱歌曲,你来唱第一、二句,我来唱第三、四句。

(2)学唱第三、四乐句

我们换一换,我来唱第一、二句,你来唱第三、四句。注意“来”,它特别长。

3、复听歌曲

让我们再来听听歌曲,你觉得要怎么演唱歌曲更好听呢?

4、演唱歌曲

(1)模唱歌曲。

(2)跟伴奏演唱歌曲。

(3)注意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要大声喊唱,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四、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1、认识三角铁的声音特点。

2、探究学习三角铁的演奏方法。

3、用三角铁为《春晓》伴奏(在歌曲的长音处伴奏效果好、有美感)。

五、完整演唱歌曲(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音乐是一首诗,音乐是一幅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中又有着诗情画意。现在让我们闭上双眼,此刻没有诗也没有画,但是我希望你们用歌声唱出你们心中的画卷,唱出你们心中的诗篇,我就是你们的知音,让大家都能感受到你们歌声中的诗情画意!

六、课堂小结

每一句诗就是一幅画,每一串音符又是一首诗,诗人用优美的文字,画家用神奇的画笔,音乐家用一串串音符带我们走入了美妙的世界。感谢同学们,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音乐春晓教案篇2

教学内容:

1.学唱《春晓》

2.采集与分享―寻找身边的春天

教材分析:

这是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歌《春晓》创作的一首优美、深情的歌曲。歌词描绘了雨后清晨鸟语花香的动人情景,表达了诗人赏春惜春的复杂心情。曲调为一段体,四四拍。这首诗学生很熟悉,学起来一定有兴趣,也易于学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开展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艺术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周围的环境中,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能利用古诗的意境来学唱《春晓》这首歌曲,并声情并茂的演唱全曲,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春天,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用动听的歌喉、美妙的舞姿和丰富的想象力等来展现春天的美景,表现歌曲的艺术形象。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春天

愉快的音乐40分又要开始了,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上课!

1.猜春天

同学们,草儿青又青,花儿笑呀笑,柳树穿上新衣袍,大家说什么季节到了?(对,是春天)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万物苏醒,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生机。大家快来吧,让我们随着音乐做着你喜欢的动作唱吧跳吧!(播放《春天来到了》歌曲,师生齐做)

春天太美了,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下面让老师来扮演春姑娘,带大家一起去感受春天、表现春天、创意春天好吗?

2.画春天

同学们,春姑娘想考考大家:春天来了,她给周围带来哪些变化?对,小草发芽变绿了;呀,柳树也变绿长高了;嗯,冰雪融化了。噢,花儿都开了。春天这么美,你想画下来吗?好,让我们随着春天的音乐一起画出春天的美景。(放音乐)

二.启发引导,表现春天

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春天的朋友(春雷、春雨、春风)(播放《春天音乐会》欣赏曲)你们能听出它们的声音吗?。

引导学生进行节奏模仿训练(轰隆隆、哗啦啦、沙沙沙)。

x x xx x

xx xx x 0

1.引春天

师:春姑娘今天啊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并且啊,还配上了一首好听的诗,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吧!

(多媒体动画)出示音乐《春晓》

师:这首诗同学们读过吗?老师知道同学们不止读过,还很熟呢!那么哪位同学能够将这首诗的意境给大家讲讲呢?

生:各抒己见。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吧!读得真美,你们觉得还少了点什么吗?

生:各抒己见。

师:是呀,如果我们加上一点音乐的'话,一定会锦上添花,给诗增添春意。老师这儿就有一段音乐(播放音乐《春晓》),现在我们一起随音乐再次朗诵(注意感情的引导)。

师:有了音乐,这首诗就显得更美了!你们觉得老师为《春晓》配的音乐好听吗?其实这段音乐作曲家叔叔为《春晓》而作的,你们想不想随着音乐轻轻地来唱一唱呢?

(1)播放《春晓》的范唱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呢?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师:那么美丽的意境,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呢?(优美、柔和、抒情)

(2)学生跟琴学唱《春晓》。

2.奏春天

同学们,我们除了可以用语言来描绘春天,画笔来塑造春天,音乐来表现春天,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渲染春天呢?

出示打击乐器,指导学生为《春晓》伴奏。

3.舞春天

春姑娘带领学生通过舞蹈来展现《春晓》所表达的意境。

三.拓展延伸,创意春天

同学们,今天大家表现得非常出色,春姑娘现在带大家走进音乐桥,共同来分享快乐、分享创意。先找两个人架起音乐桥。好,这两位同学。让我们大家随着音乐穿过音乐桥,音乐一停,谁拦在桥里了,谁就说一个表现春天的成语、儿歌或自己对春天的心里话,也可以唱一首春天的歌或做个动作。

通过这节课,谁愿意说说你的心情和收获。你会用乐器伴奏了。你会表演小雨沙沙沙了。噢,你感受到春天很美。你在穿音乐桥时很快乐。

同学们,有句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向春姑娘汇报你最棒的成绩,春姑娘希望大家都能茁壮成长。让我们做着最美的动作,到室外去体验春的美吧。(放音乐)

音乐春晓教案篇3

[年级]

四年级(5)班

[执教]

实验小学xx

[教学内容]

自选教材:简谱版合唱歌曲《春晓》第一段(不含结束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柯达伊手势和柳条图形谱,帮助学生掌握好《春晓》的二声部合唱.

2.明确前倚音、反复记号、休止符在歌曲中的用法,培养学生识简谱的能力.

3.感受歌曲《春晓》的合唱声音效果与歌曲所营造的意境,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明亮、轻松、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古诗新唱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合唱二声部

[教学难点]

唱准合唱部分跨小节连音的时值以及与下一拍音连接节奏的准确性.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表演手套.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堂(1分钟)(幻灯出示课题片头,自动播放—触发器音乐)

1、音乐问好

2、导语:快乐音乐课堂欢迎你,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简谱课.

二、渗透教学(9分钟)

现在开始,老师把你们分成左右两个大组,分别担任两个声部,坐在右边的同学为高声部,坐在左边的同学为低声部.我们来进行分组竞赛,老师做柯达伊手势,你们猜老师手中比划的音,唱出音高,看哪一组猜得准又唱得准.(2:幻灯出示柯达伊手势图)

1、老师做柯达伊手势,让学生分别猜自己声部的`音,之后同时轻轻地唱出,保持四拍,达到和声效果.(3:幻灯逐一出示六组和声音程,学生两声部合着唱四拍)

2、出示旋律线条图形谱,分声部教学.

a、通过观察旋律走向,分析旋律特点,让学生说出各自声部旋律线条的特点以及与其它声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b、首先请低声部的同学顺着旋律线条的高低边画边唱第一句,高声部的同学注意听;

c、再请高声部的同学边画边唱高声部的第一句,低声部的同学注意听.(师弹琴做手势,帮助学生唱准自己的声部).(4:线条幻灯分句出示低、高声部)

d、两声部合起来听琴再唱一遍.

三、歌曲合唱部分教学(22分钟)

1、导入新课

同学们表现得很积极,老师让你们欣赏一个古诗片段.(5:播放链接春晓古诗品读及简短的春天意境视频)

2、讨论揭题

春晓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当代著名女作曲家谷建芬老师把《春晓》谱成了一首好听的合唱曲,我们来听听它是怎么唱的?

3、音乐范唱

听完之后请回答老师两个问题:(6:出示a段曲谱,完整范唱音乐)

(1)歌曲是几拍子的?——(学生答后板书)

(2)歌曲中除了唱春晓古诗词,还唱了什么?(两个声部的la)

4、学习歌曲合唱部分(7:出示合唱部分,二部范唱音乐)

导入:这一部分旋律,同学们熟悉吗?刚才我们在前面练习过.

(1)分声部跟琴用la唱(学唱至较熟练,一个声部唱,另一声部聆听)重点指导学生唱好跨小节连音时值(红外线照射)

(2)两声部听琴合唱(一声部唱,另一声部小声合,轮换练习至较熟练)

5、轻声听唱第1段,感受合唱声音效果与歌曲所营造的意境(7:同页出示歌曲合唱部分,1段范唱音乐)

6、简单提示古诗词部分的注意点(7:链接出示第6张a段曲谱,顺序提示,1段范唱音乐)

(1)提醒前倚音、休止符、反复记号在歌中的用法(在这首歌曲中,前倚音占主要音一半的时值,又叫长倚音)

(2)单独听琴学唱古诗词部分的第三乐句(红外线照射,师弹琴)

7、完整听唱(师弹琴或7:1段范唱音乐)

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明亮、轻松、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拓展教学(7分钟)

1、欣赏青岛小海燕艺术合唱团表演《春晓》

(1)欣赏视频

前面我们所听到的歌曲范唱是由青岛小海燕艺术合唱团表演的,现在我们来欣赏她们的现场表演.(10:播放表演视频)

(2)跟视频一起表演(再次播放表演视频)

2、同一首古诗,不同的唱法,它所表现的意境也大不相同,请同学们欣赏当代著名男作曲家阎勇老师作曲的三拍子《春晓》(11:出示三拍子《春晓》曲谱,播放链接视频)

五、结束课堂(1分钟)

1、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谷建芬老师创作的《春晓》合唱曲,体验

到了古诗新唱的乐趣.请同学们上网找一找,看还能不能找到有关《春晓》的其它唱法,学一学,唱给同学听.(12:出示结束语幻灯,播放范唱第1段—触发器)

2、音乐再见.(13:出示再见幻灯,链接春晓另一版本歌曲)

音乐春晓教案篇4

一、当今音乐课堂教学形式

传统的音乐欣赏往往是“填鸭式”的,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强塞到学生的大脑中,使学生的欣赏过程变成了对教师知识经验的机械复制,剥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使学生的思想像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毫无自主性和创新性,本来趣味横生的音乐欣赏课变成了毫无意思的政治理论课。

二、音乐欣赏课教案《春晓》进行分析

下面我们就以音乐欣赏课教案《春晓》为范例,对它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分析,来了解一下在新课程标准引导下的现代音乐欣赏课教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座位编排

本教案在座位编排上采用扇型小组式排列法,也许有些教师会对这一环节不屑一顾,还有些教师甚至根本就没有注意过这一环节,殊不知这一环节正是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关键所在。

在以往,甚至是在现在,有些音乐教师的课堂上仍存在着教师在讲台上讲,不顾学生的感受,不顾教学质量,完全凌驾于学生和课堂之上的现象。其实一切问题都源自“讲台”。一个三尺高的讲台,不仅让学生对教师又敬又怕,甚至觉得教师是遥不可及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走下讲台,尤其是在音乐课上。像教案《春晓》中的座位安排就非常得当。“一领众围”的座位安排使学生在心理上变的轻松自在,与教师的距离也拉近了。

这样的座位安排,更有利于教师成为学生研究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并随时充当学生的“后勤部长”,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研究资料,并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验证各种假设,体验作品。

(二)导入

有了好的座位编排,更要有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有了好的导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欣赏课教学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为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更能让一节音乐欣赏课气氛昂然,博得满堂彩。

教案《春晓》的课堂导入严格针对音乐教学内容而设计,使课堂导入建立在与所教授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教师首先让学生欣赏一幅唐诗《春晓》图,并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一遍彩图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作《春晓》,在此基础上,请一位同学讲述《春晓》的含义,并由此引出了艺术歌曲《春晓》。教案《春晓》利用对以往所学古诗的回顾,又请同学们对古诗的含义进行了描述,这样的课堂导入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是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和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有益于学生在接下来的音乐欣赏过程中迅速的“进入音乐”,更有助于他们用心去聆听音乐。

(三)授新课

1、简介曲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

在正式欣赏歌曲之前,先把作品的有关情况介绍给学生是非常必要的,教案《春晓》在这个环节上设计的非常得当,它不仅对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艺术歌曲等知识点进行了精炼的讲解,而且还及时的为这个环节设计了几个小问题,加以提问,这样的设计无形中又加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我国古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是开发思维迷宫的钥匙。

2、听赏《春晓》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听觉,只有通过认真的聆听音乐,才能初步的了解并感受音乐美、旋律美、节奏美和风格美。

教案《春晓》在聆听之前先有意识、有目的的根据欣赏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歌曲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听后有什么感受?词与曲的结合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问题提的虽然非常简单,但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听,使学生的思维也因此而变的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审美功能的直觉性,加强了对音乐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3、复听并小声哼唱

当然,音乐欣赏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兴趣阶段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所以在教案《春晓》中,在学生复听并小声哼唱之后,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物品(纸、彩笔、塑料袋、矿泉水空瓶、米、水、玻璃杯、红色皱纹纸、剪刀、小录音机、有伴奏的音乐磁带等)这些看似与《春晓》这首艺术歌曲毫不相关的物品,却在老师的问题中起到了不同凡响的作用,教师提问:“除了欣赏和哼唱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创作表现《春晓》的意境呢?”老师在提问时,要求大家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这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4、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联系生活实际创作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适当的加入同学们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所教新课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在有计划有组织的前提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自行创新活动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这样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同时,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另一方面,教师切忌将道具推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活动,这样会造成学生“活动”杂乱,动手和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适当的给他们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但也不可将教师的思路强加于学生。总而言之,教师在这个环节只是做学生的顾问,而不能代劳。在这方面教案《春晓》做的就很恰当。

5、学生分组展示表演

德国著名音乐大师卡尔·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奥尔夫教学法不把理论作先导,而是让学生从游戏中探索,去尝试,去感知音乐,而教案《春晓》就从此基础上出发,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做游戏,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创作表现《春晓》的意境。

音乐春晓教案篇5

一、前段分析

1、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制定了以古诗春晓为的音乐的教学设计方案,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共存的方式。具体设计思路是:通过图片贺音乐引出古诗春晓,试着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或节拍曲调表现《春晓》,然后教学生用两种曲调学习歌曲,最后已合作的方式,男生女生合作一起演唱,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将音乐图片和视频呈现出来,是学生深切理解诗词的含义和曲调的唱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创作表现春晓及其他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习任务分析

本课是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的内容,古诗春晓几乎人人都会背诵,,但其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则会令人耳目一新,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兴趣,富有灵活性和吸引力。

本课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古诗深切理解和感受春天的内容,另一种则是以诗为词进行各种曲调的学习与创作,全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一步步引导学生一起展开活动。

①教学重点:

对古诗春晓的理解

对春晓用音乐的形式演唱出来

②教学难点:

对春晓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出来

感受古诗和音乐的完美结合,用自己的方式创编春晓

3、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其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其起点水平相对较低,他们的学习风格一般为对于有趣且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一般处于被动,内部动力相对较少,所以在面对他们呢讲课时,尽量要以独特的风格,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传授其技能。对本课春晓这首诗几乎从会被的基础上,着重于理解,和对音乐节奏的体验,但

是对于不同节奏和曲调的创编春晓会有一定的难度

4、教学目标

⑴理解诗歌,感受春天的特征

⑵体会古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掌握歌曲的唱法与节奏

5、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春天的图片春晓中体现的场景图片和音乐)

让每个学生会背古诗春晓,了解春天的特征。

二、中期设计

教学过程分析

(一)引出古诗《春晓》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曲表演《春天在哪里》。

师: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那么春天到底都哪些迷人的变化呢?(重点引导孩子们说出:鸟儿飞回来了,春雨,花开等)

2、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春天在哪里》,那么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师:刚才我们随着诗人的美妙诗句一起感受了诗歌春晓感受了春天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诵读这篇古诗吧!(师生共同朗读春晓)

(二)换形式表现《春晓》

师说:刚刚同学们朗读的太好了,倒是呢老师现在有另一种方式把这首诗表现出来。

(三)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除了刚才表现的几种方法,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动画版视频《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并且轻声演唱歌词。

3、分组演唱:女生领唱,男声伴唱;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4、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5、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6、播放两种形曲调的《春晓》歌曲让学生们仔细聆听有什么不同?

7、排练合唱歌曲。

8、节目表演。

9、感谢同学。

音乐春晓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理解并感受古诗的意境,初步学习古诗。

2、在音乐的伴奏下,按古诗的节律进行朗诵。

3、激发幼儿对春色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60—14,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春晓画面。

1、教师:这幅画上有什么?鸟儿喜欢什么时候在树上鸣叫?为什么花瓣落了一地?你知道这是春天的什么时候吗?(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小结:古时候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诗人,看到了这些景象,这位诗人写了一首古诗,古诗的名字就叫《春晓》。

二、教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

1、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古诗里说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晓”、“眠”、“闻”等)

2、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大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当诗人醒来后,听到了外面都是小鸟的叫声。诗人想:昨天又是风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来。

3、播放录音幼儿再次欣赏古诗。

三、学习朗诵古诗,感受古诗韵律。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朗诵古诗2——3遍。

2、再次欣赏录音,感受古诗的'韵律: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录音里是怎么朗读古诗的。

3、教师和幼儿再次按节律朗诵古诗。

4、幼儿集体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意境。

四、复习诗歌《迎春花》。

音乐春晓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

活动准备

1. 音乐

2、彩色纱巾

3、游戏

4、唱名泡泡

活动过程

一、歌曲记忆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学了一首好听的诗,你们还记得这首诗的名字吗?

(帮助幼儿回忆已学过的《春晓》的题目)

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首好听的诗!好吗?

(教师引导幼儿依诗词意思用手舞出动作。)

提问:1、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

2、上节课我们用纱巾当作毛笔,水袖模仿过古人写诗,这节课我们用纱巾做什么呢?

二、感应乐句--------游戏《纱巾开花》

师:纱巾会跳舞,还会听歌歌曲来开花,瞧!

1、教师示范,每个乐句开始时就搓纱巾,句尾开花。

2、幼儿模仿。

3、播放音乐,幼儿与教师一起玩游戏。

(第一遍幼儿单独开花,第二遍幼儿找朋友开花)

三、模唱唱名

1、我们认识了很多唱名泡泡,他们都是谁呢?(出示已经画好的唱名泡泡),让幼儿有顺序的念出唱名。

从低到高(声音越来越高是什么行?上行)从高到低(声音越来越低是什么行?下行)

3、肢体感应唱名

师:现在唱名泡泡要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看看泡泡是怎么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的。

教师范唱①lsmrd我唱的什么?来,一起唱。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唱②ldrmr③mrsmr④lsmrd

(教师肢体示范唱名高低:la-扬手、sol-摸头、mi-拍肩、re-腰、do-拍膝、la-拍小腿)

教师带领幼儿用肢体逐个感应每个唱名,再边唱乐句边做肢体感应。

四、听音乐排队放回纱巾,结束。

活动反思:

在上节课的儿歌学习中,孩子们对《春晓》的内容已经掌握,并且在教授儿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所以在手之舞那一环节,进行的非常顺畅,旋律模唱对我们小班孩子来说,一直都是个难题,唱名是记住了,而且唱得很好。但是画出唱名泡泡,让孩子们自己唱,很多孩子就不会。他们还是没有掌握每个不同音的唱名,所以很难边指边让孩子们自己唱,还是得有老师带领。

在感应乐句的环节,我们用纱巾开花游戏来完成的,清唱时孩子们都能依乐句表演,一旦播放音乐,能力强的孩子在游戏中,都能依乐句开花。还有个别孩子们就开始乱了,还是不能独自完成,还需要锻炼与培养。

音乐春晓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

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

——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生自由回答。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师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感谢全体同学,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齐唱歌曲)

音乐春晓教案8篇相关文章:

中班幼儿音乐教案8篇

音乐郊游教案8篇

小班音乐风教案参考8篇

箫音乐教案优秀8篇

雪绒花音乐教案8篇

音乐小班教案优秀8篇

大班郊游音乐教案8篇

泡泡糖音乐教案8篇

中班音乐区教案8篇

音乐老师老师教案8篇

音乐春晓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2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