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项目,教案能够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具有互动性的小组活动在教案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促进知识的内化,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篇1
一、我的发现
这一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组字的规律,再运用这一规律认识7个生字。这三组字用绿、红、蓝三种颜色表示,分别显示了“减一笔”、“加一笔”、“加个部件”三种识字方法。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发现其规律,再让学生说说探索的过程,自编识字儿歌,认识7个生字。教师要多鼓励,增强其成就感。如:
1、“广”字头上去一点,厂厂厂;
2、“日”字中间上一竖,由由由;
3、“日”字中间下一竖,甲甲甲;
4、“日”字中间穿一竖,申申申;
5、字形小魔术:给“口”字加两笔,能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日积月累
这一项是通过“我会读”让学生积累15个词语;通过“我会连”辨别6个平翘舌易错字;通过“读读背背”读背一首小诗──《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1、“我会读”是通过学生自读,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积累词汇。教学时,可以采用“乘坐语言快车”的游戏来认读。方法:分小组开火车横着、竖着、倒着几种方式读书中的词语,看哪组读得准,认得快。
2、“我会连”是采用连线的方式来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练习时可先读字,再连线,最后同桌互读。
3、“读读背背”是一首简短的儿歌。儿歌描绘的是祖国南北方同一季节不同的景色,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教学时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读准“祖、岭、盛”三个难音字。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对祖国的喜爱之情。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指导背诵时,可以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背一句,连句开火车背诵;可以四大组开火车连句背诵。以增强读背的趣味性,体现小组的合作精神。
三、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分两个层面练说。一是交流在幼儿园时是怎样过“六一”的;二是设想小学的第一个“六一”节准备怎样度过。
教学时,可创设以下情景,激发学生说的欲望,给不同角色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主动表现,勇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举止文明、态度自然,语言清楚明白。
?创设情境??
1、播放录象,情境引入。
播放一段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的活动录象,启发提问: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何怎么快乐?
2、点拨启发,回忆过去。
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想把你过得最高兴的“六一”节的情况向大家交流交流吗?
?设计两种方式
“我是优秀解说员”:让事前准备好“六一”留影的同学,把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当时的情景,让大家享受他的快乐,并对他的解说作出评价。态度是否大方,说话是否有条理,语言是否生动有趣。如果是,奖励他一个“优秀解说员”奖章。
“我是优秀采访员”:给愿意当采访员的学生戴上一个记者证,拿上自己做的小话筒,到同学中采访,还可以采访老师,然后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活动告诉大家。学生评比最佳采访员。
?创设情境二
1、情境引入,激发参与欲望。
实物投影本校近年“六一”活动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学校大哥哥、大姐姐“六一”节活动的内容,播放活动时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然后让学生谈谈小学的第一个“六一”节准备怎样度过?
?设计两种方式
1、个人:自由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和爸爸妈妈过小学生的第一个“六一”,让大家给你参谋,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商量,看看设计方案行不行。
2、小组:和同学合作,设计活动方案:
时 间 地 点 主 持 人 内 容
四、展示台
“识字加油站”是让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外书上认的字,并和大家交流。方式可以有多种。如:拿课外书来用实物投影显示,当场点读给同学听;事先把认识的字用电脑打印出来,展示在“识字角”中,给同学交流;把认识的字组词说话,让同学知道认识了哪个字。
“比比谁最快”是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可让已经学会音序查字的同学先展示,一是给他们创设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是让他们体验小老师的角色,让他们介绍查字方法,教同学查字。在同学都会了的时候比比谁最快。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2、能力目标:通过读、背积累知识,了解生活经验。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正音)
2、教师范读词语。你们发现什么了?(这些词语都是生活用品)
3、集体齐读词语。
二、我的发现。
1、学生读字词,教师正音。
2、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反犬旁的字都和动物有关,鸟字旁的字和鸟类有关,虫字旁的字都和虫子有关)。
3、学生分小组读字词。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且了解半包围结构的`笔顺规则。通过读、背积累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字词句运用。
1、学生读代表心情或情绪的词语。
2、学生表演不同词语。
3、集体读词语。
4、读词语,用词语说句子。(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指导)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唐寅。
3、学生试说古诗含义。(教师提示、补充)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三只白鹅》。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附《三只白鹤》教案参考: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题目是《三只白鹤》
板书课题;三只白鹤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3、思考:课文讲了三只白鹤的什么事?
(三)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出示幻灯片)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三只白鹤的什么事?
(四)理解课文内容。
1、仔细读课文思考:三只白鹤为什么埋鱼?怎么找鱼的?
2、结合图理解埋鱼的位置。
(1)指导看图。
注意白鹤的头朝向什么地方。
两只抬头看,一只看太阳,一只看白云,还有一只看河边的大柳树。
(2)指名三个同学分别读一句话,即每只白鹤以什么做标志,板书:太阳底下,白云下面,柳树旁边。
“底下”“下面”“旁边”都是表示什么的词?(方位词。)
再指名读课文,边听边看,书中说的“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白鹤,你能从图上找出来是哪只吗?
(3)三只白鹤,都记住了埋鱼的地方,记得方位是不是一样?(不一样。)
哪只记忆办法最好,能够准确地找到鱼?
3、图文结合,理解找鱼的过程。
(l)指导看图2
图上画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它们怎么找的?
第一、二只白鹤的翅膀和脚正在展翅飞向太阳、白云。
第三只白鹤的翅膀收拢,脚也缩起来,落下来了,落在河边柳树旁。
(2)读第三段。
三只白鹤怎样找鱼的?
第一只为什么朝太阳飞去?(记住大鱼埋在太阳底下。)
第二只为什么朝白云飞去?(记住大鱼埋在白云下面。)
第三只为什么飞到河边柳树下?(记住大鱼埋在柳树旁。)
三只白鹤都是按照自己所记住的标志去找的,标志不同,找的方位也不同,结果如何呢?
(3)读第四段。
哪只白鹤能找到理在地里的大鱼呢?(第三只。)
另外两只呢?(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呢?(因为地球围着太阳转,所以太阳的位置是在不停移动的,从东方升,在西边落。第一只白鹤记得是太阳底下,这不是一个确定的位置,所以找不到鱼。
第二只白鹤向白云飞去找得到吗?为什么?
(因为白云不停地飘动,位置在移动,所以找不到鱼。)
小结:因为太阳、白云的位置在不停地移动,所以用太阳和白云做标志是找不到鱼的。
第三只白鹤为什么能找到鱼?
(“河边柳树”这个位置是不动的,所以按这个标志能找到鱼。)
4、深化总结。
(l)三只白鹤谁最聪明,为什么?
(2)学习了本课,你懂了什么道理?
(做事要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做好。)
(3)说说你知道的寓言故事。
(五)朗读全文。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学会4个生字,认读四个字。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2、 在读中感悟秋天的景象。
3、 要读出语气,感悟秋天的美丽景象。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词句扩展练习。
教学难点:难写字的写法。发散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理解词语: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边读边想,儿歌中写了哪些秋天的景色?和同座说一说。
2、填空:
( )的天空 ( )的白云
( )的蓝天 ( )的大雁
( )的菊花 ( )的落叶
( )的水果 ( )的蔬菜
结合图指一指。
3、扩展说话:
秋天还有( )的 ( )
4、指名读一读,想像秋天的图画,说说秋天给你的感受。
5、出示一幅画片,再出示一幅画卷。使学生理解画卷的意思。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并扩词:
2、复习生字字型。
三、指导书写其他的4个字:
观察田字格中字的重点笔画和间架结构。说说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什么。
描一个写2个。
四、作业:
1、到大自然里找秋天,可以画一画,写一写秋天。
课后反思:
本课是通过读词语、读句子识字的。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运用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等7字,正确书写“丹、乌”等12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
3、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难点:正确书写“丹、乌、丝”等字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色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出示课件谜语)
2、背诵与“风”有关的诗句或名言。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比赛背诵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引导对课题的思考。
2、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遇上不认识的生字,请教旁边的小老师,自己多读几遍。
3、思考讨论:结合板书中的三个人物和课题,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设计意图:通过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会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
1、课件出示三位主人公(宋涛、陈丹、赵小艺),学生与其打招呼。
2、出示拼音,请小老师领读
3、去掉拼音,集体赛读
4、集体讨论:日常生活中,认读生字在哪里出现过?
5、测读带生字的句子(认识“显”)
6、找找好朋友,做“连一连”练习
7、按课文例子,用“显得”造句子
?设计意图:从图片引出主人公,并以打招呼方式进行识字,能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加强识字认字的能力,加上连线练习、造句子与测读,学生能及时纠正错误,改善不足,找出薄弱环节。】
四、指导书写“丹、乌”等12字
1、课件出示带有12个一类字的词语,再次测读。
2、按照结构的不同,让学生将其归类(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
3、学习独体字“丹、乌”
(1)观察字形
(2)提出“舟”与“鸟”与生字的区别。
(3)集体讨论在田字格的写法,注意笔顺。
(4)教师范写,点出注意的地方。(“丹”的“一”要写在横中线;“乌”的“竖折折钩”要一笔写成)
(5)学生练习,老师巡堂指导。
4、学习生字“艺、显、忽、丝”
(1)小组合作,比赛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记生字,看谁记得最快。
(2)交流识记方法。
艺:加一加,“艹”加“乙”。
显:加一加,“日”加“业”。
忽:加一加,“勿”加“心”。
(3)观察字形,上下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大小问题。
艺、显:上小下大
忽、丝:上大下小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习,老师巡堂指导。
5、学习生字“杆、眨、涛、陈、转、斜”
(1)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2)学生练习写字,同桌间检查指正。
(3)老师选一名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集体讨论书写情况。
(4)拓展:多音字“杆、转”组词
?设计意图:把生字按结构归类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在书写上明确要点,理清写字方法,加上以“横中线、竖中线”定位步骤和识字方法的交流,学生写字环节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落到实处。】
五、小结
1、把已学的生字宝宝带进课文,再一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小结知识点(交朋友、读写生字与总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能让学生从字词回归文本,提高语感,加深对文本的认识。通过小结知识点,老师再次回顾课文内容,学生能在脑海中形成知识架构,对文本的编排就更加深刻。】
六、板书设计
15、画风
?设计意图:以四个难写并容易出错的生字作为板书,对于学生书写有很大的提醒和示范作用。学生可以观察老师的板书,领悟要点,举一反三,书写其他类似的字。】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趣味识字(夏夜乘凉图);
2、扩句练习;
3、标点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语文园地六的内容,你们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吗?
二、趣味识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1、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出示生字:棍汤扇椅萤牵织斗
3、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4、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5、读词语。
6、说说你的发现:这些词语跟什么季节的生活有关?
你发现这些词语共同描述了一幅什么图?
三、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读例句,你有什么发现?
2、说一说你的发现。
3、照样说一说:看谁说得妙?
四、加标点(第三次“先学后教”)
1、自己读一读句子,想一想每句表达了什么语气,该加什么标点才合适?
2、加一加,再读一读。
3、汇报交流,反馈。
4、加标点扩展练习。
五、当堂训练:抄写最后一句话。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