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于形式的心得体会是最不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的,当自己身边发生一些事情并产生感受后,写篇心得记录一下吧,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师者如是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师者如是心得体会篇1
中国人自古重视品德修养,宋代司马光曾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可见品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而对于教师这样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来说,师德尤为重要。有句话叫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当今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大战略下,以及教学理念不断进步、发展的时代潮流下,教师在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技能的同时,师德师风的培养与提高同样是一名教师的毕生追求。
这个学期初,在教委和学校的组织下,我参加了一次受益匪浅的师德培训。通过近期师德学习,我深深体会到: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次师德培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也让我收获颇多,加深了我在师德师风培养以及教学上的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教师应对教育事业怀有始终不渝的热情和热爱。
教师这样一个职业,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选择了教育事业,就应该怀有奉献付出的精神,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对于日常的教学任务,教师应该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同时,对待教学还应灌注自己尽可能多的热情,充分带动教学气氛与学生的学习气氛。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感觉到枯燥和疲惫,才能对得起一名老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第二,教师应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正面、积极的个人形象。
如今社会的多元深入到各个领域以及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加上学生的个人品格、性格正处于可塑性比较强的时期,对学生的正确导向极为重要,而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为学生作出好的榜样,严于律己,一言一行都要作出好的表率。教师应明白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身教更胜于言教。
第三,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应与学生平等相待,多关心学生心理诉求。老师唯有尊重学生,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学生才会乐意从老师那学习知识。同时,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不能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学困生区别对待,需要对学生的潜在优点及个性善于引导。
师者如是心得体会篇2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祖国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师是振兴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兴衰的关键。要办好教育,就必须造就一支事业心强、工作作风扎实、师德优、业务精、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当前,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面对新时代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师德教育的学习,我有感触:
爱心是根本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满天下”。霍懋征教师从教六十年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林崇德老师也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在教学中,我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充分信任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并深入了解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师者如是心得体会篇3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主题培训网络学习,我充分认识了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和重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的境界”。民主平等的环境能让学生在老师的面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语言上的沟通则是心灵上沟通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师生心灵交往的和谐的境界是建立在民主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当老师在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时,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敢于向学生说“对不起”。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岂能没有缺点和过失。因此,教师应学齐王纳谏,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敢于接受学生的批评。这样不仅不会损害老师的形象,相反能赢得学生,从而使师生关系更为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教育家魏书生也曾说过:“人心与人心之间,就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着对方心灵大山呼唤:我尊重你……那么,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尊重是双向的,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师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最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件,有的只是在与同学们的朝夕相处中怀着一颗爱心平等地对待孩子们,不管是学习好的孩子还是学习差的孩子,对于学习差的孩子可能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励。我们的教学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孩子们。
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要做到能爱、善爱。“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
三、刻苦钻研业务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书记说:“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总之,这次的师德师风培训收获满满,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搞好师生关系,一定要有爱心,一定要刻苦钻研业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我。
师者如是心得体会篇4
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就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的全部生命。
我带着一颗赤诚的心踏上了工作岗位,来到了这所美丽的学校,空气新鲜,绿树成荫。在这全新的环境里,又一次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他们身上那独有的特点,正是因为他们的热情,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正是因为他们的团结,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让我有了一股向上的冲劲。在这里,我收获很大,我不但很快地适应了新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我还接受了一个全新的教育。
在这上下一心,共同进取的集体里,把课上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我们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而言,想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正是因为有优秀教师的示范,才让我们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无怨无悔,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扞卫着神圣的职业。
他们的真心和付出深深地激励着我,几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尝遍过后,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个职业需要我,我更离不开这个职业。我将一如既往,我愿在这片热土上播撒青春。
作为教师,我们甘为人梯,虽工作艰辛,吃也清淡,穿也素雅,但面对大千世界,我们心怀淡泊,像春蚕,像蜡烛,在平凡的讲台上,我们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怨无悔的人生;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却托举起明天的太阳!
师者如是心得体会篇5
从古至今,教师享有了无尽的美誉,如“渡人的小船、辛 勤 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穷的美誉彰显了教师职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无数的教师博得到了人们的敬仰。实际上,教师确实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具体而言就是教师的素质。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的实施,关系到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陶行知说:“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因此,教师不仅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前世界的前沿科技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用自身的德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所以,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我们教师就要努力加强个人修养,不断完善自己,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首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面对着知识社会,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方能胜任教师工作,才能教好学生。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集的神圣讲坛。教师要具备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是信息网络时代,每天学生在有意无意间通过各种媒介极容易摄取到丰富的`知识。学生想像力极为丰富,好奇心强。有时一个知识点就会引发很多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生经常会发问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丰富超前的思想知识了。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
其次,要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但是,教师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存在的“教书匠”,而是教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爱的共呜,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我天天跟学生接触,深深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有出息的人材的。所以说,热爱学生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奉行“爱满天下”的教育宗旨。他曾提醒教师说:“你的教鞭下有瓦 特”,“教育者要像爱迪生的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陶行知自己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许多陶门弟子至今仍念念不记忘他的音容笑貌,从这一点就可以充分感受到他的伟大的师德情操和强大的人格魅力。所以,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而爱心则是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
再次,注重自我塑造,遵循规律,为人师表。“遵循规律,为人师表”,是教师提高教育能力的原则和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通过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曾说过,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这无疑也提示了我们: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所以在教学和生活中,要特别强调教师不仅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还要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此外,教师既要善于汲取民族精华并赋予时代精神,还要善于吸收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教育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既提高人文素质,又打好科技素质基础。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优化自身形象,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已、无私奉献”的形象就显得成尤为重要。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只有把外树形象和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重塑新时代教师形象,才能真正负起“三钱粉笔,万钧重担”的为师之责,才能无愧于伟大的时代。
师者如是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