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疾病心得体会6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是记录我们内心感受的文章,需要我们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态度,心得体会是大家有所感悟时,用文字形容出来的一种应用文体,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防疾病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防疾病心得体会6篇

防疾病心得体会篇1

众所周知,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最娇弱稚嫩的群体。孩子们的身心还未发育健全。家长朋友们,在呵护你的孩子时,你知道吗?春暖花开季节孩子容易发生传染病。为什么呢?因为春天乍暖还寒,早晚温差大,空气干燥,非常适合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室内温度相对较高。如果空气流通不够,细菌易繁殖。春天时空气非常干燥,削弱了儿童上呼吸道的防御能力,而且人体经历一冬自身的抵抗力也差,很容易得病。春天时大人们活动频繁、流动性大,孩子们未能幸免,给疾病传播增加机会。所以,传染病最爱侵袭儿童。

流行于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的行之有效预防措施是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有力“武器”。按时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是家长朋友们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情。你的孩子0至6周岁要到接种门诊注射免疫规划疫苗,也可以自愿、自费接种二类疫苗。一个孩子全程接种要打22针疫苗,这是为了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家长随意更改电话或者手机号码,如果漏种,我们发手机群发短信,或者打电话催办,结果有的家长通信不畅通,无法联系,耽误了你的孩子补种。有时还要强化免疫,如去年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小儿麻痹症减毒活疫苗糖丸,要吃二颗。因此,请年轻的家长朋友们,尽量不要随意更改电话或者手机号码,省得贻误你的孩子接种大事,以保护孩子们的健康。如6个月以上可以接种流感疫苗。2岁以上孩子可以注射23价肺炎疫苗,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有较好效果。

我国目前还实行一类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如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和丁肝,间接预防原发性肝癌。注射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有效手段。麻风腮疫苗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一针防三病。二类疫苗实行知情同意、自愿自费接种。如果经济允许,最好能够把二类疫苗也注射,比如水痘疫苗,儿童预防水痘,成人则预防带状疱疹。我国在世界上原来是乙肝高度流行国家,经过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策略后,如今已降到中度流行国家。这是免疫规划成功的.例子,也是我国了不起的免疫防病成功经验。

教会孩子勤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液洗手是最好的清洁方法,至少搓肥皂的时间要持续20秒。消毒剂只要挤在手上然后揉搓,保证所有地方都覆盖到。手部卫生习惯确实对预防季节性流感有帮助,也可以预防其他疾病。

春季传染病预防工作,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要注意天气冷暖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预防伤风感冒。注意家中的通风换气,多让阳光照进室内。要给孩子增加营养,辅食添加鱼肉蛋奶,增强孩子的免疫功能。

给孩子补充水分时,要喝开水,不喝花花绿绿的饮料,饮料中含糖份高,食物添加剂多,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让孩子们养成规律生活的好习惯。要给孩子室外活动的时间,接触大自然,沐浴阳光、空气和水。积极锻炼身体,锻炼方式不拘,游泳、跑步、球类均可,每天抽点时间锻炼,动一动,出点汗,排泄人体“垃圾”,提高身心愉悦感。传染病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情况,就近看社区医生。

防疾病心得体会篇2

大家都知道,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因此细菌、病毒也不例外,它们加速繁殖,再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也使春天成为了一个疾病好发的季节,对我们的小学生来说,春天容易患二大类疾病:一类是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譬如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另一类是过敏性疾病(譬如有菜麻疹,过敏性鼻炎,严重的甚至发生支气管哮喘),但是,小朋友也不要过于担心,害怕,只要我们在平时能做到下面几点,这些疾病还是可以预防的。

1、我们在平时学习之余,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跳绳、跳步、打球等,只有我们的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

2、我们的.教室、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流通。

3、平时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尤其是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4、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5、根据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6、不能偏食,平时要多吃些蔬菜,水果,多喝水。

7、家里的生活用品,和衣服、被子(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勤洗、勤晒)

8、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于疲劳,因疲劳容易使我们的抵抗力下降。

9、对卫生防疫制订安排的各种预防接种,我们一定要按时去接种。因为很多的预防接种,都是针对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疾病,卫生防疫部门都是作了精心安排的,和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流感疫苗等。接种以后,还是可以起到一定预防的作用的。

另外,对于过敏体质的小朋友来讲,因为自然界中的过敏源有很多很多:如花粉、虫蠕、动物羽毛、冷的空气,所以要特别注意:如对花粉过敏的,在花粉播散期要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公园里,鲜花房,家里不养猫、狗等小动物,不用地毯,外出戴口罩等。

我想,大家如能做到以上几点,一定会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

防疾病心得体会篇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于20xx年11月7日至20xx年1月13日在深圳市盐田区卫生监督所参加实习。这是我正式与社会沟通的第一步,通过为期两个多月的实习自己有了很大的收获。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能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次有机会能够到盐田区卫生监督所实习,我感到很庆幸。虽然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在几位师兄师姐的帮助下,我将四年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了实际应用,是我对于公共卫生知识有了更加层次的理解,增加了对公共卫生知识的感性认识,锻炼和提高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师兄姐相处一个月下,师兄姐们很热心和真诚,尽心尽力的将实际工作的技能和要点传授给我,为人很和善,包容我的错误,让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实习内容

在这两个月,主要在疾控科、职卫科、公卫科轮转。学习免疫规划、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公共卫生监测等。

(三)实习单位简介

盐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成立于1984年,原名为沙头角卫生防疫站,是在盐田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领导下,执行国家和地方卫生法律、法规,开展卫生监督、监测的法定性专业机构,中心主要职能及任务:组织实施全市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媒介生物的监测和预防控制;承担着全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食物污染、职业中毒、饮用水污染、放射事故、生物恐怖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应急处理及预防控制;开展食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类别的。

防疾病心得体会篇4

冬天最常见的疾病是上呼吸道感染。因为冬天气温的变化比较大,特别是室内和室外的温差很大,而且呼吸道的病毒、细菌比较多。所以,特别是很小的孩子容易有上呼吸道感染。有的时候像病毒感染,不仅有呼吸道的表现,也可以造成孩子消化道功能紊乱,也有腹泻的'情况。是最常见的。

专家指出,冬天到来,孩子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孩子穿衣服,室内和室外,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适当地增加衣服和脱衣服,特别是北方地区,室内有暖气,很暖和,出门很冷,不要在孩子身上有汗的状况下突然到室外。

小的婴儿,在特别冷的时候不要出去,在中午有太阳了,天气比较暖和再带着出去玩,这是一方面。再有,孩子在冬季最好不要带他到人多的地方去。像公共场所,人比较多,细菌病毒特别容易交叉感染。所以,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的场所。外出工作的父母,回家应该先要洗脸、洗手、漱漱口,再去抱孩子,以免把外面的病菌带回家传染给宝宝。

从饮食上来讲,冬季的宝宝吃东西因为天冷,可以适当地多增加一些热量、蛋白质,可以增强他的抵抗力。同时也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特别是像维生素c含有抗病毒的作用。像上幼儿园的孩子,尽量给孩子穿比较好穿的衣服,不要穿的太多,不要穿得太复杂了。因为在幼儿园的室内有便于穿和脱,出门的时候套上外套,进屋时就脱了。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大汗淋漓,出来空气一吹就容易感冒。

再有一点,特别是孩子穿衣服要适中。从医学上来讲,穿衣服适中,不要穿得过多,因为孩子穿得过多一活动就马上出汗。出汗以后,稍微有点冷风一吹就容易生病。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穿的衣服比大人穿得要少。

如果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的抵抗能力比较差。这样,这种孩子很容易诱发。有些孩子刚开始可能老是感冒、发烧,慢慢就会诱发哮喘,敏感性增强。所以,小的孩子在冬季适当补充一下维生素a和d也是有效的。因为维生素a对粘膜的修复有作用,适当的吃维生素a对黏膜有保护作用,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一些。

防疾病心得体会篇5

2月24日,威宁路幼儿园邀请了疾病防疫中心的曹主任为我们家长进行了《预防传染病讲座》。此次讲座主要就几种常见的传染病的防治知识进行了讲解,手足口病,水痘,流感以及麻疹。以上这几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可能是很多妈妈的梦魇,我们害怕什么,可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以及不能及时作出有效的措施。

首先,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引起的疾病,为小儿常见急性的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见。病人为唯一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变皮肤粘膜组织,疱疹及血液中,可有鼻咽分泌物排除体外。主要通过接触水痘疱疹液和空气飞沫传播。

其次,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第三,麻疹是由麻疹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唯一传染源,自发病前2天出疹后5天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咽喉,气管的分泌物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曹主任还为我们介绍在春季时预防孩子得传染病,可以做到:

1、居室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每天至少两次,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开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最简单、最安全、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个人保护的关键。饭前便后、乘车、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打喷嚏、咳嗽不要对着他人,应用纸巾掩盖,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用品切勿混用。幼儿玩具、用具定期消毒。

3、多进行户外活动,减少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尤其是通风差的地下商场、游乐场所。

4、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带孩子按规程接种疫苗,有漏种的要及时接种。

5、多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免疫力。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保证每日的户外活动,劳逸结合,身体过度劳累,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

6、注意衣、食细节。春季气候多变,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的给孩子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也不要捂得太多,孩子活动后大汗淋漓,易受风寒侵袭。合理安排好饮食,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教学生如何预防红眼病,让学生常洗手,不用手揉眼睛,不用别人的毛巾等。

三、做好班级卫生和消毒。

教室内外要注意做好清洁卫生,要常通风消毒,夏天要注意灭蚊,避免动物媒介传播。

四、切断传染源。

班上如有学生得了传染病,教师要及时处理。如是流感等病,应马上通知家长,让其把孩子带回家进行治疗,病好后才让其返校。以免传染给其他学生。

冬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孩子们常常生病,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及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传播。幼儿园是易感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需对冬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制定积极的预防措施。

通过此次的培训,我们详细具体的了解到各种传染病的症状、传染方式等等。并且制定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1、教室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每次在半小时以上。通风时间安排在早晨及上下午班级幼儿户(室)外活动时。空调使用中应保持半扇南向窗户敞开,但应注意防止冷风直冲幼儿。

2、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定时进行紫外线灯照射等空气消毒措施。

防疾病心得体会篇6

“宝宝两天反复发烧,宝妈带病照顾,认真记录每个细节!”12月17日,在网络视频平台上,芜湖一位宝妈与宝宝共同抗击奥密克戎病毒的视频火了。网友纷纷为这位坚强、冷静、细心的芜湖宝妈点赞,并送上真诚的祝福。大江资讯记者找到并采访了这位宝妈,和大家一起分享其抗击奥密克戎的心得和做法。

历经58小时战斗

55条记录详细写下宝宝身体状况

“13日13:00,体温39.1(喝布洛芬3ml);14:00,体温下降(喝少量水);14:20,拉稀第二次(大量喂水)……”

12月17日下午,大江资讯记者通过网络视频平台看到了这则宝妈发布的视频,从宝宝反复发烧状态不佳,一直到体温正常平稳,精神状态转好,视频中都有呈现。

从12月13日13时第一次记录宝宝体温,并备注用药以及药量,一直到12月15日23:04分记录下喂奶150ml,整整58个小时,多数都是每隔半小时左右做一次记录,宝妈一共写下了55条笔记,这其中有41条都是与宝宝体温有关,详细记录了宝宝体温度数,同时备注了自己如何护理的方法细节。

这位宝妈几乎与宝宝同时发烧,并且伴有身体疼痛等症状,但仍然坚守在宝宝身旁悉心照料。“既心疼孩子,也心疼这位宝妈,这就是母爱的伟大。”视频留言中,许多网友都留言为这位芜湖宝妈点赞。

冷静不慌张

宝妈传授抗击奥密克戎病毒心得

当天下午,大江资讯记者联系上了这位坚强细心的宝妈——家住湾沚区的张雨晴。她向记者详细讲述了自己和宝宝感染奥密克戎病毒并出现症状的情况,也传授了很多应对病症的心得体会。

据张雨晴介绍,和她一起出现症状发烧的是二宝,五个半月大。“13日中午,我和宝宝都出现明显症状,两个人都发烧。” 张雨晴说,因为宝宝小,一开始有些慌张,所以当时就带着宝宝去了医院,宝宝在医院发热门诊当时就量了体温是39.1度。医生给孩子喂了布洛芬,并告知后面可能会有反复发烧的症状。她本人在医院也做了抗原,结果显示是阳性。

张雨晴称,确诊后,医生让我们回家居家观察,并叮嘱给宝宝做好物理降温。“回家后,我就开始记录宝宝体温状况,包括一些护理措施也顺便备注了。”张雨晴告诉大江资讯记者,之所以想到做好记录,是因为自己也发烧症状,总是感觉有些晕乎,宝宝太小,就怕自己后面会忘记什么时候给宝宝喂了药。

“第二次发烧是在当天晚上8点,体温是39.3度。”据张雨晴介绍,当时继续给宝宝喂了退烧药,同时也持续用物理降温方式处理,然后多喂水,隔段时间就测量体温。“知道自己是确诊阳性后,反而不那么慌张了!”张雨晴说,后面发烧就没有再去医院了,一是怕交叉感染,二是考虑到去医院也是喂退烧药。

后续宝宝反复发烧,除了体温超过了38.5度喂退烧药之外,前前后后她尝试了很多种物理降温方法,热毛巾擦拭身体、退热贴、尿不湿浸些水套头等等,一直到14日夜里宝宝最后一次发烧,到后面慢慢体温就降下来了,情况也稳定了。

说到这里,张雨晴特地向大江资讯记者强调称,感染病毒,出现症状,如果孩子只是单纯的发烧,没有发生身体抽搐、嘴唇发紫等特殊情况,在家里自己做好精心护理就可以,从她和宝宝症状慢慢消失的过程,她能体会到这个病毒是要靠身体自愈的,这点在她大宝的身上尤其明显。张雨晴称,大宝症状比较轻,只发了一次烧,让大宝多喝水后,体温慢慢就降下去了,恢复得也很快。“去医院也没有特别的药物可以立马见效,所以,做好孩子的护理,没有特殊情况出现的话,都会很快就好起来的。”

张雨晴还告诉记者,他爱人在深圳上班,得知家中情况也很着急,准备立刻动身赶回芜湖。但考虑到爱人路途遥远,回来后也有感染的风险,她劝说住爱人安心上班,暂时不要返回家中。

有太多人关心 也想帮助更多人

其实能在自己身体有发烧、疼痛等情况下坚持做好宝宝身体状况的记录和护理细节,张雨晴还有个很朴素的念头。

“有太多人关心我们,很感动,所以也就想着把过程和细节记录下来,希望能够帮助到一些跟我一样的宝妈。”张雨晴称,她平常喜欢记录一些宝宝生活日常,也会发一些到视频网站上,宝宝发烧当天,她拍了一小段视频发到了网上,自己也没有想到,平常很少有人关注她的视频,但当天有很多网友关注,并不断给她安慰和鼓励,这让她很感动。

“我发现还有很多和她一样的宝妈不断地询问宝宝身体恢复状况,征询一些建议。”张雨晴说,所以即使自己发烧,身体还伴随着疼痛,但不管是为了居家自己监测宝宝身体状况需要,还是为了那些像她一样急切的宝妈,她必须坚持做好记录,也把自己摸索的护理过程和细节记录下来。在宝宝体温相对稳定之后,她就把记录的详细情况通过视频方式发到了网上。

张雨晴表示,如果能让大家看到这个视频,看到这些护理细节能让她们缓和一些焦虑,知道万一宝宝感染了知道怎么去做,她就非常欣慰。大江资讯记者在她个人发布的视频互动中看到,有很多宝妈在向她咨询一些护理细节和方法,她也认真地一一作了解答。

▍记者:周一平 饶姣姣

▍编辑:叶荔

防疾病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关于防诈骗活动总结6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总结6篇

防溺水的工作计划精选6篇

疫情防工作个人总结优质6篇

2023案防工作汇报材料模板6篇

学生防近工作计划最新6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总结最新6篇

幼儿园大班防近视教案6篇

防近视宣传活动方案精选6篇

防溺水学校工作总结优质6篇

防疾病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