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写作文是情感的表达,让我们在文字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游颐和园作文最新8篇,供大家参考。
游颐和园作文篇1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参观了美丽的颐和园。在去颐和园之前,通过网络我了解到颐和园又名清漪园,它是一处著名的皇家园林。
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从颐和园的东门进入颐和园,然后穿过邀月门就到了长廊。长廊的每一个横梁上绘有彩画,大概有八千多幅!上面画的是神话传说和故事。长廊以排云殿为中心,沿着昆明湖向东西两边展开,长700多米,在它的两侧栽种着各种各样的.花。之所以修建这条长廊,据说是乾隆皇帝为了陪自己的母亲在湖边散步而特意修建的,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道。这长廊既是一处景点,同时它也传递一种精神。
我们往前走着,在一条湖的边上看到了十七孔桥,这也是颐和园一处非常有名的景点,它连接着一个小岛。从远处看,这十七孔桥和倒影在湖里的影子连在一起,就好像是两条玉带夹着圆圆的十七个月亮,非常漂亮。当你走近你会发现这是一座石桥。上面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小狮子。其实在颐和园还有许多的景点,例如精美的石舫、金碧辉煌的排云殿和佛香阁等,让人看也看不烦,逛也逛不厌。
颐和园真的是一处适合游玩的场所,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去一次,更加深入地领略它的风采。啊!我爱你,美丽的颐和园!
游颐和园作文篇2
家住皇家园林旁,虽然总是去颐和园,对那里的景色足够熟悉,但那个初春的清晨,雨后的颐和园朦胧的美,刷新了我对它的记忆。
那天,下了一场春雨,我和爸爸走在去颐和园的路上,空气有些潮湿。我们走到知春亭处休息,河对面是被嫩禄色点缀的西堤。继续远处望去,便是玉泉山。
雨后,山上的玉峰塔被一片片云雾包裹着,那云雾远远望去,就像在空中翻蛟的云龙,缠绕着玉峰塔。
我们边赏景,边漫步,绕过佛香阁前的堤岸,来到了西堤上。眼前的“云龙”越发清晰。从近处看,云层只是在塔前面来回飘荡,被云裹着的玉峰塔,此时显得格外高耸。随着时间的变化,水气凝结,云层也随之变化。云层有深有浅,浅处塔身显现出来,深处再也看不见了玉峰塔。塔峰好像在用力冲破云层束缚,向上伸展,殊不知是云层降低了高度,让塔峰得以显现。
一阵风吹来,把云雾撕开,此时的玉峰塔就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如同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从云雾中走来,停步在你面前。
而脚下西堤像是横卧的一张古琴,那六座桥就如古琴上的琴徽,这位“玉峰才子”仿佛冲破了云层的束缚,驻足昆明湖畔,将要抚琴吟诗。
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纵有万千种美,我独爱那雨后的清晨,在园中漫步,从知春亭遥望玉泉山,这园外之景与昆明湖遥相呼应,“玉峰才子”“拨开云雾见太阳”,给人带来那份不期而遇的惊喜!
游颐和园作文篇3
早就想出来散散心了!趁着这次“五一节”黄金周,我们一家人从武汉飞到北京,好好地玩一玩!
飞机是早晨分到达北京机场,我们匆匆找了一家小店吃完饭把行李放下后,便出发地去了本次北京之行的第一个景点——颐和园。
进了颐和园,它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人多!也许是“五一节”的关系吧,我还遇到了许多外国人,跟他们说声也显示出了我们对他们的友好!
我们一家在颐和园里了一圈,我深深地被颐和园的三样景色给吸引了!
一是“桃红柳绿”颐和园里有一条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而建造的西堤,在西堤两旁的路上交错种植的柳树与桃树,现在五月,正是北京桃花盛开的时候,走在西堤上,全身都被那一排红、一排绿的美丽所感染着,让人浮想联翩。
二是“蓝天白云”或许是因为空气新鲜的关系吧!颐和园上方的天空显得格外的蓝,云儿显得格外的白,让人浑身舒畅,清爽到底。
三是“湖水清澈”大家都知道,颐和园里有一个昆明湖,而且整个湖水的面积占到了颐和园的四分之三,我的家乡有一个东湖,我记得东湖的湖水是绿色的,而昆明湖的水却是湛蓝湛蓝的,这点很令我纳闷,为什么两地湖水的颜色不同呢?
在颐和园,我们还去了长廊、十七拱桥、石船和金牛等景点,处处都能使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下午6:30分左右,我们离开了颐和园,颐和园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个字——美!
游颐和园作文篇4
春雨、夏海、秋月、冬雪,今天,我把笔落在白雪皑皑的冬日风光里。
冬天的雪,飘飘扬扬洒落人间……阳光灿烂地照耀着,朵朵雪花宛如闪烁的珍珠。前年冬天,迎着这场雪,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玩了颐和园,那些快乐的时光和迷人的风景,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进入颐和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天然滑冰场。这是颐和园昆明湖结冰形成的滑冰场,一望无际,白茫茫的连着天边。在冬日的照耀下,冰地上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这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有的骑着冰上自行车,享受着阳光照耀在脸颊上的温暖。有的穿起冰刀靴,跳起了优美的舞姿。还有的坐在冰车上,双手拿着滑雪杖用力的在滑冰场上转圈圈......看着这快乐的情景,我也迫不及待地想加入这欢乐的队伍中。赶紧租来一辆小狗造型的雪橇车,我双脚一跨,双手拿着滑雪杖,使劲地往地上左划右划,可雪橇车不太听指挥,一会向左一会向右,怎么也走不远,把我急得头上都冒了汗!“怎么办?不懂就要问!”我虚心地向旁边租车的叔叔请教,这才知道要想滑得远,姿势要对,工具要对。取了经的我,不禁跃跃欲试,想再试试身手。我换了一双粗一些的滑雪杖,调整坐姿,双脚踩地,身体向前倾,滑雪杖向后用力划地,脚尖发力一蹬,“嗖”的一声,我像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哇,真是太棒了!”耳边吹着爽爽的北风,任意驰骋在美丽的昆明湖上,感受着冬天的快乐,多么惬意!
玩过滑冰,要想来到佛香阁,就必须经过造型优美的十七孔桥。十七孔桥全长150米,建于清朝乾隆时期,共有十七个桥洞,宛如长虹卧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石柱上雕刻的544只千姿百态的石狮子,这些狮子造型奇特,有趣生动。有的在呼呼地睡觉,有的像个战士一样守护着这座桥,还有的是大狮子背小狮子……各个惟妙惟肖,好像都在讲述着自己和颐和园的故事……
穿过十七孔桥,便来到了名扬四海的佛香阁。它座落在万寿山前,南面是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佛香阁高40米,有八面、三层、四重檐,是一座像宝塔一样的无梁塔。在佛香阁门前,抬头仰望,只见它包山而筑,又矗立云间。这时,雪下得更大了,一朵朵花瓣大的雪花,从天而降,渐渐地,佛香阁的塔顶上铺满了一层层厚厚的积雪,仿佛戴了一顶雪白的帽子,衬得黄、绿色的琉璃瓦愈发地华丽、精美。在这里可以烧香、礼佛,了解民俗文化和历史。如果你有兴趣登顶而观,那周围几十里的苍松翠柏、湖光山色都将尽收眼底了。
颐和园处处都有美丽的景色和迷人的历史,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小伙伴们,希望有机会你也身临其境,感受它的怡人风光、古韵新风!
游颐和园作文篇5
早就听说颐和园是我国最大、最美的皇家园林,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北京之行的第一站就是颐和园。
走进颐和园,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苏州街。沿着弯弯的苏州河,两岸分布着两百多间江南水乡风格的商铺,这里以前是妃子游玩的地方。苏州河上还有一座三孔的石桥,桥上不时有游客被美景所吸引,停下来观赏。
穿过了苏州街,我们沿着万寿山来到半山腰的智慧海。智慧海又称无梁殿,因殿内没有一根横梁而得名。殿外的.墙上镶嵌着一千多尊琉璃佛像,这些佛像神态各异:有的闭着双眼养神,有的微合着双目好像在沉思,有的睁着眼睛笑眯眯地望着我。
沿着林荫小路,我们来到了万寿山山顶的佛香阁。佛香阁建在一处巨大的石台上,高三层,有八面、四重檐,看上去气势宏伟。站在山顶,整个颐和园的美景尽收眼底。远处的昆明湖波光粼粼,一只只游船像宝石一样点缀着湖面。我高兴地对妈妈说:“我们去划船吧!”
我和妈妈兴冲冲地下了万寿山,沿着湖边的长廊,来到了租船的地方。不一会儿我们的船就行驶到了湖中心,我把手伸进湖水里,水又清又凉,阵阵凉风吹过,霎时觉得消除了几分夏日的燥热。远处的万寿山郁郁苍苍,佛香阁在太阳的照耀下更加庄严。最有趣的是穿过十七孔桥的桥洞,汉白玉栏杆上雕刻有许多石狮子,有的在玩绣球,有的母狮子在和小狮子嬉戏,还有的张牙舞爪……
游览完颐和园,我不禁赞叹,颐和园真是太美了,不愧是我国最美的园林,真是山水如画呀!
游颐和园作文篇6
第二天,我们去了颐和园。颐和园是慈禧太后的行宫,是北京的避暑山庄。今天,我们要一睹她的风采。
我们请了个阿姨做导游,便往里走。首先看到的是一条大道。据说,中间的大理石道是慈禧和皇帝走的,文武百官只好从大理石道旁走。太监和宫女必须从两个小偏门过。过了大道,就到了仁寿殿。仁寿殿金碧辉煌,美丽极了。它是光绪皇帝处理政务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导游阿姨说,故宫和颐和园都有龙凤,可是,故宫是龙在上凤在下,颐和园则恰恰相反,凤在上龙在下;说明故宫是皇帝的`天下,颐和园则是慈禧的天下。我们继续往前走,到了乐寿堂。乐寿堂是慈禧的寝宫,寓意乐者长寿。再往前走,就到了长廊的开始——邀月门。长廊长728米,有一万四千余幅画呢!八国联军烧毁长廊时,也只烧毁了一半,慈禧动用军费重修时,也剩了八九千幅。长廊上的画大多是人物画、风景画,而且最让人叫绝的是这些画几乎都有典故,可见动用了多大心思吧!往前一走,看见了一个大湖。这就是颐和园的大湖——昆明湖。昆明湖是个人工湖,当时,人们在颐和园挖昆明湖时,挖了很长时间,挖完了,发现挖下来的沙土已经堆成了一座山。慈禧太后大喜,把山命名为“万寿山”。这时,我们走到了长廊的中间的门——排云门,前面有一座排云殿,排云殿后面就是万寿山最美的景色——佛香阁。据说佛香阁建好后,慈禧非常满意,于是想把佛香阁作为自己的寝宫,可是有一位占卜先生说太后不能在这住,这下面有几个死人,吓得慈禧把寝宫迁走了。
我们走完长廊,在颐和园饭店吃了顿饭,因为我有点累,原来的计划——直奔鸟巢、水立方的计划不能实施了,我们就回了住处,今天颐和园的景色还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游颐和园作文篇7
八月六日晚坐火车去北京,七日早六点多到达北京,七点入住鸿炜亿家酒店,八点多办理好公交卡,就出发去颐和园。
九点多来到颐和园门口,一进大门,就看到横跨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它东接廊如亭,西连南湖岛,宛如长虹卧波,蔚为壮观!桥柱上雕刻的五百多只石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仿佛与游客亲切交谈,不少游客抱着石狮留影。
从十七孔桥回来,沿昆明湖的右侧往上走,参观了文昌院,里面珍藏着各种奇珍异宝,感受到古文化的内涵。出来文昌院,来到长廊,它位于昆明湖的北岸,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中以排云亭分为东西两段,全长七百多米,一万四千余幅彩绘,绘画色彩绚丽,形态逼真,不愧为世界最负盛名的画廊!游人至此,循廊观景,一步一趣,仿佛置身画中。
走出长廊,登上巍峨灵秀的万寿山,山上古木参天,有的苍翠挺拔,有的千姿百态,满山的古柏苍松掩映着宏伟的宫阙殿宇、宝刹名祠,精美绝伦的铜雕、石雕点缀其间,楼廊殿阁星罗棋布。登上佛香阁,如入天宫,佛香阁是当年老佛爷上香拜佛之地,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站在佛香阁往下看,昆明湖烟波浩渺,像一面宝镜,嵌在群山之中,它接杭州西湖长堤,镶东海身山仙岛,湖山辉映,景色连天。湖上的'游船来往穿梭,点缀湖中,让人感到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恍入人间仙境。
从佛香阁下来往后走,就来到苏州街,苏州街是著名的皇家园林买卖街,位于万寿山后溪河中段,这里别有一番江南风味,苏州街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河道两旁的宫廷街肆,清秀别致,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颐和园这座造景最丰富的皇家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游园其中,仿佛置身在民族文化的历史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游颐和园作文篇8
今天(7月3日),我和爸爸来到了颐和园,这里景色优美,是个游玩的好地方。我心情既激动又高兴,因为我终于可以看到课本上写的颐和园了。
一进入颐和园,我和爸爸就先来到了美丽的长廊,这条长廊的确有七百多米长、的确有273间,我还看见了横槛上的.画,画着美丽的人物、花草、小桥流水等等,几千幅画,没有一幅是相同的。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还真是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走完长廊,我和爸爸就累了,我们赶紧找了个地方休息了十来分钟,然后就继续玩,我们随后又登上了佛香阁,我看见一排排金碧辉煌的排云殿,看见了佛香阁上面的琉璃瓦,但是今天是阴天,我很失望没有看见金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我们从一条长约80米的楼梯上去,一进去,就看见四尊佛像,他们的面前还有投钱箱,我和爸爸一起投了几个一元硬币,还拜了拜佛,令人赞叹的是,在佛香阁的墙壁上,竟然还坐卧着两百多个小佛,他们个个面带微笑,正慈祥地看着我们。
从佛香阁上下来,我和爸爸来到了昆明湖,坐上了画舫,我特别高兴,我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跟爸爸兴致勃勃地说着话。坐在船上远眺昆明湖,只见湖上敷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那雾好像是一层轻纱,再看看湖水是那么清,那么绿,那么美。突然,我看见了一只大船,它是用石头做的,它上面的图案精美,这大概是皇帝到上面去游玩、喝茶、谈事的地方。
时间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就下午了,我和爸爸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颐和园的景色跟课文上讲的还真是一样,真是美不胜收。
游颐和园作文最新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