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适合自己的心得体会究竟是什么形式的吗,心得体会是指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表达,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鄂陵园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鄂陵园心得体会篇1
这是四月,四月的天气,晴朗而清爽。万物复苏孕育着新的生机,活力窥伺着机会,在充满养分的土壤里蠢蠢而欲动。而这充满养分的大地,是萌生万物的摇篮,也是那些为了别人的春天而逝去的人们的归属。他们长眠地下,他们安息,我说他们是清醒的,他们在用迫切的目光注视着后辈的崛起„„
逝去的是岁月是历史,却不是一种情怀,满载沉重的心情去安阳烈士陵园,大量的参观者、游客纷至沓来,重温历史,找寻着革命烈士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答案。今天我是来重新来扫墓的。烈士陵园扫墓,那时觉得高高的纪念碑有着说不出的巍峨和肃穆,一朵精致的白花别于胸前,一条红领巾默默拭去纪念碑上的尘土,却拭不去内心的疑问,我们来这里做什么,他们走了,我们来看他们,他们知道吗,那高高的塔碑底下埋藏的又是什么。带着疑问而来,又带着疑问而归。
生死何惧!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质,这也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气节。望着陵园内那长长的碑林,那一个个刻在冷冷碑石上的名字本该是一张张鲜活的笑脸,他们却长眠于此,他们有的走的时候还不如我一般大,他们的人生那么短暂,他们的幸福从何谈起,可他们坦然的面对了生死,面对了自己的信仰。一种信仰最大的号召力就是让人们为之无怨无悔地付出自己的热血和青春,革命烈士这面鲜艳的旗帜永远飘在了任何一个以民族为重人的心里。这就是士气!
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我党军事装备和资源供给远不如那些洋枪洋炮,可就是靠了这种精神支撑我们走下来,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士气,这是我们民族真正最宝贵的财富,也是那个年代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每一个民族都需要自己的文化特色,而这种文化特色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文化理论做为支撑。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积淀更赋予了士气新的涵义,用充满张力的斗志让世界认识中国。士气,能创造奇迹,能以小博大,能加快发展的步伐。
扫墓是挖掘,扫墓是追忆,扫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扫墓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扫墓这种形式必须进行到底。也许某个时期这种形式是深刻的,也许某个时期这种形式是肤浅的,当日本人的靖国神社再一次直刺中国人的灵魂的时候,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不得不遭到质疑:扫墓难道仅仅是形式吗?不,它是一个民族的血痛。光辉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能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广大,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
偌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纪念馆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逼真的场面,从珍贵的革命文物到感人的历史图片,再到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无一不使我们再一次感受了烈士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也使我们对国家的先进性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心灵得到进一步净化。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战争时期烈士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者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因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烈士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在参观烈士陵园最深的感受。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烈士陵园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却永远铭刻在心!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几代人的梦想,几代人无怨无悔的付出,换的我们今朝发展的机会。为了一个契机,为了创造一个环境,多少代人用他们的肩膀默默承担。犹如当年红军过河攻占高地,冲锋的战士踩着水中战友肩膀过河,不时有人倒下了,有人牺牲了,可这种奔跑却没有停止,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不停的往前冲才有胜的希望,战友的牺牲才是值得的。而现在我们有如那些冲锋的战士,我们也必须不停的往前跑,往前冲,不住脚步的去发展和学习,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为今天而倒下的先辈,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去实现一个全民族共同的梦想------中华之崛起。 致敬,向我们的英雄。
鄂陵园心得体会篇2
20____年5月13日,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天津市蓟县盘山革命烈士陵园,共同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感受当年先烈们为国党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缅怀在冀东抗日斗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为纪念在冀东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于1956年兴建了盘山革命历史陵园。整个陵园苍松翠柏,庄严肃穆。在烈士墓区安葬着2764名烈士,多数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红军和八路军指战员。站在纪念碑下,我们默哀,向烈士致敬,心随着平静的音乐轻轻地走着,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心中那份深深的哀痛与崇高的敬意。听着他们的事迹,使我的心豁然开朗,明白了我们的人民烈士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抛头颅,撒热血,用自我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这面旗帜。为了胜利,他们献出了自我的生命,而我们此刻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心灵的感激,使他们的在天之灵得到慰藉。在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老党员们重温了入党誓言,大家驻足停留,在宣誓声中共同表达对共产党的无比忠诚和对革命烈士牺牲精神的无限敬佩。在敬献花圈之后,全体党员一同瞻仰了抗日英雄纪念碑,四周被问分别是聂荣臻题写的“光荣烈士永垂不朽”、谢哉题写的“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李运昌题写的为人民革命事业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宋劭文题写的“抗日英雄浩气常存”,每一句话都尽显抗战的艰苦和人民的伟大。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盘山烈士陵园墓区。站在苍松翠柏掩映中的烈士墓前,缅怀烈士们丰功伟绩的时候,党员们的心灵深受启迪,对英雄更多了一份敬仰之情,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是人生价值。脚踩在埋着无数烈士先驱的这片土地,我的情绪激荡着,久久不能平静。我认为此次活动是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的好处。
随后参观了盘山抗日斗争事迹陈列馆,管内展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珍贵革命文物二百余件,还有超多的文献资料和图片,生动想象地概括介绍了盘山抗日根据地军民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革命先烈用生命的鲜血扞卫了祖国和人民,他们大无畏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那些烈士英勇就义时还是那么的年轻,在国难当头时他们一心只为了救国,在奉献自我生命时,他们根本没有去想我能得到什么,而是一心只想保卫自我的祖国、坚守共产党的秘密。看着照片上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和充满朝气的样貌,让人心中不由的肃静和难过。
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党员,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在日常工作中我要从本职做起,脚踏实地,勤奋敬业,勇于创新,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职责感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以英雄的精神为楷模,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鄂陵园心得体会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清明节前,我们学校的同学来到烈士陵园,来缅怀先烈,纪念前辈。
站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听着主持人说:向革命烈士鞠躬,低头默哀三分钟。我郑重地低下头,听着哀乐,心中想起了革命烈士们为了创造今天的美好新生活,我仿佛看到了烈士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推翻了旧社会,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使我们后人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的生命虽然失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这时,我心里暗暗发誓:我们的红旗使用烈士的鲜血险些染成的,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新时代,一定要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把无产阶级进行到底。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们要记住我们的历史不能忘记我们民族的荣辱感和耻辱感一个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民族后代是一个无比羞耻的后代,一个不能担负起自己历史责任的民族后代是愚昧的后代,扫墓是挖掘,扫墓是追忆,扫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扫墓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扫墓这种形式必须进行到底。光辉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能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广大,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
鄂陵园心得体会篇4
正值清明时节,虽无“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潇洒,但一阵清爽的春风袭来我的脸颊,脆响我的脖颈也足以让我清醒—我们要去扫墓,一座安息着建设新中国英雄烈士的墓。
向车窗外看去,清一色的黄柳整齐的排列在路旁,柳树吆!你难道是因为日寇无端侵略的愤恨而枯黄吗?还是因为对英雄八路军战士而自豪?我不禁感慨:这一片宁静的土地上,发生了一次多么激烈的正义与邪恶间的战争—陆房战争啊!
站在这洒满献血的土地上,一幕幕八路军为保卫国家和人民而流血牺牲的画面用现在我脑际,如今繁荣安定的中国不就是他们用血与肉类筑起来的吗?望向那碑上闪着光辉的红星,他的光辉照耀着脚下的土地,照耀着安息的英雄,更照耀着整个九洲,又像一把利剑,深深的刺入日本法西斯的心脏。他,鼓舞着八路军战士们在沙场英勇杀敌鼓舞着我们去奋斗,更鼓舞着全中国人民一起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啊!
在一片苍绿的松柏之下,我们的心热血沸腾,我知道,八路军战士的先生精神正如这四季常青的松柏,在实践永垂不朽,他们是人民的儿女,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恍惚间,时间到了1939年5月,仿佛看到了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成功地进行了突围并消灭了日军一千三百多人,而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仍有三百多名八路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那一排排骨灰架上,我看到一个又一个的无名英雄,他们默默地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更要秉承他们的精神,不求名利,只求为国奉献力量;不求安乐,只求为人民的利益而战……
寒冷的风依然在吹,但我却没有了刺骨,是心中的一腔热血,是碑上闪烁的红星,是杨得志同志苍劲有力的题词,让我不再退缩。我知道,在学校爱国教育下,一颗爱国的种子移植入心中,生根发芽……
鄂陵园心得体会篇5
清明节前夕,我们全校师生来到岱山公园门前,开展了“承传民族精神,争做车城主人”清明节主题大队会活动。
主题大队会开始了,经过出旗后,一位大哥哥向我们讲述了陈岱山同志的事迹。大家都知道,清明节是一个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亲人所设立的节日,而我们来到岱山公园,也正是为了纪念在熊熊烈火中为抢救国家财产而英勇牺牲的青年陈岱山。听了这位大哥哥的介绍,更让我们懂得了岱山公园的纪念意义和汽车工业对人类的重要性。听着大哥哥的诉说,眼前仿佛呈现出了一片火海,隆隆的声音在耳边轰鸣,火光在眼前跳动,年仅二十几岁的陈岱山同志拎着油桶在火海中倒下了。想着想着,一种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也为国家少了这么一位好同志而感到惋惜。
接着同学们表演了各种各样的节目,如:跳舞、诗朗诵。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一、二年级小同学们跳的舞蹈。看得出来,那些小同学跳得特别卖力,舞姿是那么优美。她们的一颦一笑,都是那么可爱,那么的富有童真,而又不乏成熟的气息。然后,就轮到一年级入队仪式了,他们是继我们之后的又一代,承接着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应了大队会的标题“承传民族精神,争做车城主人!”
最后,我们游览了岱山公园,祭奠了陈岱山烈士,天空是那么苍凉,仿佛也在悼念陈岱山烈士,崇敬之情再一次涌上我的心头。
这次清明祭扫,给我的心灵留下了莫名的震憾。我们是汽车城的下一代,我们要“承传民族精神,争做车城主人!”
鄂陵园心得体会篇6
九月的天,秋高气爽,微风徐徐。这天下午,我们坐着公交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新建的烈士陵园。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革命烈士纪念碑,它象一把利剑直插云霄,上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金光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纪念碑底座是革命战士英勇奋战的雕塑,周围鲜花簇拥,表达了老区儿女对革命烈士无限的崇敬之情。
来到展览馆,顿时一股凉意袭来,我们仿佛走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首先看到了一大一小、一轻一重两挺机关枪,哦,这就是革命烈士用来打击敌人、消灭鬼子的武器吧!接着,我们又参观了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们用过的书籍、文件、地图等。当年的红军战士是多么不容易啊!人少,条件艰难,武器装备差,他们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克服了多少困难,才取得最后的胜利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就没有今天温暖幸福的生活。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今天美好的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要一定要好好珍惜哦!
随着导游,我们上了二楼,这里是古文物展览厅,展出的是当地的珍贵文物,有鹿角、象牙、玉八仙等,还有胡旋舞墓门的复制品,听说真品还是国家级文物呢,古时人穿的衣服、戴的帽子、使用的钱币也在展出,那些钱币的外型很奇特,真想象不到古人是怎么用它进行交易的。
从一楼到二楼,我边参观边听讲解,还边做着笔记,可怎么记都记不够,真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印在脑海里。
看到革命烈士曾使用过的武器,仿佛看到了壮士门将生死置之度外,英勇杀敌,浴血奋战的场面。看到那些精美的古代文物,我从内心里佩服古人奇妙的思维和精湛的技术,我为我生长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次参观,不仅使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更使我受到了教育,从今以后,我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刻苦学习,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鄂陵园心得体会篇7
井冈山,面积仅有二百多平方公里,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显得很渺小。然而,它却有很多响亮的称呼——“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今天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后,深深感受到,井冈山更是一座英雄的山、人民的山。
两年四个月,共有超过48000的英雄牺牲在了井冈山,平均每天有60多名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有几名红军战士倒下,而有名可查的仅有15744个,三万多名都是无名英雄。感谢仪式教学的罗曦老师的感情真挚讲解,带着我们走进了那一段艰苦卓绝的时空,老师的娓娓道来,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一个个英雄鲜活的生命,他们中有知识分子,青年才俊,富家子弟,本可以过着安逸富足的生活,然而,他们为了信仰,为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来到井冈山,抛头颅洒热血。刘仁堪、伍若兰、吴月娥、……,罗老师的讲解,让我们感受到了栩栩如生的每一位井冈英烈、有温度的井冈山一草一木一水一石,同时也让每一位学员若有所思。到底什么是共产党员?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醍醐灌顶,身先士卒,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是共产党员。新时期,敢为人先,不计得失、勇于奉献是共产党员。最后,罗老师带着我们,面对烈士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大家声音洪亮、浑厚、坚定,因为,井冈山,因为井冈山精神!
鄂陵园心得体会篇8
天地英雄气,浩然壮国魂。我国以法律的形式,将每年9月30日确定为缅怀为国捐躯烈士的法定节日——烈士纪念日。纪念烈士彰显着铭记历史、尊崇英烈的国家意志。今年9月30日是第8个烈士纪念日。在建党周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我们纪念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牺牲的英烈,更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
打开我们党厚重的史册,无数革命先烈谱写的壮丽篇章荡气回肠:夏明翰坚守信仰、大义凛然写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刘胡兰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诠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邱少云舍生取义“在烈火中永生”……战争年代,为国捐躯的烈士达2000万名。没有他们的英勇斗争、牺牲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崇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迹,逐梦路上挺立着一个个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傲然身影。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和平年代,公安队伍就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的队伍。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1.6万余名民警因公牺牲,其中3700余人被评为烈士;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有3400余名民警因公牺牲,其中180余人被评为烈士。一位位公安英烈的事迹平凡而感人,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诠释了人民公安这一光荣神圣职业的使命担当,用实际行动昭示了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赤子情怀,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谱写了一曲曲“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英雄赞歌。
每一名为国捐躯的英烈都会被敬仰,每一种舍身报国的壮举都会被铭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公安英烈是公安队伍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同样值得敬仰、尊崇和学习。烈士纪念日,最深的缅怀是弘扬,的纪念是传承。对于各地公安机关来说,要按照公安部的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缅怀纪念公安烈士活动,大力宣传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的公安英烈事迹,弘扬传承公安英烈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激励广大民警学警辅警在新征程中更好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
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应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志愿者,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平台,讲好英烈的光荣故事,开展好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开展祭扫烈士纪念设施、为烈士遗属献爱心等活动,营造纪念、缅怀、崇尚、学习英烈的浓厚氛围。广大民众要倍加珍惜英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传承英烈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时代洪流中乘风破浪,把英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鄂陵园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