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香蕉的教案5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在教案中,建议设计一些小测验,以检验学习效果,具备跨学科内容的教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与整合,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切香蕉的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切香蕉的教案5篇

切香蕉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能够根据香蕉的外形特征的比喻,进行简单的想象。

活动准备:

香蕉若干,挂图

活动过程

一、 观察香蕉,品尝香蕉。

1、 教师出示香蕉: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的水果朋友香蕉。 引导幼儿用礼貌用语和香蕉打招呼:香蕉,你好!

2、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你们看看我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我的形状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

3、 请幼儿品尝香蕉,说说感受

引导语:香蕉的.味道怎么样?吃到嘴巴里是什么感觉?

二、 出示挂图,引出儿歌《小香蕉》

1、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边示范朗诵变出示挂图,让幼儿初步理解儿歌的比喻手法。

2、请幼儿回答:儿歌里说了什么?

注意引导幼儿发准“香蕉”“船”“海”“鱼”等音

三、 伴随音乐,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香蕉》

1、 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引导语:当你朗诵到“真奇怪”时要用什么表情?语调是什么样?(语气表情要有奇怪的样子)当你朗诵到“真痛快”时要什么表情?语调是什么样的?(开心的样子)

2、 通过各种方式带领幼儿朗诵儿歌

引导语:老师和小朋友们比赛,看看谁最棒!我说前面一句,小欧阳接后面一句,我轻声说时你们要大声说,我大声说时你们要轻声说。

四、 幼儿以“香蕉”为自由绘画

1、 引导语: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绘画的工具,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儿歌的小香蕉。

2、 播放儿歌,幼儿绘画,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指导

3、 幼儿评画,说说自己的作品

五、 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看看,摸摸,尝一尝香蕉,了解到香蕉的外形特征;学习儿歌《小香蕉》,知道香蕉是一种对身体有益处的水果。

切香蕉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做实验让幼儿知道一些科学现象。

2、要让幼儿明白刨开皮后的香蕉,要及时吃掉,不能放太久。

3、让幼儿能够感受到与老师,同伴一起做实验的快乐。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香蕉剥皮后要及时吃掉,放太久吃了对身体不好。

难点:让幼儿知道一些科学现象。香蕉皮是保护香蕉的,剥开后香蕉皮与空气接触,香蕉就变黑了。

【活动准备】

1、二根新鲜香蕉,一个已经剥开了很久的香蕉。

2、实验准备:两根香蕉,两个纸盘子和蛋糕的塑料刀。

【活动过程】

一、先把香蕉放到一个看不见的袋子里,让小朋友猜一猜,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带了什么来,让小朋友有一种神秘的感觉。老师可以为小朋友提醒带的东西是什么样子,让小朋友自由的想,猜。

二、小朋友猜出来了之后,老师拿出香蕉放到事先准备好的纸盘子里进行实验。

三、实验观察。

1、老师先拿出一根已经剥开了很久的香蕉,满怀疑惑地问道,小朋友知道这根香蕉为什么变成了黑色了吗?让小朋友自由回答。等小朋友说完了后,老师神秘的说,老师带小朋友去找答案,好吗?

2、拿出一根新鲜的香蕉,把他放到纸盘子里,一根分成几分,待四个小时过后让小朋友再观察。

3、在这过程中可以和小朋友做一些有关与香蕉的游戏,如:将香蕉朝下放,香蕉像什么?香焦朝上放,又像什么,香蕉竖着放,再像什么?等等游戏。

4、等四个小时过后,让小朋友再观察这根香蕉颜色的变化,变成了黑色。

5、再刨开第二根新鲜的香蕉。把它放在纸盘子里,也分成几分,让幼儿观察颜色与第一根香蕉颜色是否一样。

6、总结得出,香蕉皮是保护香蕉的,剥开香蕉皮,空气就会和香蕉接触,于是香蕉就变黑了。

切香蕉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的过程中了解香蕉的外形特征。

2、用语言、动作愉快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3、积极参与认读活动,能与同伴一起阅读。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诙谐和幽默。

【活动准备】

1、香蕉若干。

2、大信封1只,汉字卡。

3、幼儿阅读卡、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产生兴趣。

1、借助神秘的礼包,巩固认读“香蕉”,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说说香蕉的外形特征,出示字卡“弯弯”,引导幼儿在字的结构中发现秘密。

二、设置游戏情景,引发幼儿想象。

师:这香蕉会变戏法呢,你们相信吗?

将香蕉摆成各种造型,请幼儿当小小摄影师帮香蕉娃娃拍照。启发幼儿说说它像什么,鼓励幼儿用动作或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借助图示,引导幼儿认读。

以图夹文的形式呈现儿歌内容,带领幼儿集体认读。

四、看图猜汉字。

请幼儿自由讲述,你喜欢哪个汉字宝宝,你怎么认识的?在哪里见过?

五、自由创编,分享香蕉。

1、幼儿每人拿一只香蕉,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动作。

2、一起分享香蕉,感知交流从“整体→部分→没有”的渐变过程,幼儿把果皮放入指定的地方。

【活动反思】

香蕉是幼儿熟悉的一种水果,且外形特征易激发幼儿的联想。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了这一课题。在“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这几个环节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被调动了起来,尤其是让孩子当小小摄影师拍下香蕉的不同造型,幼儿显得特别兴奋。阅读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有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能完整认读,但有部分幼儿还缺乏对画面仔细观察的能力,还需在以后的阅读活动中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小百科:香蕉是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又指其果实,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切香蕉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建立除法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教学重点

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如何建立除法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图片。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

生:香蕉。

师:谁能说出图意?

生:两只小猴子来智慧老人家里做客,智慧老人要把12根香蕉分给两只小猴子。

二、问题探究

师:通过看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只猴子分得几根香蕉?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板书问题)

师:我们可以用12根小棒代表12根香蕉分一分。看谁分得最快。

学生开始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你是怎样分的呢?

组织学生分组汇报,演示自己分的过程。

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教师讲解把平均分转化成除法算式。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除以”。(教师板书:÷)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可以怎样列式?

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香蕉。算式是“12÷2=6(根)。(教师板书)

学生齐读算式。教师指着算式引导学生说出算式的含义。

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知道了12除以2等于6。如果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生:12÷3=4(根)。(教师板书)

师:在12÷3=4这个算式中,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是除号。(板书)

师:(指算式)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

三、体验感悟

师:刚才分香蕉的时候,出现了多种分法,同学们掌握了把平均分转化为除法计算的方法。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小朋友想出又快又好的办法解决。

教师出示题目:18根小棒可以怎样平均分,每份是几根?把分的过程用除法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分,把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生:平均分成2份,算式是18÷2=9(根)。18÷2=9表示把1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9。

生:18÷3=6,表示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

生:18÷6=3,……

生:18÷9=2……

教师肯定、鼓励分法多样化。

让学生根据分的结果完成第38页练一练。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二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练习设计:第38页的练一练,第40页练习二的第1、2题。

切香蕉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发展了思维的想象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2、引导了用肢体语言进行动作表现。

3、培养了对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实物:大香蕉若干。

2、方纸盒1个;毛巾若干;录音机。

3、场地:师幼围坐一起。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出方纸盒,作神秘状,让幼儿猜:里面有一样好幼吃的东西,样子是长长的,皮是黄黄的,用手扒去皮才能吃的是什么?

二、拿出香蕉,启发想象,鼓励用动作展现。

教师说:“香蕉会变戏法,你们信不信?”[用疑问、用游戏的口吻再次打开幼儿兴趣的闸门。

1、师面带微笑,轻轻地把香蕉呈现 。(弯腰状)

启发:香蕉开始变戏法了,这样看,像什么?

幼儿:像小桥、像月亮。

2、师面带神奇色,轻轻把香蕉呈现 。(躺状)

启发:香蕉又变戏法了,这样看,又像什么?

幼儿:像小床、像小船、像滑梯、像摇马。

(十分离奇的有):像挖土机、像虫子。(对特别离奇的回答,教师鼓励幼儿鼓掌表扬。)

鼓励:请小朋友自己做挖土机挖土看,做大虫子爬行。(此时, 幼儿会在自由创造中尽情地用动作表演,满足了表演欲。)

3、师面带惊讶色,轻轻地把香蕉呈现 。(垂状)

启发:香蕉真会变戏法(鼓励幼儿鼓掌对“香蕉”表示表扬)。

这样子看,又像什么?

幼儿:有的说:“像机器人”、“像大刀”。

提醒:师把香蕉放在嘴与耳之间笑着不做声。

幼儿:像电话、像我爸爸的手机。

鼓励:请幼儿跟老师来通电话吧。于是,教师就随即进行“打电话”作和幼儿通起“话”。教师应根据幼儿表现情况灵活调节活动,这样,既稳定幼儿易乱的情绪,又让幼儿获得行动上的满足。

4、师面带夸张色,“狠狠地”把香蕉呈现 。(立状)

启发:小朋友看:香蕉变戏法一点也不累,这下子又像什么啦?

幼儿:像大炮、像机关枪、像飞机。

再启发提醒:师把香蕉放在鼻子前,微笑地看幼儿。

幼儿:像大象鼻子、像大象牙齿。

鼓励:小朋友离开位子学解放军叔叔开枪、开大炮。之后,一听沉重的音乐,幼儿便把激昂的动作改成艰难地学大像走路了。

三、与幼儿分享食物

1、在分享之前,让幼儿用毛巾擦过手。在分享过程中,告诉幼儿有东西大家一起分享,在分享之后,幼儿果皮放入指定的地方。

2、让幼儿尝试扒开香蕉皮,对不会扒的幼儿教师进行适当指点,最终让幼儿自己扒开皮,这样,让幼儿在尝试中获得成功。

3、幼儿会边吃边说,教师便随机加了一个小小的启发:扒开的香蕉又变了。像什么呢?幼儿说:“像蜘蛛”、“像花”。

4、在分享过程中,还让幼儿边吃边说:“好吃,好吃,又变小了”。让幼儿从吃中获取整体 部分 变小 没有的渐变过程。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整理场地。

切香蕉的教案5篇相关文章:

好玩的报纸教案5篇

我的教案反思5篇

祖父的圆子教案5篇

森林的教案参考5篇

桥边的老人教案5篇

《蝉》的教案优质5篇

纸的制作教案5篇

汉字口的教案5篇

圣诞的教案5篇

关于冬天的教案5篇

切香蕉的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