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第二课时教案通用5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语言表达需简洁准确,避免冗余描述,是教案编写的语言规范,​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编写的教案可适当增加游戏化教学的元素,​,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猫第二课时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猫第二课时教案通用5篇

猫第二课时教案篇1

一、复习检查: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里的哪些景物呢?

2、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谈谈自己初读后印象,不要求全面、具体,能说出总体印象就行)

二、读讲课文:

1、同学们,莫高窟里有彩塑、壁画、藏经洞等,看了这些景物,真叫人赞叹不已。有一位作家参观了莫高窟以后,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笔写了下来,那么,这位作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分别指名读第2、3、4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轻声再读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线画出来。板书:彩塑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板书:两千多件

(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学生通过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想象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等词。

②课文是如何描述卧佛的呢?

③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板书:精妙绝伦

(4)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指名读,结合评价指导朗读,再齐读)

(5)(出示第2自然段填空题)按原文口头填空,指导背诵。

(6)小结学法。①找中心句②读文质疑③品读背诵

3、学习第3自然段

(1)根据学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先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交流讨论的结果。)

(3)朗读体会,想象画面。①欣赏各种姿态的飞天图,作者是怎样来细致描绘它们的呢?引读句子,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出示“有……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学习“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写法。)②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出示句子“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引导学生改为“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的句式。)③欣赏课文插图,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介绍图上的内容吗?(发挥想象,从图上的游人说开去。)

(4)引读背诵。

4、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夺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5、小结:课文第二段分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洞窟中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其中的文物之丰富、精美,无不令人赞叹,莫高窟真不愧是一座________________。

6、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①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②当你看到了这一尊尊彩塑,一幅幅壁画,看到这藏经洞里的珍贵文物,你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板书: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③通过朗读的方式来赞美一下古代的劳动人民。

(2)、复习课文第一段。①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②(点击“莫高窟”)图文对照,想象莫高窟的全貌。③小结:怪不得作者把它称作是我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呢。

三、听课文录音

看有关录象资料,再次感受莫高窟的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四、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1、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

2、练习、展示、评议。

五、课外延伸,布置作业(两题可以任选一题。)

1、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2、有兴趣的同学可上网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这一份注重了写作方法的渗透:

猫第二课时教案篇2

教学准备:

图片、ppt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法、练习法等

教学目标:

(一)学习写景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步骤。

(二)了解观察五法并会使用,掌握写景作文的几种写作顺序。

(三)熟练掌握写景作文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的写作方式。

(四)通过本课的学习,基本能够熟练地写出写景作文。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难点:能够熟练地写写景作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哪些关于写景作文的方法或技巧,引出本课——写景作文的技巧,本课将以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为参照,为生讲解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及方法。

(二)新课讲授

1、生自由朗读《鸟的天堂》课文,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下作者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

2、师提问生《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作者分别是怎么得来的。(太阳、红霞、石子路、河、大树、小船、竹竿、桨、榕树、鸟)

3、师和生讨论作者写到的这些景物都是怎么观察到的(生:都是眼睛看到的),师提问生出了用眼睛看到的这些景物,作者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观察到什么景物呢(用耳朵听到了鸟叫声)。

4、师为生讲解,观察景物出了可以用眼睛看(这是最直观的方法)、用耳朵听(比如夏天我们可以听到蝉鸣、蛙叫等),还可以用鼻子闻(比如我们可以用鼻子闻下过雨后泥土散发出来的清香)、用嘴巴品尝(比如我们可以品尝荔枝和西瓜的甜美),最后,我们还可以感受身边的美景(比如夏天我们觉得很热,这就是在感受夏天)。

5、师指名生总结观察五法(看、听、闻、尝、感受)。

6、师提问生是否知道《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是用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头天傍晚、隔天早上),引出写景作文的写作顺序。

7、师引导生如果要写一片游记可以使用什么顺序来写文章(游览顺序)。

8、师引导生如果要写当下看到的美景,我们可以使用什么顺序(空间顺序)。

9、师指名生总结写景作文可以用哪几种顺序来写(时间顺序、游览顺序、空间顺序)。

10、师引出写作需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小学作文最常用的作文结构是总—分—总的顺序,并提问生总—分—总的顺序分别对应文章的哪几个部分(开头、中间、结尾)。

11、师为生讲解在写开头时应该注意什么,有什么方法(要开门见山指出要写的景物),师提问生在《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中,作者是否有开门见山提出要写的主要景物,并为生讲解作者在开头涉及的无关“榕树”的景物,是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

12、师结合《鸟的天堂》课文的主体部分为生讲解在主体部分有什么要注意的,有哪些方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详细描写、注意写作的顺序)。

师指名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提问生在最后一段作者是如何写的(抒发感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不舍以及惊叹),引出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建13、议抒发感情使文章更加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14、师提问生文中的优美句子有哪些,并请生说明认为该句优美的原因(三职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比喻句;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拟人)。

15、从生提出的优美语句,引出修辞手法在写作中运用的重要性(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等。

(三)作业布置

使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写一篇你想和大家分享的写景作文。

猫第二课时教案篇3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54

?谁的本领大》教学设计

《谁的本领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论文作者:佚名论文来源:不详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教学目标:

指导阅读风和太阳两次比本领的经过,体会风和太阳各有各的本领和长处。通过感情朗读和个性表演,懂得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短处,看待他人的长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个别读题。

2、本文讲谁和谁比本领?板贴:太阳风

3、风和太阳碰到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指名学生自由辩论风和太阳都有哪些本领,注意启发营造辩论的气氛。

4、是呀,风和太阳到底谁的本领大呢?

二、第一场比赛

1、太阳先向风发出了挑战,出示:太阳说:“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

*指导朗读:注意“谁,就算,本领大”,读出挑战的意味。

*第一长比赛太阳和风比什么?板贴:孩子

2、和太阳对这场比赛的胜利有把握吗?从哪里看出的?

*出示:风说:“那还不容易!”

太阳对风说:“看我的吧!”

*指导朗读:分句读,两生对读两句,加上自己的动作读,男女生扮演角色表演读。

3、风做到了吗?从哪里知道?个别读,生评点再个别,齐读。板书:呼呼地吹裹

4、太阳看到这里,心里怎么想?

5、太阳又是用什么方法的?结果怎么样呢?板书:发出强烈的光 脱

个别读,指导把太阳本领读出来。

6、第一场比赛谁赢了?

7、分角色读第一场比赛:同桌读,指名读,分组读。

二、第二场比赛

1、第二天他们又碰到了一起,出示4、5节中风和太阳的对话

同桌练读,指名读,评点,个别读,注意指导读好“得意,还敢吗,谁能,就算,本领大”

2、风和太阳分别用了什么本领?比赛结果怎么样呢?默读6、7节,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比什么?板贴:帆船

风赢了

4、这两节怎么才能读出比赛的激烈呢?自由练习

5、出示第6节个别读,做小老师夸夸小朋友哪里读得好,再个别读

6、出示第7节四人组各派1人读,集体评奖,老师也参加比赛,说说把奖给谁?为什么?学生自读,个别展示

7、第二场比赛的结果是------板书:快慢

8、太阳有没有想到风会赢?所以它非常惊讶

*出示词:惊讶

*读词释词

*指导读好第8节:注意“惊讶,也不小哇”

三、深化巩固

1、板贴:太阳的拇指太阳翘起大拇指夸奖风,它会怎么说?

2、板贴:风的拇指风也为太阳翘起大拇指,怎么夸太阳?

3、太阳的本领是什么?风的本领是什么?它们到底谁的本领大?板书:各有所长

4、说着说着,他们都谦虚了,竟看到了自己的短处,猜猜他们说什么?指导说话

四、总结课文

1、太阳和风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短处,看到他人的长处,他们的进步可真大,我们一起表扬他们!

2、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3、朗读全文。

?谁的本领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一文由chinesejy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猫第二课时教案篇4

课时目标:

1、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

教学过程:

一、引出青蛙

1、同学们,昨天王老师已经带着我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坐井观天。

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

这一口井里有水吗?(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时才有那么一点儿水。)

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认识青蛙

1、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想站起来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

2、下面俞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不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

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青蛙说的话,不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小鸟说的话,俞老师读作者的话。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的青蛙)

4、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见解。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写。(如:自以为是、骄傲、没头没脑、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

5、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欢的青蛙,不受大家欢迎的青蛙,因为他……(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多)。俞老师读青蛙说的话,坐着的同学读作者的话。

三、理解“坐井观天”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2、俞老师这儿就有几个例子(出示):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

这四个例子中的“坐井观天”是说这些人坐在井底看天吗?

3、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四、再次认识青蛙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都认为这一只青蛙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甚至自以为是,他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指责,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太可怜了,这是一只可怜的青蛙!(板书:可怜)俞老师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交流,联系课文、图画等进行引导。

参考:

(1)青蛙并没有说错,他说的是真话,他看到的天的确只有井口那么大,没有说谎,这是一只诚实的青蛙。

(2)这一口枯井太深了,青蛙那么小,光凭他自己的力量,怎么跳得出去呢?如果自己能跳出去,他早就跳出去了。

(3)这一只青蛙一生下来就呆在这一口枯井中,没有亲人,没有同伴,太孤独太寂寞了。

(4)井底没有丰富的食物,只能吃一些不小心掉进来的小虫子,有时还要饿肚子。

(5)这只青蛙很有礼貌,见到陌生人就跟他们打招呼。

(6)他永远也无法享受外面精彩的世界。

五、结课

同学们,今天咱们这节课,全面地认识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咱们不应该讨厌他、批评他、责怪他,而应该可怜他、同情他、帮助他。对像坐井观天的人也一样,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才对。现在,谁来想个巧妙的办法帮助这只青蛙离开这口枯井?

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他惊呆了,他会说些什么呢?

猫第二课时教案篇5

一、 回忆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桃花心木》,出声音朗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产生疑问,通过交谈,找到了原因,并且从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二、朗读课文质疑,抓住重点

1、主要讲桃花心木,那么桃花心木什么样啊?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图片,(出示课件),你能用一个词说说它的样子吗?

速读课文,作者是怎样介绍桃花心木样子的?

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

2、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再读一读这句话,感受它的高、直、美(自己练,指名读)

3、这样一棵桃花心木,它是如何长成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11自然段,回答问题,注意把相关语句画出来(出示课件)

谁来说说,他哪奇怪呀?这是什么不确定?

(板书:天数不定、水量不定、时间不定、苗数不定)

哎呀,这个人真是很奇怪,不光我们觉得奇怪,作者也觉得很奇怪,我们看他提出了哪些疑问呢?

作者发现时间不定,为什么时间不定?为什么水量不定?为什么带来的树苗不确定?他还不是每天都来,为什么天数不固定呢?

三、默读思考,切入重点

1、发现了这些奇怪的举动,产生这样的疑问,现在你们自己默读12-13自然段,看看能不能帮助作者找到答案,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板书:自找水源、汲水生长、拼命扎根、减少枯萎)

2、了解了种树人要让桃花心木自找水源、汲水生长、拼命扎根、减少枯萎,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换句话说,能长成百年大树的树具备了什么能力呢?

学会自我生存

3、我们同学昨天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些桃花心木为什么会无缘无故枯萎,那现在大家看一看,那些枯萎的树是一些什么样的树?

四、自读合作,解决难点

1、我们现在知道了种树人希望桃花心木具有自我生存的能力,仅仅是桃花心木需要这种能力吗?自读14-16自然段,看看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都用笔在书上标注下来,再与小组同学交流,都不明白的一会儿我们全班讨论。

2、桃花心木是依靠什么从及膝高长到与屋顶一般高的呢?

自身的生存能力

3、种树人更关注的`不是桃花心木的生长程度,而是桃花心木的生存能力,而桃花心木有了生存能力,离开了任何人都可以生存,所以文章结尾说……(出示课件)

五、畅所欲言,扎实训练

(出示课件)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万物竞天,适者生存”,树虽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今天学完这课文后老师也很受启发,希望我们都能够做一个经受得起考验、独立自主、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

板书:

借物育人

桃花心木 ——人

天数不定 ——自找水源

水量不定 ——汲水生长 经受考验

时间不定 ——拼命扎根 独立自主

苗数不定 ——减少枯萎

猫第二课时教案通用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第二学期教研工作总结7篇

小学教师第二周工作总结8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写读后感8篇

认识数字6教案中班教案通用5篇

一年级画教案教案通用5篇

情绪教案通用5篇

手指摇教案通用5篇

鸭子步教案通用5篇

火柴教案通用5篇

幼儿中班健康教案通用5篇

猫第二课时教案通用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2477